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却暖意融融。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凝聚育人合力,共同守护青春期学生的健康成长,近日,我校初中部分年级隆重召开了以“家校同心迎国庆,润心共育待花开”为主题的家长会。这不仅是一次例行的家校沟通,更是一场聚焦青春期成长核心问题的深度对话,一次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赋能”之旅。
初一年级:聚焦“小初衔接”,润“适应”之心。
面对从小学到初中的角色转变,初一年级班主任们以“帮助孩子系好初中第一粒扣子”为核心,详细指导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适应、学习方法转型及同伴关系建立。他们指出,此阶段家长应成为“温暖的守望者”,而非“严厉的监工”,鼓励家长用耐心和智慧陪伴孩子平稳度过磨合期。
初二年级:应对“成长分水岭”,润“定力”之心。
针对初二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普遍出现的自主意识增强、情绪波动等问题,班主任们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引导家长理解孩子的“叛逆”是渴望独立的信号,并传授了“非暴力沟通”、“倾听大于说教”等具体方法,帮助家长成为孩子情绪的“稳定器”和心灵的“避风港”。
初三年级:直面“升学压力”,润“坚韧”之心。
对于毕业班学生,会议重点围绕“压力管理与目标激励”展开。班主任们不仅分析了中考形势,更指导家长如何科学地为孩子“松绑”,营造张弛有度的家庭氛围。他们强调,家长的信任与鼓励是孩子冲刺阶段最宝贵的“燃料”,应共同构建“我们在一起”的支撑体系,而非制造“全家为你牺牲”的沉重感。
深度聆听: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共振”的角色转变
会议过程中,一个个教室里鸦雀无声,唯有班主任恳切的声音与家长们专注的目光在交汇。他们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的思考者和共鸣者。许多家长或低头认真记录,或用手机拍下PPT上的关键要点,生怕遗漏任何一句“育儿真经”。
“老师讲的那个关于‘成长型思维’的例子,简直就是说我家孩子!”一位初二年级家长在会后感慨,“以前我总是责怪他为什么这么‘粗心’,现在明白了,应该引导他看到问题背后的知识漏洞,把每一次错误都当成进步的机会。这次家长会,真是给我上了一课。”
教育不是独奏,而是家校社共同谱写的协奏曲。本次“润心”家长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滨河淮外在构建“教育合伙人”式家校关系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清晰地传达出一个理念:家校之间,不是5+2=0的相互抵消,而是5+2>7的同心赋能。
我们深信,当学校的专业指导与家庭的温暖陪伴同频共振,当老师的谆谆教诲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形成合力,必将能为每一位滨河淮外学子的青春旅程注入最深厚的底气与最明亮的色彩。让我们继续携手,以心润心,静待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