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文:从莫斯科到清江浦,为教育寻找一盏灯

时间:2018-11-07 23:16 作者:向宇 编审:

 

俄罗斯街景
 
卢志文总校长与中俄等国教育专家在纪念活动现场
 
应邀做活动发言
 
将书法作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赠送师范学院
 
 
  2018年10月16日淮阴师范学院举办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知名校友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副总校长朱建文应邀出席典礼。卢志文总校长代表集团与个人向学院捐赠人民币30万元,其中20万元为翔宇教育集团捐赠,10万元为卢志文个人捐赠。之前一天,15日卢志文应邀先后为淮师院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及全校1000余名师范生举办灯谜文化与教育理念报告。

  “教育要以人为本,目中有‘人’。”在面向全校师范生的教育报告中,卢志文将“人”这个词做了重音强调。

 

  在应邀参加家乡高校校庆前,卢志文随同中国教育代表团出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俄罗斯。北京时间10月3日16:31,他发布了一条寥寥数语的朋友圈:

  圣彼得堡。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为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一)百周年,这里举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讨会。全天参加研讨会并参观校园。

  配图为九宫格样式,第一张是校园全貌,接着七张是演讲人特写,包括别人拍下的他本人的演讲表情,最后一张是他将书法作品赠送俄罗斯师范院校的合影。

  “用力写好简单的‘人’”,这是卢志文的演讲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卢志文恭敬书写并送赠的书法内容。

  

  在成都参加亚洲教育论坛之后,十月的卢志文更见忙碌。奔走在集团各个学校,作为新教育研究院专家跟随新教育团队奔走在各个实验区,作为知名教育人应邀出席多个论坛。即使这样,他仍然在“妒嫉”别人,希望自己可以做更多事情:

  10个多小时飞行昨晚顺利抵达俄罗斯。机场出关排队居然2个多小时,据说这还是快的。机上和镇西坐一起,目睹他用4小时完成一篇5000多字的文章,这高手加快手可不是一天炼成。我则断续看了3部电影,深感堕落。晚上时差原因1点多就醒了,立马起身做PPT,忙到天亮,仿佛又找到做有为青年的感觉了。

                    ——转摘自10月2日卢志文微信朋友圈

 

  赴俄罗斯访问,卢志文和中国教育代表团其他成员走访了多个教育场所,不只重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还尽力实地探访了现今俄罗斯教育的风貌,考察了多所学校。在一所知名高校里,他发现中国的“万世师表”孔子铜像已矗立校园,成为俄国教育人膜拜的伟人。

  

  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翔宇教育和新教育有什么关系?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有什么不同?职业教育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十月底,“搜狐教育•智见”频道专访卢志文,刊发长文详细阐述了卢志文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现予以全文转发:

 

翔宇教育总校长卢志文:人尽其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教育要关注“三个质量”

 

  看点:由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自2000年开展以来,已历经18个年头,有4000多所学校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使3000多万名师生受益。翔宇教育集团旗下所有学校都是新教育的实验学校,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也曾担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新教育实验在翔宇教育是如何落地的,给学校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好高考和个性化教育、全人教育之间的关系?

  近日,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接受了搜狐教育•智见专访,介绍了翔宇教育在落地“新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此外卢校长还分享了对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的看法。

 

  智见:我了解到翔宇教育一直在参与朱永新先生发起的新教育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您怎么理解新教育,在您看来新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

  卢志文:在我担任翔宇教育第一所学校首任校长的时候就已经跟朱永新老师有接触了,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介入新教育。翔宇教育集团所有的学校都是“新教育”的实验学校,我希望把翔宇的教育实践做成新教育理念落地的一个样本。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首先强调: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幸福是指向人的,幸福本身就是成功。所以,不同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不一样的办学境界。

  中国教育当下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教育的目的过度的指向成功,太过于功利。于是,应试的教育只做题,应景教育要作秀,应付的教育多作假。那真正的教育到底应该做什么?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应然的教育,我们要根据教育本来的样子做教育。现在,教育出现了许多‘’异化‘’的东西,多是功利教育带来的弊端,值得警惕。

  例如,我们精心培养孩子读书,可是培养了十多年,到高三毕业的时候,他们却以扔书、撕书为狂欢,这不就走向反面了吗?

  第二,新教育提出了“完整”。因为我们在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我们以一代百,以一俊遮百丑——孩子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好。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升学考试它考的不是一个孩子的全部,所以“完整”就变成了一个更高的质量标准。

  首先是人的完整,人的完整肯定是身、心、脑的完整,其中我们过多的关注了脑,而忽视了身和心。心是心灵的塑造,身是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身心两健才是真正的健康。

  此外,脑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存储,还有智力的开发,批判思维、创造力的培养。我们不能窄化教育的质量观,以升学质量代替了全面的质量。

  所以新教育提出了教育的三个质量:学习质量、发展质量和生命质量,学习质量关注今天走得快不快,发展质量关注明天走得远不远,生命质量关注每天过得好不好。

  我们在学校里就按照这样的理念去建构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我是新教育研究院的首任院长,也是新教育基金会的在任理事长。原因就是新教育的理念与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高度吻合,我们想对现今的教育做一点点改变,希望把教育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推动教育进步的力量到底有哪些?我归结为三个力量:

  第一个力量是理念的力量,指向于教育内涵和价值的提升,这是思想的力量。当我们用先进的理念去“武装”教育的时候,教育在现实中就会走得更好,就会带来教育的进步。

  第二个力量是体制的力量,指向于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什么农民还是原来的农民,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但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是因为机制不同,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

  所以个人当年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是拥抱了更先进的体制和机制。我认为充分释放体制和机制的力量,对中国教育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个力量是科技的力量,指向于教育内外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我认为是教育的“外技术”,“外技术”在教育当中的应用显然可以促进教育的进步。但是“内技术”是关于人认知的规律的探索,关于人的心理的探索,关于学习效率、机制的探索,“内技术”更加重要。

  在一个民办教育集团里,如果有了先进的体制、机制,然后用新教育的理念来“武装”,同时我们拥抱科技进步,那我们的教育品质就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智见:翔宇教育的课程有什么样的特色?能否简单的介绍一下学校的课程体系和亮点?

  卢志文:好的教育理念一定要落地,就是在校园当中转换为课程,表现为日常的管理。新教育有十大行动,都是可操作的,作为校长在学校里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

  比如书香校园的建设,比如理想课堂的建构,比如卓越课程的开发……十大行动中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新教育理念在学校实践中的落地。

  在翔宇教育,我们主要在课程、课堂方面做得相对深入一些。在课堂方面,我们以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体系去建构我们课堂改革,新教育倡导的理想课堂有三个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通过结构保障学习性质量。

  第二层境界是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通过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保持对未知世界持续的好奇。这着眼的是发展性质量。

  第三层境界是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知识只有跟生产、生活、生命联系起来,它才是活的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知识。课堂中才会有活力,在这里孩子们是充满欢乐的,是不知疲倦的。

  实现第三层境界的课堂带给孩子们的是生命质量。这样一来,我们就通过理想课堂,让新教育的质量观落地,保障高效率的学习。所以,翔宇学校孩子们的升学率非常好,生命状态也非常好。

  不是说着眼长远发展,孩子就没有升学;但是如果学校只关注升学,有可能就只有升学没有明天。

  在课程方面,我们也是按照一个系统来建构,我们的课程体系是“真善美本综”。

  “真”是科学、自然类的课程;“善”是政史人文类的课程;“美”是艺术类的课程;“本”是生命教育课程;“综”是创造等综合性课程。

  翔宇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也是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做了整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翔宇教育的博物馆也是新教育理念的落地,我们不只是为了给学校增加一些文化内涵,而是站在教育的视角,应对‘’互联网+‘’时代教育更加虚拟化的挑战。

 

  智见:新教育应该倾向于全人教育,但无论乌托邦如何美好,都无法逃避高考升学的压力,对于高考和个性化教育、全人教育之间的关系您怎么看?如何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卢志文:刚才我提到了学习质量、发展质量和生命质量,其实学习质量就是今天走的快不快,它指向的就是升学,因为升学在中国就是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就是看走得快不快——如果学生在同龄人的竞争中落后了,就会少掉一些机会,比如就读好的学校。所以学习质量必须要关注。

  但是关注“今天走得快不快”不是以牺牲“明天走得远不远”为代价的,因为人生是百年长跑。只有短跑才会关注起跑技术,而跑马拉松的时候晚十几步没关系——相对于几十公里来说,这些落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如果前几圈被甩下来很远,后面想要马上追回来难度也很大,有必要保持在较前的方阵,而不必透支体力总争第一。很多孩子,因为透支,他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在离起跑线不远的地方倒下了。

  如果我们把今天走得快、明天走得远和每天过得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出发点就会不一样。这三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今天走得快,明天走得远,也都是为了每天过得好。每天过得好也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是积极的、向上的、快乐的。如果家长着眼孩子的长远发展,孩子的今天反而常常会走得更好。

 

  智见:您是如何看待当下的民办教育市场的?民办教育的发展对缓解择校矛盾、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方面有什么样的作用?

  卢志文:我觉得对于中国教育来说,“发展”还是主要矛盾。有一个逻辑已经被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那就是“满意是我们最高的目标”。满意的前提是什么呢?满意的前提是选择,而选择的前提是供应充足,供应充足的前提是发展,发展的前提是开放,开放的前提则是思想的解放。

  但是当下的教育,还不能提供给老百姓充分、丰富的选择,优质教育的发展还不充分,供应还不充足。我觉得教育领域还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开放促进发展。

  规范与发展之间不矛盾,有益的规范目的就在于促进发展,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能量,相信有能力把握好规范的度。所以对民办教育未来的前景我还是很看好的,高品质的教育是老百姓持续的需求,好的教育永远不过时,不嫌多。

 

  智见:近年来国家也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职业教育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您看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在哪里,未来职业教育如何发展?

  卢志文:我觉得职业教育发展在大方向上有一个很大的偏差,就是没有以“用人为导向”去彰显多元化人才的价值,所以职业教育变成是学生和家长一个无奈的选择,实际上职业教育应该是一个正向的选择。

  教育公平有三层含义,教育公平的起点是“有教无类”;教育过程的公平是“因材施教”,教育结果的公平我认为更加重要,那就是“人尽其才”。让各级、各类人才都有他们施展的舞台,而不是把人才的标准锁定在文凭学历、名牌大学。

  我认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考试的文凭要求应该是初中毕业,这就是底线,而不是什么985,或211。因为,接下来的招录也是要通过考试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的,至于后来年轻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学习提升,是他们的自由。哪怕年轻人(学生)自己在家自学,通过互联网学习都可以。

  如果我们建立了这样一套体系,减少人为门槛,打开通道,职业教育肯定能够发展起来。因此,我觉得结果公平、人尽其才是众多教育问题解决的终极性路径和方法。

  既解决了“高考独木桥”问题,也解决了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问题,甚至应试教育的弊端问题也解决了。如果在用人这个环节上没有公平,那么大家还会把那张文凭看得很重要——我们用门槛把一些文凭较低却很优秀的学生卡掉了。其实文凭不重要,它只不过证明你在一个地方学习的过程而已。

 

  接受记者采访,卢志文在这篇文章里相对完整地阐述了翔宇办学愿景与实践。对教育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信心。

  天才诗人顾城曾经写过一首诗,有诗句: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是的,在探寻教育本真的路上,翔宇教育人需要结伴而行,一起去寻找那盏灯;掀开窗帘,绕开墙壁,穿过黄昏;将太阳交给白天,留星星挂在黑夜,让孩子成为孩子,还教育本真的缤纷色彩。

          (本网编辑:向宇)


上一篇:南宁市隆安县工商联考察团访问温州翔宇中学
下一篇:山东荣成,卢志文建言未来学校转型姿态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