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读书(142期)

时间:2020-09-18 15:25 作者:凌雷 编审:

人生最美是读书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墨韵书痕】
 
阅读,让我感受美好

 

淮安外国语16级17班 蔡媛欣
 
我素来爱看书。是的,素来,从小到大。因为我坚信,阅读让我感受美好。
阅读有很多种,我喜欢浸润在午后的一线阳光之中,静静地阅读,细细品味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与作者心灵对话。
喜欢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第一段文字,极简单也极质朴。字里行间,无不流露作者对生活最简单美好的奢望,一弦一柱,一枝一叶,华年尽是美好。犹记读罢此段,阳光温暖地正正好,洒在纸上,落在心上。每一个笔画的美好,犹如海风一般扑面而来。一幢简陋的房子,门前便洋溢着春与海的气息。海子一生纵然不幸,却也依旧遮不住对美好的无限期待与向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韶华犹如闪电般易逝。留不住时间,留得住回忆。把美好幸福的回忆,皆化作笔墨,与别人分享。学业繁忙,我却也想像海子一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想象着,一米阳光,稀稀疏疏地落在纸上。坐在桌前,净手,铺开信纸,挑选最爱的笔,郑重地落下,工整地写下每一行字,把早已准备好的问候与祝福在脑海中整理了千万遍。想象远方的那个他收到信的反应,定是诧异,激动与兴奋吧。一张信纸送去了一纸的美好祝愿与满腔怀念。亦给自己带来美好、欢乐与幸福。想来,理解海子与亲人通信的幸福,并不困难,哪怕那幸福只是一道闪电。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便是诗的结尾了。生活的美好需要自己去创造。有无数的微小河山被忽略,成了无名野山,野河。而他们,并不是那般平凡,只有细心发现才能体味它的美。倾尽自己的美好,注入他们幸福的名字,整个世间也豁然明亮。“峨眉”自有他的诗意,“珠穆朗玛”也少不了他的高耸,每一个名字都会令山河骄傲,为之奔腾。
匆匆擦肩的陌生人,这一见,也便是一缕缘份,有缘皆美好。陌生人,海子祝福你,我也祝福你。愿你终会在向往的生活中,感受属于自己的一份美好。
阅读着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须面对大海,感受到的美好已蓦然在我周围盛开,融入我的心灵。
(指导老师:宗林林)
 
一书一世界
监利新教育16级16班 张高
 
歌德曾说: “一书一世界。”我嗅着文人墨客的墨香,久久沉醉。品味那如诗如画的唐诗宋词,唇齿留香;浅谈那豪放婉约的诗人词人,顿生敬畏。抑扬顿挫的诗词,倾诉内心的感情,谈论人间的情怨。
异曲同工之妙,优美的诗词,悄然浮现在脑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的这首诗,勾起了每个人心中那根未拨的弦,弹奏着惜别的曲调,散发出无限的乡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片落叶,一片泥土,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世间的真情,心灵的透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透过密林山涧,仰望涓涓细流,一幅美好的画面,拨开绿叶,出现在我们眼前……浮沉间,有了诗词,这个世界才变得诗意。
我阅读着文豪大师的作品,暗暗感动。感动于那些细微的小片段,都能绽放出精彩;感动于那文字奇妙的排列组合,显现出的哲思;感动于那一路的风景,弥漫的花香。历经了甘甜的春夏,回味了艰苦的严冬,彰显了大师的风采。鲁迅、巴金、朱自清……每一个作者都有不同的生平,各自的故事,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手中的笔,从未停下。《朝花夕拾》,回溯儿时的自己,唱着童年的恋歌;《春》,带我们走进春天的大自然,享受鸟儿与花香,溪流与微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的世界即使是一片黑暗,但她以希望与坚持,收获了内心的爱与光明……浮沉间,有了文学,这个世界才变得文艺。
我踏着史学大家的脚步,不曾停留。历史的印迹在我脑海中浮现,叹息不断,悲声不止。有过连绵不断的战争,有过盛世清平的年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帝王的明暗也注定着国家的长久。回溯千年,我们创造过不少的传奇,也有着了不少的遗憾。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创造了千古未有的长城,功成名就的背后,显露出帝王的残暴;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一代的盛世由此展开,清明的帝王总能长久。毛泽东曾在诗中叹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世间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也不断更迭,历史的足迹越走越远……浮沉间,有了历史,这个世界才变得精彩。
在这奇幻的指尖世界里,我看见了生活的缩影,尝遍了生活的百态,学会了认真的思考,学会了理性与睿智。
我爱这指尖世界。
 
离成长最近的地方
               ——读《城南旧事》有感
淮安外国语学校15级11班 刘书妗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一条条古旧的胡同,一道道纵横的小路,一座座沧桑的房屋,一棵棵挺立在庭院中的树……阳光散落在某个角落,蛛网在墙角隐隐约约,偶然经过的行人在路上投下渐渐拉长的影子……一切都静谧美好,亦真亦幻。
林海音带给我们的这本《城南旧事》,将我们带到了她童年时生活的城市的一角。那里埋藏了林海音童年时的脚印,遗落了她童年时的回忆,一条条古老的胡同巷子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次变化。书中给我心灵上冲击最大的莫过于《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章节。在这一章里,六年级的英子第一次感受到了成长的滋味:爸爸的离世、即将毕业离开自己的母校,这些成长的考验,让英子变得更加坚强。整篇都让人感慨这个小姑娘成长的迅速,从好玩调皮的小孩子到成熟懂事的大姑娘,英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所表现的坚强,让人感慨而又心疼。
其实,这本书中还有一个词,它深藏不露,却总是出现,这个词就是“离开”。这是个让人心碎的词,一直贯穿着这本书。在每章的末尾,总有一些事、一些人离开了英子。秀贞和妞儿的匆匆离去、小偷被警察抓走、兰姨娘和德先叔的离开、最后连爸爸也离去了……他们都离开了,只剩下散落在记忆中的印象,依旧光辉耀眼。离开,离开,离开……一次次的离开,一次次的成长。
那么痛苦的离开,却是离成长最近的地方。在痛苦中成长,在破茧中学会坚强。
(指导老师:林以广)
 
【时光绵绵】
 
时光绵绵念《边城》
淮安曙光初中部14级9班 马良宇
 
《边城》,一幅古老静止的边城风景画。茶峒、小溪、溪边的白色小塔、塔下的一户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条黄狗便是这幅画卷中最美的风景。
《边城》里的边城是个如水的小城,和谐、平静,城里孕育着一代代淳朴的边民。就在这个小城中有个水一般的姑娘——翠翠,她恬静淡雅,携一片浪漫美好,谱写了一段爱的篇章。
记得初读这本书时,我便爱极了边城中的景,流连于其中,心便洗尽了铅华,深深地沦陷其中。记得边城里那朦胧的月景下,蛙声绵绵。月光轻柔的洒在吊脚楼上,天外,星空下似乎还回荡着傩送的情歌,弥漫一种幸福的味道。边城中的景,汇聚着浓浓的湘西风味,细细品读,便觉得心随文字的指引,来到了那个湘西小镇。一切的一切都映之脑海,挥洒不去。
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边城中的人,他们平凡如草芥,却淳朴得让人感动。他们与那块生养了他们的土地血脉相连,浑然一体。夕阳西下,老船夫驾着一叶扁舟,哼唱着亘古的渔歌,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荡漾着。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人事的纷争,我浮躁的心也因此沉静了下去,只是想静心好好去读这一本书。不能忘记的是翠翠那一句“我又采到一株虎耳草啦。”这似乎让我看到翠翠初尝爱情的开怀,感受到了她那一颗纯粹而质朴的心。我似乎觉得自己的心灵,正随着时间的延伸被边城的光辉蕴养着,至纯至美。
边城的那段情,抵达了我心灵的最深处,滋养着我的灵魂。那简单纯粹的爱,是一曲湘西生活的歌。是天保对傩送忍痛割爱的胸怀,是傩送对翠翠无限的深情,是老船夫对孙女的挚爱,这些丰富的情感点缀出一个多彩的边城,贯穿了我的心灵,撑起了我心中的那片蓝天。 
善良的人性,质朴的忧郁,尊重古礼的美德,于绵绵时光中念边城,你的璀璨,照亮了我的岁月。
 
宝钗、宝钗,越完美越荒凉
淮安外国语16级17班 陈雨
 
一身半新不旧的袄,浓密的秀发挽成一个漆黑油亮的鬏,脸若银盘,眼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安静寡言地坐着。这是宝玉第一次见到的宝钗,其实,能与这样美人共度一段金玉良缘,宝玉何等幸运。也许,以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宝钗无疑更宜室宜家,但我认为,她的完美使她越发荒凉。
曾经的宝钗,一定也是个单纯开朗的女孩。在父亲的羽翼下长大,她一如黛玉、湘云,只知作诗抚琴,风花雪月,看哪些不该看的闲书。可是,父亲离世,懦弱的母亲,纨绔的哥哥,使这个女孩承受了太多超出她年龄的责任。记得书中有一回,湘云捡到一张当票,在姑娘们还不知当票为何物时,宝钗早已深谙经营之道。探春打理大观园,她只消瞟几眼,便可知每月能省下多少钱,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形成的。在哥哥薛蟠闯祸之后,宝钗还得用银子上下打点,收拾烂摊子。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她过早地成熟起来。
宝钗是冷的。她的冷不同于黛玉、妙玉、惜春等人的冷。黛玉之冷是不在意世俗、孤芳自赏,妙玉之冷是对脏的鄙视与轻视,惜春之冷是在深院里对自己本性的一种保护。只有宝钗,是深入骨髓的冷,仿佛看破红尘。薛姨妈曾经说过,宝钗不喜欢那些小女孩的东西,她的房间如雪洞一般干净。看到这里时,我只觉得一阵恐怖,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居然如此淡泊,在一起事面前,她仿佛都是一个旁观者,冷眼傍观,随时准备撤退,看惯了沉浮。端庄大方是没错,可是人无癖不可交,人无疵不可交。她的完美使她不像一个真实的人,只有当下,只有现实。
正因为如此,贾母一开始所钟意的孙媳妇并不是宝钗,而是薛宝琴。相比宝钗,宝琴活泼开朗、俊俏,有这个年纪的女孩应有的风范。同样,宝玉才会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思念的却仍旧是“世外仙姝寂寞林”——因为只有黛玉,与他同悲同喜,一起感受过爱与哀愁。
(指导老师:宗林林)
 
童年万花筒
           ——读《花脸》有感
监利新教育16级26班 夏添睿
 
“但对小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如果童年是流星,它将照亮我内心的宇宙。
说到童年,就不得不提过年,冯骥才老先生笔下《花脸》中的年是多姿多彩的。在年至时,儿时的他与一个大花脸和一把大刀一见钟情,二话不说就买了下来。此后,他常常在客人面前戴着花脸,舞着大刀进行表演,不管谁见了都说好。可好梦总是容易醒,没多久,他因自己的爱出风头在过年后丧失了自己钟爱宝物。因着这个教训,竟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得在有限的自由里勒着自己,当心以后加倍算账。
想到这里,我回忆往昔,不禁想到了儿时的年。小时候,对于男孩子而言,过年时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放鞭炮了。跑到巷头的小卖部里,递上一张发了皱的五元纸币,顷刻,便换来一盒粗糙却闪着亮光的鞭炮。太阳的余晖洒在薄锡般的雪上,街上喜气洋洋,每家每户都红扑扑的。我走向一块旷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油腻腻的打火机,随后,便从盒中抽出一根鞭炮,小心翼翼地把鞭炮放进雪中、点燃,然后,迅速跑向不远的土堆。下一秒,雪中的小精灵就活了,它们跳跃着、飞蹦着,离开依偎的土坑,闪过斑驳的影子,任金色的闪光灯照耀在自己银白的舞衣上,进行一场华尔兹的表演。它们眨着眼睛、摇着手,向我打着招呼,变换着各种舞姿。有时像一朵飞溅的白色浪花,有时像一朵晶莹剔透的雪菊,有时像一只扑扇欲飞的海鸥,有时像一个摇晃着耳朵的雪兔……这是一场天然的表演,真是美不胜收。我揉搓着发红的小手,深棕色的眼睛闪着快乐的光芒,踢踏着路边的石子。冬风载着夕阳而归,把天空染红了,屋檐前的冰棱子倒立着,滴答滴答地弹着钢琴曲,小水洼在阳光的照射下,涂抹着七彩的光芒。我摸了摸口袋,用尽全身力气奔向巷头,边跑边喊着:“老板,再买一盒鞭炮!”
如今,已寻不着这样的年了,但每每回忆,它都给我的生活抹上一片璀璨。童年的万花筒大概只能于书中读到了。
 
【至情至性】
 
清秋欲到怀三变
淮安外国语15级15班 张宇寰
 
我第一次知道“三变”是十岁,读过他的一句诗怎么也忘不了,那句便是《蝶恋花》当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彼时读这句时只觉感情笃深,耐人寻味。后来听人说三变不过是个放荡形骸的市井浪子罢了,词格不高,比不上苏轼这类大家。我开始对他充满了好奇,果真是这样的吗?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我从他的作品《乐章集》中得知,三变姓柳字耆卿,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一般人都叫他柳七。少年时代,和大部分读书人一样,他用心读书,渴望争取考得功名。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他得到了一首民间传唱的曲子——《眉峰碧》,他将这首民歌写在墙上,反复体会,悟得了填词的技巧,我想这就是天命吧。
在通过了乡试之后他到礼部参加考试,在此过程中他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例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算孟光,争知得我,绣阁话别太容易。”(《梦还京》)由此看出他对故乡故人的怀念,可是怀念就是怀念,从此他却再未归去。在应试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增多名额,但他都未考中。一时愤慨,《鹤冲天》有云:“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又一次不中之后,三变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三变最让我熟悉的词莫过于《雨霖铃》了,熔写景、抒情于一炉,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其中的诗句我至今都没有忘却,那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的“清秋节”,其实是重阳节,登高望远,思念亲人,离别愁绪,多么凄苦!
不知是真的累了,还是撑不住了,又或者是屈服了,在过了数十年放荡形骸生活的三变终于考取了功名,此时他已经47岁了。他改名为永,我想是取“吾心永恒不变”之意吧。在当官的过程中他写了反映民众疾苦的长诗《煮海歌》。
三变啊三变,深情狂放是一变,放荡形骸是一变,返璞归真又是一变,三变三变其实又何止三变?在临近清秋节的今天,我不禁又回想起三变,我仿佛看见了了那个放荡不羁的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里,慢慢的走进我的心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三变究竟在何方?我想他在我的灵魂深处吧。没有纷争,没有世俗,他就这样安静的歇息了在每个读者的灵魂深处。(指导老师:李娜)
 
我的大山
——读《麦黄黄 杏黄黄》有感
监利新教育16级26班 万思云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到了你的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这是《麦黄黄杏黄黄》中的父亲最生动的写照。
这是一位一到麦子成熟的季节就到别的地方当麦客的父亲,帮别人收麦子挣钱。每次那位父亲出门的时候都会给他们的儿女买很多杏子。于是当父亲出门后,他的儿女也在焦急的等待。可是这次这位父亲到外地后,去了几十天都没有回来,他的家人非常着急。在第五天的时候,他终于回来了,原来现在有了现代化的机器,没人再雇麦客了。他见没有生意,就只好回家,路上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就帮她收割麦子,在回来的路上发了烧,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一个杏子,给他的儿女尝。
我读着,心想这位父亲为了这个家四处奔波,只为给儿女百般宠爱,他宁愿所有苦都自己受,也绝不让儿女受委屈、受伤害,他对儿女的爱多么深厚!本身贫困的他帮一位老婆婆割麦子,却没要报酬,这让人肃然起敬。他是儿女们的大山,我也同样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他是我的大山。
那一天,暴风雨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大树在狂风的作用下,左右摇摆。要去补习的我不知所措,看看天,看看表,坐立不安。雨天让人心情变得昏暗,一切事物都显得无精打采,毫无活力。爸爸骑着电动车送我去,路上风呼呼地吹着,雨肆虐的下着。我费力的在车后座上举着伞,可是爸爸却在雨里。我又用劲将伞举高一点,可是依旧只能帮爸爸挡下一点点雨。一滴、二滴、三滴……雨轻轻地落在爸爸的头上,慢慢从头上滑落,从脖子渗进他的后背,到后来他全身都湿透了。我回想起父亲平日里的辛苦,只为我能读上好学校,一滴水从脸颊滑落,我以为是雨,但却是热的。
雨越来越大,大到我睁不开眼,爸爸一定也很难着清路,到了一个路口,堵车了,全都是汽车或是大货车。我就要到了,可是这条长长的车道迟迟不肯有所进展,爸爸让我下车先往前走,他随后就到。我下车后,他将伞硬塞给了我。我边走边回头看,爸爸缓缓的骑着车从汽车间的缝隙穿过。这次大雨没有放过他,仍在拼命的往他的衣袖、衣领里钻。
我眼睛模糊地看着他,意识到我的父亲就如《麦黄黄 杏黄黄》那本书中的父亲一般,或许他不伟岸,或许他不富有,但他依然是我的大山。


上一篇:与文字的一场邂逅(138期)
下一篇:朗读者(145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