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不断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水平,给教师搭建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2014年12月29日,淮安外国语学校举办首届微课制作比赛,全校所有教师在微机教室参与此次大赛。
微课是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新方法,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参赛教师根据学校分配的命题任务,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10分钟以内的微课视频。
淮外首届微课制作大赛是该校近期教科研的一项重要赛事,学校将老师们按照任教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小组,全校教师或独立制作,或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到微课制作比赛中去。在比赛之前,为了让老师们能制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主任助理张三平专门组织了全校教师学习微课制作技术,在比赛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组葛猛等老师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导。各个小组的老师们都踊跃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去。他们的微课作品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各具特色。比赛过程中,教师们还团结互助,相互交流制作微课的经验和体会。
“微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在假期将复习课和新课的重难点录制成微课,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学生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既可以查缺补漏,又能预习拓展,自主学习过程高效又便捷”,针对微课的应用,赵树青副校长如是说。
在观看了部分老师录制的视频后,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接受微课程学习后,有些知识点我们就可以在家自主学习了,不必像在课堂学习那么紧张,担心遗漏知识,担心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学习真正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事”。
此次微课大赛的成功举办,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微时代”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把传统和创新做到有机融合。面对未来,淮外将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巨大潜能,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将学校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淮外举办首届微课制作比赛
微课制作比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