朱立权,八旬老汉勇闯“三重门”

时间:2021-12-12 11:15 作者:邵云生 向宇 编审:向宇
  朋友,你到过诗画之乡博里吗?你听说过博里有许多老人写诗作画的故事吗?
  这里的人们,特别是老人们,在农活之余不打牌不闲聊倒喜欢上了文艺创作。有人诗歌刊登《中华诗词》,有人画作入选省展国展。
  据说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汉还在坚持绘画,而且创作水平很好。星期六下午,我来到博里农民画西岗村创作组探访。
  初冬,溪流清澈,麦子连片,田野安静。路旁张贴着色彩鲜艳的农民画,西岗村艺术氛围浓厚。
  创作组农民画室,在村部楼上。室内窗明几净,四周墙壁上同样张贴悬挂着多位画师的新作。
  一堆男男女女正在画画。其中一位老人满头银发,紫铜色的脸,目光有神,正在心无旁骛地给画着色。他就是西岗村农民画创作组年龄最长的朱立权老先生,这次访问的主人公。


01室门难进

  七十九岁参加农民画创作,今年八十有二,老人自豪地说:“不要动员!我不是画院领导和村干部动员的,我是自己来的。自己报名参加,自告奋勇!”
  2018年深秋,具体时间老人记不清楚,“反正芦花开了,树上的果子红了,大片稻子黄了”,画院领导在村干部陪同下,走村串户对识字的能动笔的乡亲做工作,邀请他们参加农民画创作。
  “我都七十八了,年龄太大,人家也没想到我。”立权老人笑着说,“我当初也不想参加,如果退回十年,不动员我也报名。年岁在这里,拿笔手都抖,怎么画画嘛?不能浪那个颜色。”
  秋冬过去,春天来了。曾经做过民办教师的立权老汉,一直对画室有些好奇。有一次他到画室串门,吃惊地发现有好几位只是小学文化的邻居都交出了画作,而且“像模像样,非常漂亮”,他坐不住了。
  下楼转了一圈,他又抓着扶手上了二楼,找到画院院长朱震国说:“我也想画画,不过79岁超龄了,你看行不行?”
  朱震国院长一把握住老人的手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太欢迎了!欢迎加入创作队伍。”环顾四周,朱院长领着老人来到屋子中央,在电灯正下方移来一张凳子,对他说:“这个位置光线好,这就是你的专座!”
  很快,创作室辅导老师沈仕清、韦志清送来了纸笔和学习资料,80岁老人开心地像个8岁孩子。


02法门不得

  画什么,不像什么。不只手抖,心也在抖。
  加入创作组后,立权老人很快就后悔了。哪怕是临摹学习,也非常困难。要么画虎类犬,要么线条跑偏,哪看哪不顺眼。更别说自由创作了。
  想认输吧,自己这一把年纪,说过的话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而且,朱主席(注:博里农民画发起人朱震国曾任县政协副主席)这么重情重意,特别安排了专座。
  如果不退吧,这活太难了。千斤稻谷可以分多次手推肩扛,这玩意有力气使不上呀。
  “文化底子不如我的邻居都能做成,我没有理由退缩。”思前想后多天,立权老人下定决心坚持做下去。
  手抖就多练,不会就多问。恢复平常心后,立权老人以身边画师为榜样,协助家人做好家务后,全身心投入农民画创作。
  “板正!朱老先生的画颜色对比强烈,每张画都有明确的主题。”很快,辅导老师发现了这位“后进生”非常努力,每件新作品都有突破。
  “决心坚定,画画心无旁骛,愿意多听建议。”探访时,王方明和鲍殿顺两位辅导员点评说,从三年前的零基础,到现在原创不断,立权老叔“在所有作者中起到典范作用,正能量满满的。”
  王方明特别强调:“年龄偏大、思维不灵活,没有关系。农民画只要真实反映农村生活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高大上。功夫到了,优秀作品一定能出现。”


03福门打开

  转眼又是三个春秋,截止2021年冬天,立权老人已经创作43幅画作,平均每月一幅。为了赶活,也因为人老眼花填色容易出错,他中秋、春节都不停笔。
  坚持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的画作渐趋成熟。2021年他的画作《乐享晚年》入选中国农民画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农民画线上云展,2020年另有两幅画作入选省级展览。
  “我知道自己的斤两,不为名不为利,只想老有所乐!”人生前七十九年从来没想过做画家,82岁的立权老人这三年为画痴迷,长年握笔右手中指都磨出了笔茧。
  “不苦的,能画画我最开心!”立权老人说,“腰酸背疼我不怕,我只后悔入行太迟了。”
  歇了一会儿,他说,过去几十年白白浪费了,“如果早几年就学画,那可不一样了。”一边说笑,一边他又拿起了画笔。

  塘河弯弯向东流,
  流经博里画满河。
  画满河,诗满坡,
  沟沟坎坎都是歌。
  ……

  画乡画多故事也多,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陆续给大家讲述博里农民画师的故事,您的每一个点赞都是鼓励。


上一篇:《扬子晚报》:淮安农民画师24幅作品入选全国书画云展
下一篇:欢庆“丰收”,《淮海晚报》整版展示博里农民画创作喜讯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