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牢记历史明志向;亲近艺术滋情操

时间:2019-07-14 10:49 作者:李静 编审:
  结束第二天充实而有意义的行程,7月12日,淮安外国语学校第十八届“相聚清华”北京研学夏令营第三天行程顺利起航,我们的学习和探索之旅精彩继续……
  今天的第一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遗址公园。这里厚重而沉静,就在这样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淮外第十八届“相聚清华”北京研学夏令营举行了意义非凡的开营仪式,学校七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的开营活动,感受昔日“万园之园”的别样魅力,体会中国近代史难以洗刷的屈辱,牢记国耻,宣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于1988年,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在“西洋楼”旧址建有园史展览馆,供人瞻仰凭吊。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走在园内,园内大大小小坍塌的石块仿佛向世人哭诉,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他们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野蛮地劫掠焚毁,后又经历了无数次的毁灭和劫掠,最终一代名园沦为一片废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圆明园犹如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史册,具有撼人心魄的价值。站在西洋楼残石断柱前,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呐喊。带队的校长助理张三平说道:“淮外学子走进圆明园,进行实践考察,意义更为深远。这里的一切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忘国耻,奋发拼搏,才能国富民强。”
 随后,淮外学子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漫步大学校园,学生们不仅仅被美丽的校园所吸引,更重要的是大学里的人文氛围所震撼。此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奋发图强的学习斗志。
  今天第三站是清华艺术博物馆。清华艺术博物馆“彰显人文,荟萃艺术,涵养新风,化育菁华”,这里凝聚了几代清华人的心愿,承载着清华人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使命的梦想。走进大门,一层宽阔的楼梯贯穿整栋建筑,拾级而上便可以见散落在两侧的展厅。学员们相继参观了绣品、瓷器、铜镜、绘画等分展馆,探求着艺术家、清华前辈学者们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及高远的人格境界。学生们在展厅间穿梭,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有的在一件作品前久驻、细细品味,有的仔细阅读藏品资料、汲取信息,有的轻声讨论、交流感受。在这所中国顶尖高校的博物馆里,学生们体验到的不仅是一次身临其境的艺术审美之旅,还有校园文化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此次清华艺术博物馆之行,清华大学在校大学生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们结合自身经历,与淮外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激励同学们要立长志,要有学习目标。走在百年名校,感受文化底蕴,寻找梦想源地,清华之行,已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
  离开清华艺术博物馆,我们来到了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也是迄今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有万寿山、昆明湖、佛香阁、长廊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带着对皇家园林的好奇向往,我们从仁寿门进入,这里波光粼粼的湖水,绿荫荫的荷花,雄伟壮丽的宫殿让参观者不断感叹颐和园虽是人造但是宛如天成。同学们听着导游幽默风趣的讲解,感受园里的一花一草一叶一木,在这座美丽的皇家园林里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一天的行程,从目睹沧桑历史到感受艺术之美,再到品味园林之奇,对同学们更多的是心灵的洗礼,爱国主义的教育。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今日之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古代园林的艺术成就,更是让孩子们重温历史,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知难而进,积极进取,浓浓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已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学子们暗下决心:“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打造自己灿烂的人生。”
晚上,回到宾馆,学校还精心准备了很受学生们喜爱的肯德基,学生们纷纷感叹:“淮外这个大家庭真的很温馨,时时刻刻为我们学生考虑,来到这个大家庭,我们很幸福!”
  此次活动还牵动着众多家长的心,得到了如潮的好评,如“孩子们是快乐的,老师们是温馨的,大淮外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有潜力的孩子们遇到会挖掘潜力的老师们竟是如此和谐,仿佛你们认识了已久,此处应有掌声”,“学校为你们安排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真的好幸运!在此,衷心的感谢淮外领导和老师们为孩子们安排这么有意义地夏令营。”

 

 


上一篇:淮外:参观天安门 实现少年梦
下一篇:淮外:勇登长城赏奇迹,喜观科技探奥秘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