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三新”,是指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而研讨会中的“三新”,是新思想、新探索、新课堂的简称。
与“三新”有缘,缘于三个女人。
第一个是“三新”秘书长、《新作文》杂志执行主编张水鱼,人赠尊称“水先生”。这是一个温婉知性的女子。2011年,荆门市,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本校的两名教师从县赛到市赛再到省赛,作为学校学科牵头人的我也陪同他们来到了荆门。彼时的水先生还是《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社的“课堂”栏目编辑,来到大赛现场采风。因为一所学校同时有两名选手参赛且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水先生颇感惊奇,于是便有了她和我们团队的面对面交流。第二次是2014年了,公安县一所乡村中学,彼时已任《新作文》杂志执行主编的水先生又不远千里,从山西赶来参与荆州市作文教学研讨会。因为大会资料上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水先生当场便与我约稿。我倾心于她的优雅谈吐,折服于她的果敢行事,更为她作为编辑人对一线教师的一片诚心打动。之后,我便成了水先生的QQ和微信好友,成了她微博、公众号的粉丝,也成了《新作文》杂志的常客。后来,水先生联合一批志同道合之士,组建了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应该说,没有水先生,就没有今天的《新作文》,也不会有今天的“三新”。
第二个是监利县初中语文教研员李爱梅,人送爱称“梅子”。这是一个把工作和生活都过得无比精致和惬意的女子。且不说她在平日工作上的各种悉心指导,也不说她在生活中的各种无私帮助,只说她在作文上的认真引领。大概是2012年吧,我们几个聊到了作文教学,梅子提出了“跟课文学写作”的题目,从此,这个课题便一直走到了今天,从几个人的闲聊到立项为荆州市课题乃至全国性课题。《新作文》杂志也成了这个课题的阵地,2014年就专刊推出了课题的初步成果,梅子也作为课题负责人,笑意迷人地出现在了当期杂志的封面上。而后,在梅子的引领下,全县、全市乃至全国的老师都纷纷加入了这个课题,成果更是全面开花,梅子也有了到全国各地上课、演讲、作报告的忙碌身影,我们也得以分享她的精彩。现在,她不仅兼任着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的副秘书长,还是荆州市李爱梅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可以说,没有梅子,就没有今天监利语文的团结一心,没有今天监利语文人在“三新”乃至全国的大放异彩。
第三个是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的方沫,人呼昵称“沫沫”。因为彼此姓名的缘故,我总是戏称其为“三分之二”。这是一个目标远大行事坚定的女子。从监利到温州再到海口,她一步步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我和她同年进入翔宇,同在一个办公室,有着同样的教学写作爱好。监利几年,我亲眼见证了她的沉淀基础努力学习勤于笔耕,也见证了她的文章不时见诸报刊。温州两年,她如鱼得水,教学与研究都得心应手,业绩与成果也是一片斐然,一年之中就发表了有份量的教研文章近十篇,还在“翔宇年课堂”上为集团五六万学生直播作文课。初到海口,她便自荐报名,参加了“三新”组织的首届“新作文杯”全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创课”大赛,且一举拿下现场评比唯一的特等奖,之后又成为了《新作文》杂志2017年的封面人物,并在《新作文》杂志开辟了个人专栏。她一步步地脚踏实地,努力前行,不断成长,不断超越,把背影留给一个个原地踏步、踟躇不前的人(好像就是自己哦)。可以说,她的成长得益于“三新”,而“三新”也同样得益于她的成就。
掐指算来,“三新”会议历经四届,从2015年至今,已走过苏州、荆州、中山、南京四站。而我,虽因种种原因无缘亲历,却也在大会远处遥遥想望,并以自己的方式参与。
2015年,首届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在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举行。彼时因对“三新”认识不够,加之工作繁忙,便没有参会,只是委托梅子带了一篇论文参赛(是什么论文至今也不知道),听说后来获得了一等奖,获奖名单还刊发在《新作文》杂志上。从梅子的监利团队所写的参会随笔中,我了解了作家葛水平,大名鼎鼎的黄厚江老师,声名鹊起的徐飞老师……当然还有梅子,还有沫沫。从她们的描述中,我知道了“三新”是真心为作文教学、为语文老师服务的组织。
2016年,“三新”来到了古城荆州。作为荆州语文人,自然是一定要参加的。然而,计日以待的我,却在临行的前一天被年级领导紧急叫停,只是因为毕业年级的体育中考马上就要举行,作为班主任的我必须以学校工作为重。无奈之中,我只得通过梅子的微信,了解大会现场。荆州初中语文的掌门人王佑军院长儒雅倜傥,主持着会议。获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刘醒龙,从荆州走向全国的余映潮老师,大学教授李华平,特级教师金戈……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堂堂令人深受启发的作文课,还好,在参会老师的随笔中,在执教老师的课件中,我弥补了些许家门口的遗憾。
2017年,“三新”移师广东中山。因为以前外出学习过多,便将这次学习机会让给了学校其他老师。通过微信实时传播,又见识了获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毕飞宇,特级教师肖培东……不同的是,这次会议,梅子担任了环节主持人,沫沫展示了刚获特等奖的作文课。看着她们闪耀光芒的时候,我也在为她们而骄傲,享受着内心的愉悦。
2018年,“三新”聚首古都南京。早在半年前,便做好了亲自参会的打算,连假都已经请好,只差订票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毕业年级体育中考、全市统一质量检测两项大事恰好与会议撞期。有了前次被领导紧急叫停的教训,我自觉地请求学校改派学习人员,老老实实履行学校职责。虽然不能前往,然心向往之,依然委托梅子带去了专门为本次大会撰写的6000余字的论文,所幸获得了大会论文特等奖。本次大会,监利团队在梅子的带领下,依然大放光彩:2人参与说课,1个特等奖1个二等奖;4人参与论文角逐,1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我所在的学校也被授予全国“三新”作文教学实验学校,学校带队领导也推选为“三新”理事;梅子工作室团队的多篇参会随笔,也被水先生通过公众号转发。通过一篇篇参会随笔,还有随后转发的讲座、上课、说课的课件,我又得以认真学习与思考。
而今,四届“三新”已成过往,我又在翘首企盼第五届“三新”会议了。明年,我还会和前四届一样只能遥想“三新”么?纵然只是遥想,也足以学习,足以自慰了.
2018年5月1日
【作者简介】李方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翔宇教育集团湖北省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语文教研中心主任,监利县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湖北省首届骨干教师,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监利县十佳教科研能手。在专业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参编出版教学用书十余部。《情感读本》杂志封面人物,《翔宇教育》报刊专栏人物。曾参与荆州市中考命题。

荆州市王佑军名师工作室成员

与荆州市语文教研员王佑军在一起

特聘为荆州市李爱梅名师工作室导师

荆州市李爱梅名师工作室成立上发言

新作文核心编创人员

黄鹤楼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