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教师参加省中考语文高效复习研讨活动

时间:2019-03-10 11:39 作者:李静 编审:

  2019年3月7日至8日,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学科高效复习研讨活动在南京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举行,淮安外国语学校组织宗林林、周春玉、周梦迪、崔林歆、刘琳、李静六位老师前往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共开设了七节课,以中考复习为切入口,课型有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文言文阅读复习课、小说阅读复习课、散文阅读复习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课、作文训练课等。活动中,主委会还安排专家讲座。

  7日上午,简短的开幕式后,来自扬州的王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他从2018年江苏省盐城、扬州、无锡三市的古诗鉴赏入手,引领学生分析古诗鉴赏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最后用一首古诗《天平山中》,让学生尝试自主命题,并拟写答案。王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考点,熟悉考点,把握中考古诗词命题的动向。常州特级教师张五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展示课——《情何以堪——唐宋被贬文人的山水情怀》。她以一组诗词,即柳宗元的《江雪》、欧阳修的《画眉鸟》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主,逐步引领学生分析了诗中的形象、意象、意境、意蕴和主旨。接着她以一组散文,即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进行比较,分析他们这三种“乐”的实质是否一样以及因何而“乐”,通过形象、意象、意境、意蕴以及主旨的层层比较,得出他们在各自的“乐”中分别完成了自我救赎、达成自我实践和追求自我完善。简短的休息之后,江苏省语文教研员段承校博士作了题为《中考古诗文复习指导》的讲座。他强调,中考古诗文复习要摒弃所谓“知人论世”、“形散神不散”、“形象生动”、“情景交融”等简单的课堂操作;要通过读诗文、读人物、读事情、读意蕴,从而获得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他带着大家一起评析了2018年省十三大市的古诗鉴赏考题。段博士的讲座为我们今后的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

  7日下午,我们相继听了南京二十九中学沈凌老师的《小说阅读复习》、南京钟英中学滕之先老师的《散文阅读复习》、苏州胥江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李江华老师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课》以及南通市教科院教研员李凤老师的《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授课者风格各异的课堂展示和讲座,使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启发很深,收获很多。

  8日上午,大家连续听了无锡太湖格致中学余志明老师的《作文训练课——立意》和南通如东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周卫红老师的《作文训练课——慧心巧思换角度,独有蹊径观洞天》。余老师从以小见大——人生(生命)、以小见深——社会(生活)、以小见智——哲理(智慧)、以小见情——文化(情感)四个角度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写作中立意。而周老师则以一篇文章、一段视频、一组照片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立意。他们的作文指导课,为我们以后的作文复习指导课提供了新思路。

  学习是最好的福利。淮外本学期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习和提升的平台。外派参加本次省中考语文研讨会的老师,纷纷表示此行收获满满,一定会把学习所得,有效地用到日常语文教学中。

 

 


上一篇:淮外:“领航”课堂展示 助力教学研究
下一篇:淮外初二:用脚步丈量世界 为梦想行走天涯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