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学子解锁“文化+劳动”成长新姿势

时间:2025-10-10 15:09 作者:刘紫悦 编审:龚成林

  金秋余温尚存,国庆与中秋的双节氛围,已化作淮安外国语学校学子实践故事里的鲜活印记。这个长假,学子们走出课堂,以社会实践触摸家乡文化脉络,用劳动实践品味耕耘甘甜,让双节假期成为一堂生动的“行走成长课”。

场馆研学:

在历史与山河间打捞文化星光

  博物馆展柜玻璃映着专注眼眸,中山陵台阶留存回望历史的足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老照片前总有少年驻足凝视——这个假期,“场馆研学”成了学子们解码城市的钥匙。初二16班同学走进张纯如纪念馆。目光所及,纪念馆里,她的打字机、手稿、未完成的笔记静静陈列,玻璃上的倒影仿佛映出她伏案写作的背影——原来真相的重量,真的能压垮一个人,却也足以照亮一个时代。初二(13)班同学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历史细节中聆听先辈的呐喊。

  家乡的山水古建,更是流动的文化课堂。河下古镇青石板路上,初二(2)班同学轻抚百年老宅的雕花窗棂,听老人讲述“从前车马慢”的过往。他们拍下的照片里,斑驳木门与少年好奇脸庞相映,配文写下“古镇的每一道裂纹,都是时光的掌纹”,满是对文化的细腻感知。

劳动实践:

于烟火汗水中读懂耕耘真意

  放下课本,学子们走进烟火日常,用镜头与文字记录劳动瞬间。初二(6)班同学走进沈坤状元府,化身志愿者承担疏散引导工作;初三(2)班同学系上围裙,为家人学做番茄炒蛋——从挑选“沙瓤多汁”的番茄,到摸索“蛋液打至微起泡”的技巧,她的笔记本上,食材准备与烹饪步骤记得密密麻麻;初一(16)班同学则在家中整理书房,将每一本书擦拭干净,在琐碎劳作中体会责任。

成长护航:

让实践成为扎根的力量

  这场双节实践“成长盛宴”背后,淮安外国语学校始终以“引领者”与“支持者”身份保驾护航。学校精心设计实践任务,既搭建“走出校园看世界”的平台,又通过明确的任务指引、细致的安全提醒,让实践有方向、有保障,推动“课堂”延伸到生活每一处角落。

  这份“以实践促成长,以陪伴育心灵”的教育初心,让双节实践不止是假期任务,更成为学子触摸世界、对话生活的桥梁,让成长的根系在文化浸润与劳动淬炼中,扎得更深、更稳。



上一篇:淮外传承千年月,共叙家国情
下一篇:淮外教师在区教育管理论文评选中斩获佳绩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