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淮外每周的教师例会在阶梯教室如期举行,会议由校长助理赵树青主持。
会议伊始,校长助理赵树青就本周的教学任务做了详尽的安排部署。其一,本周要继续强化“三环三案”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化与督查。其二,针对3月28日的面向全国公开教学活动,要求全体教师要以高度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不管是在教学设计中,还是在课堂展示环节都要充分突出学生的质疑和合作交流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交流、善于质疑交流。其三,对本周三个年级的体育过程性考查做了细致的安排。
周教学活动安排之后,会议进入主题研讨——《“三环三案”理想课堂模式之合作学习小组建构与效能研讨》。校长助理赵树青说:“合作学习小组的建构是‘三环三案’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四大抓手之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构建能带动生与生、师与生等多方的互动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效率。”会议邀请了“三个代表”,即年级代表初一级部田学银主任,班主任代表初一(3)班班主任孙美丽老师和任课老师代表初二数学组贾芸芸老师,他们针对本次专题研讨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初一级部田学银主任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论初一级部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问题:第一,合理分组。合作学习小组的分配要考虑到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组员之间的互补性等诸多因素,要便于组内与组间的合作与竞争。第二,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各尽其职,田主任尤其提出了小组总长是小组合作的灵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组总长的选择要选择成绩优秀、态度积极、有责任心的人担任。第三,小组文化建设。每个小组都应该有自己的名称、组训、组规以及小组的目标。第四,小组评价,科学全面。小组评价要讲究及时公正,要具有激励作用等。
班主任代表初一(3)班班主任孙美丽老师就本班的合作学习小组和班级积分制度作了介绍。她从组内层次分明、组间实力均衡,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组规的激励、约束功效以及小组评价的多元化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初一(3)班的“拇指”、 “苹果”、“军衔”等评价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贾芸芸老师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从预习和课堂两大方面的评价作了具体的介绍。她把课堂评价细化为五个维度,即发言、讨论、展示、任务、违纪,全面而科学地对学生和小组进行量化考核,从而激发了组员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
会议的最后,张宁生副校长对本次专题研讨作了点评。他认为,本次研讨具有代表性,发言者分别从年级、班主任、任教老师三个层面进行个性解读,“三环三案”理想课堂的坚守主要看三个方面,即“对学情的把握;合作小组建构与评价的持久性;效率的提高是课堂的关键。”
校长助理赵树青总结时提出:“‘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做理想课堂的实践者’,做实践理想课堂的成功者”应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会议由校长助理赵树青主持
初一级部田学银主任从四个方面谈论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问题
班主任代表孙美丽老师就本班的合作学习小组和班级积分制度作了介绍
贾芸芸老师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从预习和课堂两大方面的评价作了具体的介绍
张宁生副校长对本次专题研讨作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