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145期)

时间:2020-09-18 15:25 作者:凌雷 编审:

 朗读者

 

  从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笔一划皆是深情。纸短情长,见字如面。旧日时光,从指尖轻轻划过,浅吟低诵间,将爱轻轻读与你听。
 
 
 
【且听风吟】
 
将爱读与你听
温州翔宇高中部17级13班 李娟娟
一提到朗读,我便想到风。风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朗读家,它总是用它平缓的语调,用鲜花,用树枝读出一段段极美的文字,读给每一个人听。所以,我很羡慕风,我也爱朗读,可是我总是觉得将文字读与人听有些肉麻,便不太敢朗读。记忆中,只认真给父亲朗读过一段文字。
读的是我写的家书,说俗点,也就是信。那是小学写的,记得写的时候,大家都把信纸护得极为严实,手臂将信纸圈起来,心想千万别给人偷瞧了去。我也写得极为认真,一笔一画,不敢怠慢。写好了,受到老师夸奖,便迫不急待地拿给父亲。
“写给我的信?”父亲停下了手中的事,擦了擦手,接过信纸,“那我读读。”我点点头,走出去,心里七上八下,父亲会觉得我写的好吗?看完了他又会想什么?他是会高兴还是不高兴呢?会不会……犹豫再三,我扒开了一条门缝,从门缝往里面看,似乎有点做贼心虚,心里慌慌的。
不一会,父亲叫我的名字,我低着头走向他,不敢看他,我觉得不管他觉得好还是不好,我多少有点难为情。父亲低低地笑了一声,将信纸递给我,让我读给他听。“读?”我有些吃惊,连平时上课读课文时我的声音都不大,何况读我写的“肉麻”的信?我将头低得更低了,脸有些发烫。就这样沉默了一会,迎着父亲期待的目光,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读起来了。起初声音像蚊子一样小,后来我慢慢将头抬起来,声音也开始变大,变清晰,心也逐渐平静下来。昏黄的灯光下,我站在父亲面前,读给他听;他坐在我的对面,听着我读。
几段读完,父亲便叫我停下了,他说:“写得挺好。这信是我的了吧?”我肯定的点点头。他将纸整整齐齐叠好,小心翼翼地藏在柜中的角落里。“吃饭吧”,他说。我这才察觉刚才朗读时,肚子也跟着朗读了。灯被关掉,我仰起头,想看看父亲的神情。我看不清他是在笑还是什么别的表情,只是他眼角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闪着光……
我也曾给母亲写过一封信。母亲不识字,我主动提出为她朗读。她当时在厨房里忙活,笑了一声,答应了。“给母亲的一封信。”我认真地读起来,字正腔圆,自己也是把自己吓了一跳。母亲却害起了羞,说还是晚上让父亲读给她听。我答应了。
晚上,一家人便围坐在桌旁,父亲读着我的信,一字一句地读,声音不大,却很清晰。父亲普通话不是很好,而且喜欢读儿化音,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是我听过读得最好的人。母亲不知听到了什么,笑出了声。父亲也笑着问她怎么了。“没什么,就是高兴,想笑。”于是,那暖暖的笑声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
其实年少的我,一直不明白朗读是什么。长大以后,听别人把那么多文字大声朗读给人们听,才顿悟,朗读就是将爱读与你爱的人听。
突然又想起家里那两封家书,于是,下定决心,这一次,我要将两封信完整地读给他们听。这一次,我要比风读得还要好听……
 
【旧日时光】
 
做她最好的朗读者
淮安外国语16级17班 梅启涵
奶奶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看不清书上的字了,便常常找人读给她听。
这人,自然是我们姐妹三个。奶奶耳朵也不大好使了,每每说一句话,很大声音她也听不见,老是要“啊”上个几遍,才慢吞吞地“哦”一声让我们继续往下读。这是很费力的,也得有十足的耐心。姐姐读高三,就是她愿意,奶奶也是不给的。妹妹那坏脾气可是出了名的,她可忍受不了奶奶。这样一来,就只剩下我了。
推开奶奶的房门,总会看到奶奶坐在床边,对着窗户发呆,很是孤寂的样子。我要很大声地喊她:“奶奶!”她才能听见,转过头来冲我笑笑,然后递给我一本书——永远都是《圣经》。
我搬一把椅子在床边坐下,翻到上次没读完的地方,继续往下读:“耶、耶和华先晓、晓谕亚希雅说:‘耶罗波安的妻要来问你……’”《圣经》里的人名总是奇奇怪怪,还那么长,甚至有些都不会读,我只好读得很慢很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这很无聊。奶奶不耐烦,接下去:“因她儿子病了,你当如此告诉她……”我有些惊讶,放下书问道:“奶奶你怎么知道?”奶奶才不会回答,手一挥让我继续。
奶奶果真烦得很,一句话足足重复了四五遍,她还在“啊”,急得我都冒汗了。这一页好不容易读完了,我翻页,“啪”的一声,有什么东西从书中掉了下来,我好奇,伸手去捡。是一张旧照片。
照片里的奶奶抱着两个小宝宝,下面有标注,左边是我,右边是妹妹。奶奶身边还站了一个小女孩,四、五岁的模样,应该是姐姐吧。照片的背面写了字,铅笔写的,已有些模糊,我努力辨认,“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我忍不住抬头去看躺在床上的奶奶,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早已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也是沟壑纵横,一条条皱纹清晰可见。而照片上的奶奶,满头黑发,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意念,眼角却也不觉有些湿润。奶奶忽然偏过头来:“咋了?为什么不读了?”我摇摇头,大声说:“没什么,奶奶!”然后十分耐心地继续给奶奶读书。
奶奶最终睡着了,我轻轻合上书,蹑手蹑脚地关门离开。奶奶为我做了那么多,我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就做她最好的朗读者吧。
 
轻读
淮安外国语16级17班 陈新越
捧一本心爱的书,晴时看满树花开,雨时看一湖涟漪,夜晚静待天心月圆。无数个空闲的时候,一段文字,总会填满心。
记得幼时,夜晚虫声喁喁,妈妈正在给我讲故事。丰富的插图,可爱的文字,还有妈妈柔柔的声音,滋润着我的心。每每启开一页小书,我总会跟在妈妈后面读。还记得《忘了说我爱你》的熊宝宝,和每天都要说的“我爱你”;还记得安徒生爷爷的《海的女儿》,妈妈的声音柔柔的,像刚出烤箱的戚风蛋糕那样柔;还记得我咿咿呀呀地笑……那些来自童话、绘本最纯净的文字和一声声朗读,如同一双无形的手,缓缓地、轻轻地,潜入我的心。那时的我,已爱读。
我喜欢郑愁予的《错误》,“我不是个归人,是个过客。”语文课上的小诗押韵又叫人惊叹。雨天时,捧着自己的摘抄读,音韵如雨击磬石,深深入耳,雨嗒嗒落下,落在水泥地上,沾湿。江南的青石街道向晚,等待的女子在季节里开落,盼望着归人。春帷后,是一张精致却即将逝去的容颜,青石街道静时,窗扉紧掩,直至马蹄声入耳,内心不尽欢喜。半撩春帷,眺望骑马人,却并非她所等待的人,她仍要继续等,这个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三月烟雨江南,过客策马离去,唯女子驻守楼中,依旧等待。“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是江南烟雨的错误。
读罢,音韵回响,念着楼中女子芙蓉般精致的面容,散着乌黑亮丝,一弯动人的眼波,凝望远方。觉得内心有所触动,触动于女子的痴情、执着,触动于过客为何不是归人,触动于这个美丽的错误。
    我喜欢一个人时的轻读,阳光席卷城市,风轻轻吹过抚着书页的指尖。一个人时读给风听,读一首诗,亦如一篇故事,清风摇曳着绿叶,总有故事触及心灵,在心中划过痕迹。也喜欢读一些暖心的文字,喜欢丁立梅的小欢喜,喜欢阳光如小鱼一样在湖面跳跃,我喜欢轻读。
我也想去读生活,读山间清爽的风,读古城温暖的阳光,读那些被落下的记忆,去做生活的朗读者。
 
旧衣
淮安外国语16级17班 周羽茜
  很久都没有精心为谁朗读过一篇文章或是一首诗了,还记得曾经的朗读都是在语文课上读给全班的同学听。站起来时,心里有的只是紧张,紧张,还是紧张。每当朗读完时,如释重负,可那之后还是没有勇气举手。
  看了最近热播的《朗读者》,听着每期嘉宾们为了某个人或是某件事或是某个物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温情脉脉地朗读一篇文章或是一首诗时,激起了我内心里朗读的渴望。
  下午时分,捧起一本书,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卧室里,随着心去读想读的内容。就这样鬼使神差般地翻开了丁立梅的《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中的《旧衣》一篇。
  我想将这篇文章朗读给我衣橱里的那些旧时的衣服听。“也有这样的时光,一个人关紧房门,把那些旧衣一件一件拿出来,对着镜子比照。这个时候,便听到有溪流,从我的指尖缓缓流过,而后汇聚成一条河,那条河的名字叫——岁月。”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停止,可我的心还久久未平静。
  竟情不自禁地走到卧室的一角,打开衣橱的柜门,一件件五颜六色的衣服晾了出来,一段段温馨的回忆涌上脑海。这一件是第一次做饭时留下的大片油渍,那一件是第一次跳舞时妈妈买的舞蹈服,另外一件是十岁的生日礼物,还有这些……突然,翻着衣服的手一顿,这是一件小得可爱的白裙子,纯白色的裙身上面覆着一层米白色的纱,纱裙上缀着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花极小,开得也极认真,裙身后面扎着一条乳白色的蝴蝶结状的收身腰带。整条裙子简约而不花哨。不禁想起小时候的温馨回忆,我想要什么,便能得到什么。家里人总是宠着我,但宠爱并不是宠溺,家里永远都是温馨的。
  “母亲一件一件地抖落,神态安详。我跟前跟后,我看到一件草绿底子上散落着红红圆点子的衣,觉得好看得不得了……哪里肯信啊,衣服这么的小,我怎么能穿上?母亲却不管我信不信的,自把它晾到绳上去,不一会儿,乐院门前的几根晾衣绳上就成彩色的河了。”
竟情不自禁地再次朗读起来,为了旧时的衣,也为了回忆的温馨。心底则早已温暖,如融化了的河水。
 
【暖意融融】
 
秋日的温暖
淮安曙光初中部17级12班 张媛
  果然,秋风总是令人感伤的。秋天的风太冷,也太无情。因为它吹呀吹,吹呀吹,将我亲爱的老太吹到了医院里。
  无奈,家人们只能轮流去照看老太。每当我见他们出来时,脸上总是写着淡淡的忧伤与哀愁,因为老太的病情又加重了。
  过了几天,轮到我照看了。我拿着一本我平时最爱看的书《老人与海》走向了病房,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房门,生怕吵醒了正在熟睡中的老太。我蹑手蹑脚地走到了病床边的椅子边,轻轻坐下。我小心翼翼地将窗帘拉到两旁,静静看着那夕阳的残血,那残血从天上照到了医院大楼旁的树林上,整片树林像是被一层绚丽的金色的光芒笼罩着。那残血又从天上照向到了窗棂上,窗棂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儿。那窗棂上的金边儿折射出来的光辉又照在了老太的脸庞上。
  我静静地看着老太,那饱经风霜的脸,大概是岁月流过的痕迹吧。我注视着她此时的睡颜,想起了我小时候因睡不着,吵着闹着让她给我唱的《摇篮曲》;我注视着她瘦小的身子,想起了那以前背着我跋山涉水的强壮的身子;我注视着她那一头白发,还有那几条悄悄爬上她眼角的皱纹,想起了她那充满活力的笑容……
老太醒了。我连忙擦了擦我那微红的眼眶,将书放到椅子上,跑到了床边,问道:“老太,感觉怎么样?渴吗?饿吗?”老太勉强挤出一丝难看的微笑,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我没什么,倒是你陪着我,累了吧?”我摇了摇头,也笑了笑,然后拿起书,准备看。老太看着我,说:“要不你读给我听吧?”我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动情、忘我地读了起来:“老人瘦骨嶙峋,颈背上刻着深深的皱纹……除了一双眼睛,他浑身上下都很苍老。那双眼睛乐观而且永不言败,色彩跟大海一样……”我读着书,老太怜爱地看着我,秋日的温暖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病房中升腾,我再也不觉秋风凉了。
时光匆匆,岁月的河流还未停下脚步,年华就已逝去。那秋日的暖意却始终驻在我心头。
 
读给母亲
淮安曙光小学部 吴梦玉
每次观看《朗读者》,都会沉醉其中,仿佛自己就来到了现场,正静静地聆听着。这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的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世间共通的情感。读着,听着,仿佛故事中的人就是自己,仿佛在聆听自己的心声。
“遇见”“选择”“陪伴”“眼泪”……每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都是那么美丽,那么贴切。有名人,有普通人,他们或是朗读一首诗歌、或是一篇散文、或是一封家信、或是一段剧本,这些文字打动着他们,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斯琴高娃的朗读,一盏青灯,一张木椅,光亮中她安静地朗读着贾平凹的散文《写给母亲》。整篇文章没有任何拔高母亲的字句,几乎都是记录一些琐事,但就是这样平凡的文字,让每个人都跟着她的声音,陷入深深的回忆中,让所有人都潸然泪下。她读得很慢,很慢,也很安静,但情很深,很浓,句句戳心。当她读完这篇散文,她哭了,董卿哭了,观众也哭了。母亲,似乎永远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拨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是的,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永远有个人惦记着你,那就是母亲。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母亲。我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家看她了,没有陪伴在她身边了。总觉得母亲好像还年轻,而她头上的白发染了又白,白了又染。每次回家,母亲总是絮絮叨叨地叮嘱,当我回去时,母亲总是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挑拣好放在我的车子上……我们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的爹娘还健在时,常回家去陪伴他们吧!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读一本书给他们听,让那拂面而过的微风记住这最温馨的一幕。
 
朗读之大
温州翔宇高中部17级12班 周嘉慧
朗读,是有声有色,有魂有情的。
想起《朗读者》中那对读《从前慢》的老夫妇,他们手挽手,一字一句不紧不慢地朗读着“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在悠扬平缓的语调里,望着他们的满头银发,感受到了悠悠岁月中,从蜜语甜言到柴米油盐,一生一人的爱情的力量。想起了在大西北拍纪录片的某导演讲述他们的艰苦经历,并朗读了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中的片段,浓重的口音伴着轻重缓急的语调,我听到的,是透过言语和文本的爱,对大自然的深爱,与呼吁人们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的深切感召。朗读或许是最好的一种爱的表达。
每一段朗读背后都有一段关于遇见,离别,喜乐或伤痛的故事。
“虫儿飞,花儿水,一双又一对才美……”月光如水,散落枝头,树影婆娑。树下,红木摇椅上的老人,轻挥竹木做的蒲扇,安详地听着稚嫩的童声唱着《虫儿飞》。这《虫儿飞》变成了我与外婆永恒的回忆。歌唱,是朗读的另一种延伸,有魂有情,与外婆一起共度的日日夜夜,都是我如视珍宝的一切。伴着蝉鸣,帮辛苦劳作后的外婆踩背,伴着月光在院子里给外婆朗读今天学校新教的课文,只为看外婆上扬的嘴角和眼角凹陷的幸福的皱纹。每每想起那些时日,都会有朗读声与歌声萦绕耳畔。“不怕天黑,只怕心碎,我不管累不累,也不管东南西北。”外婆仿佛在朗读中永存了,朗读为那段记忆中明媚闪耀的日子润色,让日后的我一个人闯荡也不怕孤单,不管累不累,也不管东南西北。我想,这也是朗读带来的力量。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分别的夏季刚去,又是一季秋悲,难免令人多情,令人感怀。在一个个跨区,跨市,跨省的电话中,为彼此朗读“如果可以,今后愿你胖了瘦了我都知道,哭了笑了,我都知道”。张嘉佳的“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从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一字一句,仿佛都能溢出不舍与泪水,潜台词是“想把我说给你听”。最后的互道珍重,赠送仓央嘉措的诗词“那一瞬,我飞天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朗读,是一生的情分。
 朗读的对象可以是世间万物,一草一木,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亲人爱人友人甚至是陌生人。清冷的夜,街头的自己,与月共饮苦涩的酒,颂一首《南山南》给不知去处的年少时心爱的姑娘;热闹的毕业典礼上,怀着五味陈杂,送一首《安和桥》给将各奔东西的同窗。此情彼情,非朗读不可传递。
朗读之大,情意之至,感怀万物,此径独幽。
 
【书香盈袖】
 
像秋日总是惦念落英的痛苦一样,我们总是在意自己未得到的,而忘记了自己所拥有的。海伦·凯勒从小就失去了最平常却又最珍贵的视力与听力。可她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因为她懂得不能让冰雪冻结了幸福。

                                           ——监利新教育16级19班 董思洁

 
那天,阳光正好。外婆躺在竹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双眼微眯,暖暖的色调充斥着外婆的周身。那一刻,忽然很想为外婆读诗。拿着和多年前一样的书,来到外婆身边,就那样坐下,开始轻声朗读。外婆抬眸,咧开嘴,微微一笑,一如多年前的那个盛夏。生活如诗,诗亦如生活。我们都在为彼此朗读,吟出无数温情的篇章!
                                            ——淮安外国语16级17班 孙月儿
 
“幸福绝大多数都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裹起我们。”我读着毕淑敏的散文《提醒幸福》。我要将这一篇文章读给在生活中给予我“提醒”的每一个人。真心地提醒你,幸福的味道都是朴实无华的本色之味。
                                            ——淮安外国语16级17班 史启然


上一篇:人生最美是读书(142期)
下一篇:海棠虽好不吟诗(146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