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篆刻家徐正濂做客翔宇风云有约讲坛谈创作

时间:2018-04-18 10:45 作者:念文 编审:

 


 

2018年4月17日下午14:40,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徐正濂先生做客温州翔宇中学书法教育馆,在弘景楼报告厅讲授《方寸之间——篆刻源流及创作》。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主持讲座活动。

“艺术是滋养人生的。翔宇的小朋友是幸运的,因为在我们校园内,不仅有扎实的课内基础,我们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是我们的育人目标。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对艺术充满憧憬,小时候都喜欢在那里刻一刻、画一画、写一写,艺术的种子就在那里萌芽,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很多人会走向艺术创作的道路。”面对在座的翔宇学子,卢志文总校长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勉励学生虚心向篆刻家学习,注重自己的艺术修养。

徐正濂先生的讲座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篆刻的“源”与“流”;篆刻创作;参加全国篆刻作品比赛注意事项。

篆刻“源”自殷商的“三方商玺”。秦朝以前篆刻印称之为“玺”,之后称之为“印”,官印大,私印小,采用“铸”“凿”两种方式,列举了战国官印“烙马印”——相当于战车的标记。汉代官印不以田字格方式,有铸印,有凿印,其中凿印,像“将军印”,更草率、跌宕,有奇趣,给后人启发;汉代玉印精美,以私印为主;逐一介绍了“两面印”“朱白文印”“六面印”“四灵印”“封泥印”,其中封泥印雄厚,对后世吴昌硕篆刻影响最大。

篆刻的“流”从青田石被引入篆刻创作开启。明朝文彭是文人篆刻的一代宗师,发现青田石温润细腻、易于受刀,于是,明清印学一脉从他开始,文人自己篆自己刻,经由何震、程邃、丁敬等人的传承与创变,形成丰富的篆刻流派。但篆刻的高峰在晚清,邓石如开始书法入印,是小篆入印第一人。刻的方向不同,皖派邓石如采用“冲刀”,浙派丁敬采用“切刀”。吴让之“书法运笔”,赵之谦“驱刀如笔”,黄牧甫“背线下刀”,齐白石“单刀直切”,吴昌硕“大气磅礴”。

临摹是不二法门。谈起篆刻创作,徐正濂先生表示:继承传统,学习古印、古玺、汉印,临摹是不二法门;神似是最好的临摹;临摹的量不宜强求;一边临摹一边进入创作;同时,他又指出“似曾相识,不可名状”,风格是第一位的;设计印稿高于刻,最好用笔写稿渡过去;注意用刀与线条的关系;对于文字,多查字典,不能刻错,由于古篆书字体不能覆盖现在实用文字,要有一定的变通能力。比如篆书字体有“铜铁”无“钢”,有“汝”无“你”无“她”,需要拼凑。总之既要严谨,又要变通才好。

如何应对全国篆刻大赛,徐正濂先生现场指导:要重视选石头;印章不宜刻太大或者太小;因印文受文字影响较大,选文笔画尽量多些;准备两套印材;适当制造边款;印品风格统一。

当日,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成员悉数前来聆听讲座,多个篆刻界中青年名家,像陈元子、黄国光等中青年名家均携带自己的篆刻作品请徐正濂先生现场点评。

 

附徐正濂作品:

出版有《当代中青年篆刻家精选——徐正濂卷》《徐正濂作品集》《徐正濂篆刻》《西泠印社中人——徐正濂卷》《徐正濂篆书篆刻》《徐正濂篆刻评改选例》《徐正濂篆书楹联选》《徐正濂篆书选》《诗屑和印屑》《抱华精舍来鸿录——钱君匋先生师友信函漫解》等数十种。

 


 
 

 
 

 
 

 
 

 
 

 

 


上一篇:翔宇中学高中青春远足行:洞头活动篇【图集】
下一篇:翔宇四月花事:做培育花朵的有心人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