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习课成为平静的港湾

时间:2020-09-18 15:44 作者:《翔宇教育》报 编审:

 

让自习课成为平静的港湾

(第四十八期)

【编者按】
  不断强化他律,自律当然发展不起来,学生于是越来越失去主体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成了空话。对于目中无人的教育者,看重的是纪律检查的结果,而对于目中有人的教育者,看重的是纪律的形成过程。

【情景回放】
    这是一节自习课,班主任张菊老师坐班,教室里一片安静。此时,因一位家长来访,班主任张菊老师暂时离开了教室。不到两分钟,教室里就出现了喧杂声。五分钟后,班主任张菊老师从教室的后门口望去:离开座位随意走动的、高声讨论问题的、打闹说笑的等应有尽有,教室里几乎乱作一团。
    自习课的纪律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率,为此,班主任张菊老师没少下功夫:定制度、安“卧底”,甚至也在班里发火,但一次只管一天。第二天,旧病复发。班主任张菊老师总是疲于应付,心身劳累。

【案例分析】

提倡自主型纪律,改变控制型纪律
宝应实验初中  包春华


    纪律是起保障作用的一些规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生如果能忘记纪律的存在而秩序良好,说明他们已经把精力都投入了学习,那正是纪律的最佳状态。让学生过多注意自己的纪律,实际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所以纪律不宜评比,不宜表演,在评比和表演状态下,人们的自主性是不多的。好的纪律是能使学生得到真实提高的纪律,而不是外表看起来赏心悦目的纪律。
    从案例中我们看到,班主任张菊老师对班级学生纪律问题没少下功夫:定制度、安“卧底”,甚至也在班里发火。显然,张菊老师主要是靠外部压力来维持班级纪律的。长时间外部加压的结果必然是管理中毒,也就是说,纪律全是管出来的,有人管着,就有纪律,没人管着,就没纪律。学生越来越不自觉,只好再加压,全场紧逼外加暗中监视和遥控,结果学生当然更不自觉了,形成恶性循环。不断强化他律,自律当然发展不起来,学生于是越来越失去主体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成了空话。
    有体验才有自愿,有自愿才有自觉。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孩子们做游戏时的情景,就会发现,他们差不多总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也就是游戏纪律。为什么?因为游戏规则是在游戏中形成的,是他们自主商量出来的。对于目中无人的教育者,看重的是纪律检查的结果,而对于目中有人的教育者,更看重的是纪律的形成过程。他一定会在过程上大做文章,尽量与学生商量,尽量使纪律变成一个动态的、发自学生内心的要求,而不是静态的,老师塞给他们的禁令。正是在这动态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发生着变化,而不只是外表的屈从,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我想,张菊老师如果不搞人治,不搞长官意志,不搞土政策,而是真正与学生商定,那么通情达理的纪律就会培养出通情达理的学生。


 

【治理方略】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宝应实验初中  石书贵


  自习课是学校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作业,预习新课或进行其它学习活动而专门开设的。但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各个班级的自习秩序和效果相差很大。自习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班风和学风的展示。因此,班主任对自习课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坚信每个学生,无论多么的调皮甚至捣蛋,他都有成为一颗好人的心,都是可塑之才。有些同学在自习课上“胡作非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而不是他们不想干。有的同学认为把上节课的作业做完了就没有事了。更有甚者,他们认为作业可以回家做,书可以回家看,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他们在自习课上必然是很“轻松”的。当他们在自习课上无事可干的时候,当然会不安分起来。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一段时间来养成学生上自习课的良好习惯,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开始的时候,班主任可以根据当时上课情况把自习课切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里规定好学习的内容。比如复习课文、做作业、做练习、预习新课和课外阅读等。当然,这些安排应照顾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学情,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或侧重课内或侧重课外。总之,都要让他们有事可做,而且不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教育之后,在没有老师指点的情况下,学生们也一定知道自习课究竟该怎么学习了。

对自习课的管理不能简单粗暴
宝应实验小学  周国俊


    抓好自习课的课堂纪律,每一位老师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开学初利用班会课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自习课是不是课?自习课的教室内应该是什么样的?让每一个同学都能认识到,自习课也是一堂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课,自习课上学生可以自主思考问题,或写作业,或看书,但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不能打闹,以免影响别人学习,借此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律意识。
    其次,加强平时的每一节自习课的跟踪管理,及时表扬自觉学习的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并及时提醒那些随意讲话的学生改掉缺点。让学生在他律的过程中,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实践表明,只要及时发现自习课上出现的第一个讲话或打闹的不良现象,立即加以制止和引导,就能使自习课的课堂一直保持安静而有序。
    再者,实行“值日班长制”,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亲身体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我们班每天放晚学前,都要选出下一天的值日班长,负责协助老师管理下一天的自习课的纪律。长期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都大大增强。

用简单的方法做复杂的事情
宝应实验小学  乔广凤


    作为学业负担很重的学生来说,自习课上说话,玩一会儿,这可以视作学生情感的一种宣泄,我觉得教师应该本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当然,我们都希望自习课有良好的纪律,从而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率。作为一个普通的班主任或老师应该怎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事情来处理,我以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别离开教室。既然班主任张老师坐班,教室里一片安静,那么,坐班老师就不要轻易离开教室。应该把坐班当作一种制度。家长来了,可由其他主要的科任老师接待。更不能因为同事找一下,领导找一下,家里打来电话,就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Page]
    二、无事则生非。教师不在,或者教师在都应该让学生有事可做。名为自习,可自习也不是完全是自由散漫地学习。自习课,教师应该安排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有事做,时间过得充实,可能学生也就无暇讲话了。
    三、枪打出头鸟。自习课教师不在的时候,诚如案例所言,先是出现嘈杂声,后来大家被带动起来,教室里乱作一团。所以教师应该由面到点,集中精力到少数几个容易破坏自习课学习氛围的学生身上。当然这个“打”,并不一定是惩罚,而是恩威并重,平时教师很艺术地与之相处,真正关心他,让他认可你,跟你讲感情。
    四、培养小助手。如果教师不在教室里,可以让学生相互管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选择班干部,要选择能力强、品学兼优而又让纪律较差学生也认同的学生,同时班主任要教给他们管理的方法。
  学生纪律管理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教师要用乐观主义精神对待它,不要寄希望于学生本该严守纪律而轻易解决它。让疲于应付换成正常工作管理的心态,从而减少身心劳累。

 

“三 有”谋宁静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易贤海


    从哲学的角度讲,快乐而平和的人具备的条件有三:一是有事做,二是有希望,三是有爱心。学生在自习课上拥“三有”,往往乐于做自己该做的事,教室容易宁静。  
     一、有事做,避免学生无聊。
    1、做可做之事,难度要合理。
    2、做有压力之事,时间上要有限制。
    3、做有目标之事,任务尽量明确。  
     二、有希望就有乐趣和动力。
    1、学生的劳动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评价。
    2、多一些肯定和表扬。
    3、美好的未来与今天的进步牢固结合。 
    三、有爱心的学生会爱人。
    1、引导学生对父母感恩,珍惜分分秒秒的学习时间。
    2、引导学生关爱同学,干扰同学学习可耻。
    3、教师受到学生喜爱,学生会主观上少惹老师生气。  
    总之,有事做,且时间逼得紧,则无暇打闹;有希望,则乐于做自己该做之事,无力喧哗;有爱心,则注意公共秩序和课堂纪律,何谈下位走动。当然,以上“三有”,尚需与班规等有机配合,也非一日之功。需抓纲挈领,从源头根本堵之;勿舍本趋末,疲于奔波。若能如此,自习纪律可以由乱变治,港湾可以宁静矣。

【往事回忆】


让他们冷静下来
宝应实验初中  殷玉龙


    下课,刚回到办公室,椅子还没坐热,值日班长气喘吁吁跑来,“老师,不好了,王建和王伟在自习课上打起来了”。强行咽下还在嗓眼里茶,心里气急了,这两个家伙真不让我省心啊。桌子一拍,直奔教室,老远就听学生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两个人松了手,但还在怒目而视。再走近一看,呵,这个惨状啊,王建的上衣被扯坏了,王伟的脸上多了几道血痕。
  “跟我到办公室去,”强忍住怒气,我大声喝到。
  “说,怎么回事!”
    “他先惹的我。”
    “不对,是他先动的手。”
    “是你!”
    “是你!”
      ……
    两个人在办公室居然吵起来了,看来今天的问题有点棘手,怎么办?双方都在气头上,这样下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恶化事态。
    “好,都认为自己有理,是吗?来,我发给你们每人一张白纸,一支笔,专门写对自己有利的理由,但必须是不违反校纪校规、站得住脚的理由,尽管写。”
    趁两人各自为自己寻找“理由”的机会,我到班上了解了事情的相关经过,根本没什么大事,只是相互开玩笑发生争执,进而打斗。心里有了底,回到办公室,发现两个人坐在那儿没动,便问:“怎么回事啊,刚才不还满肚子的理由吗?怎么不写出来啊?”
    两人都不吱声,其实我心理清楚的很,涉及到打架,哪条理由都不可能不违反校纪校规,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写,写出来也通不过。只是为了让他们都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既然没有,那就这样吧,每人不管对方态度如何,都只找自己的错误,找的越多,分析的越仔细,说明认识的越充分,处理时也就可能越轻。”
    “我不应该一时发急,出手推他。”
    “我也不冷静,立即还手。”
    “我这样做,伤害了同学的感情,他还请我吃过方便面呢!”
    “我也一急就忘了朋友之情,上次我生病扎针,我害怕,还是他陪我的呢!”
     ……
    说着,说着,两个人竟然说起对方的好来了。时机成熟,我立即问:“你们认为,今天发生这样的事情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不冷静”,竟然是异口同声。
    “对,正是因为不冷静使你们忘却了同学之谊、朋友之情,忘却了校纪校规,才发生了今天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不仅造成了个人之间的伤害,还给班级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今后遇事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会酿成大错。今天的事你们看怎么办?”
   “我们和好。”
   “还有呢?”
   “我们在班级检讨自己的错误,我们给班级摸了黑。”
   “嗯,不错,但我还得处罚你们,罚你们在班级给全体同学分析这个事情的原因及你们的认识,帮助大家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行!”
    两个人一同离开了,我陷入了沉思。是的,现在的孩子由于多种原因,自我中心的意识比较强,而且自控力比较弱,处理事情往往会不冷静,教师也由于年轻而容易动怒,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对这类事情采用高压的政策、方法,以暴治暴,用教师的威严和压迫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治标而不治本,即使双方认了错也不会心悦诚服,更不用说两个人和好如初了。
    新的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也一再强调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于是好多老师生怕沾上体罚而解释不清,对于此类问题手软,往往应付差事,不管不问,素不知,这样会留下极大的隐患,学生认识不到错误,甚至还会把这种方式当作今天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反正老师不会把我们怎么样。这种结果就与以人为本背道而驰了,所以老师必须及时灵活处理![Page]

【蓝色畅想】

由“自习课”说开去
监利一中高二(7)班  唐静


    翻翻高中的课表,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自习课增多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不,那些自立能力强的同学如获至宝,而那些平时总是靠老师指导的同学一下子不知所措,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由此,我们不得不谈起这个话题:到底是教师的指导性重要还是学生的自立性重要。
    教师的指导是重要的,它犹如一把开启你智慧之脑的钥匙,让你的思维开始跳跃。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可见老师的指导是多重要。如果孔子不得到他的老师们的指导,恐怕也成不了圣人吧!
    自立却是更重要的。自立,是人心中无形的长鞭,时时告诫自己要做什么,而不做什么。它打破你常规的思维方式,不再墨守成规;它会教会你持之以恒,不会因为一棵大树而放弃整片森林,不会因为一时的不顺而止步不前。张海迪、林肯都是这方面的榜样。他们不会因为没有老师的指导就对前途心灰意冷,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未来。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吗?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主张自立,毕竟我们不是张海迪,也不是林肯,自立性也没有他们强。我们需要的是指导与自立的双效结合。
    其实,指导与自立的关系就好比制造“国宝”果素汁饮品。北京康乐园从日本黑田村买来了胡萝卜种子,种植到中国的大地上收获的果实,用中国的加工技艺,加进中国唯一从盐藻中提取的天然胡萝卜作为增补剂,便合成了名为“国宝”的果素汁饮品。自立是学习的基础,有了自立,你才会踏踏实实地学习。如果没有自立,再多的指导也是空谈,是毫无意义的。指导是先进的加工技艺,是专门来雕琢这颗自立的胡萝卜,让它走上成功之路的。
    有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其先他是研究实验物理的,但他怎么也做不好实验。那时,在他的那个学校流行这么一句话:“哪里有杨振宁,哪里就有爆炸!”他的导师米勒劝他改学理论物理,杨振宁听从老师的教导,开始了理论物理的研究。最后,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当初没有米勒为他引导正确的方向,恐怕他还是个无名小卒吧!
     由此,我们看到了指导与自立结合的魅力。只靠指导,你永远是被动的,当指导消失时,你什么也做不了;只靠自立,那样会使自己多走一些弯路,有可能踏上错道。学习就如驾船行驶,只有自立的动力,不会知道自己是否会到达目的地;但是,只有指导的导航,动力不足,也到不了目的地。只有导航与动力相结合,才能到达目的地。让我们在自立的推动下,接受指导的导航,驶向理想,驶向成功!

 

【观点扫描】

把自习课还给学生
武知名


    现在,不少的学校都把课程表排成教师授课内容,学生一天到晚很少有自习时间。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几乎都是在课下挤时间做,不少学校的学生甚至连课外活动时间也被各种作业挤占。学生没有自习课的原因,有的学校认为一旦放给学生自习时间,他们的自习纪律就难以控制,即害怕学生自习课乱起来。而且有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学生不会上自习课。这些不设立学生自习课的管理措施和观点是对教育的误解。中外的著名教育家,都提倡让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现在有的报刊还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即学生是否应该有自习课。其实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讨论又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啊。我们对学校设立学生自习课应该抱着绝对的赞成态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作者从教育亲历中,多次倡议学校要为学生留出来思考的自由时间。这个自由即是学生能够自我支配的自习时间。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在自我学习中培养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能力是在独立思考中得来的,而不是在教师的支配下得来的。解放学生的自习课,即能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改善他们的思维方式,拓宽他们的思维路子。当然,解放学生的自习课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能尽快学会和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

“自习课”应该改一改
江苏省泗洪县职业教育中心  戴林东


  多少年来,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中,“自习课”始终名正言顺地占有一席之地。每个班的“课程表”上,每周总要有一至两节的“自习课”,不少学校每天还要加上“早自习”和“晚自习”。在教育评估类的检查中,人们也都很关注学校是否开足了“自习课”。可见,“自习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纵观建国以来的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改革浪潮迭起,成败得失包容了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而惟独没有触及过“自习课”的改革。在新课程实验迅速推进的今天,人们都围绕学科课程在进行着观念的冲刷和行为的革新,在热切地营造着多维度、多空间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理想氛围,但是“自习课”仍然没有摄入人们改革的视野。应当承认,“自习课”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受到冷落,已经陷入了“悲哀”的境地。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自习课”当作“不正规的课”。人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些学校把“自习课”列为班主任“看管的课”,而班主任则把它当作“班会课”的延续,在“自习课”上处理一些班级事务(包括表扬和批评学生),或者作为自己所带学科的补充课。有些学校虽然没有规定“自习课”是谁的课,但有的科任老师因为教学质量不高,对自己所带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心中无底,便抢占“自习课”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课。更多的学校是把“自习课”当作学生的作业课看待,学生如果不是在默无声息地做作业,那就被看作纪律差、效率低,一句话就是“班级管理差劲”。还有些学校甚至对班级“自习课”进行量化打分,纪律好的(学生不讲话、不走动,齐刷刷地在看书、做作业等)就打高分,否则就打低分,并且将量化结果与班主任工作评定直接挂钩。也有的学校又不关心“自习课”,对“自习课”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到不到场不加过问,导致“自习课”成为自由的课,闹腾腾、乱糟糟。这些“自习课”的方式方法,都没有体现出“自习课”的本质特征,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Page]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自习课”的性质和特征作一番审视。我们认为,不能把“自习课”看成是“老师看管的课”,更不能看成是“老师不管的课”。“自习课”也是“正规的课”,它是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正确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开展的有组织、有次序、有内容、有主题的特殊的活动课。它具有“主题的确定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多维性、形式的活泼性”等特征。学生应该掌握“自习课”的一切权利,包括选题权、组织权、方法权、评价权等等。班主任等老师在“引导”过程中,重在把握“自习课”的“火候”(主题内容的健康性、形式方法的适宜性、突发事件的制控性等),千万要做到“放得开”,自己的意见只能作为学生的“参考”,重在“建议”而非“决策”,更不要去过多地加以“评价”(因为“自习课”是开放的课,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应该是开放性的,即使有分歧、有偏激,也应该容纳和保留)。
    理想的“自习课”上,学生可以致力于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的提炼,也可以致力于活动场合的选择(室内室外均可);可以致力于学科知识的延伸与学科能力的提高(当然可以做作业),也可以致力于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可以致力于学校所学知识的整合,也可以致力于书本知识向社会知识的拓展;可以致力于知识的充实和智力的养成,也可以致力于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碰撞……总之,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习课”上,实现愉悦身心、汇合信息、活跃思维、激发灵感等多维度的发展目标,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
   “自习课”比起其它学科课程,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自习课”与其它学科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充分发挥出它在学校教育中特有的育人功能。实践中还应该注意“自习课”与学校其它活动课(主题教育活动、课外兴趣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等)区别开来,它们之间有联系,同属于学校教育的活动,但是它们的立足点不一样、师生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只有“自习课”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


 

 


上一篇:作经师易,作人师难(47期)
下一篇:让中等生也享有一片阳光(49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