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习总结

时间:2020-09-18 16:00 作者: 编审:

“学法指导”系列之十二 ——

如何做好学习总结

  理清思路,总结知识,归纳规律,是学生会学习的表现。学生们坚持做好每堂课、每单元、每学期的学习总结,把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完善智能体系。

 

 

【实践经验】

地理学习总结策略
宝应中学  张学能

  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高二学生将要参加江苏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在复习迎考阶段,学生们要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归纳总结,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业成绩。以地理学科为例,大家应该掌握如下一些学习总结策略:
  1、分析与综合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流水、风力侵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气候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证实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为此,学生需要有计划地做一些综合性训练题,学习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如长江三角洲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分析。
  2、个性与共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而纬度大致相同的东部城市海参崴却有大半年的封冻期?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反而气候寒冷?这些地理“个性”现象分析既要学生懂得共性知识,更要探究“独特”的事象变化原因。
  3、特殊与一般
  学习时要能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北印度洋海区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4、对比与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如可以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如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晨线、昏线;短波辐射、长波辐射等。
  5、计算和训练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试题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较多。在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中,计算主要集中在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这两部分内容中,同学们可多加训练,掌握换算的规律。
  6、读图和空间
  图表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挥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组合。对一些典型图表,学生们要加强理解记忆。如三圈环流示意图、水循环过程图、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典型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图、东北地区地形图等。
  7、拓展视野 
  学业水平测试中常会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新内容。所以,对报刊、电视里的“新闻”不可不留神。如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地学新理论、新探索;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等。虽然考察的内容不一定很难,但对于稳定心理、提高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这些信息也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对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总结规律 轻松前行
宝应实验小学03级8班  许宇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在这条路中需要不断总结规律,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轻松。那么如何做好语文总结呢?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说词解字,夯实基础
  课前预习中,遇到不懂的字词需要请教无声的老师———字典,对不解之词懂意后,需及时记在书中,拼音可批在眉头,然后高声朗读,直到读顺为止。有些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不易牢记,即可编巧谜,如“蓄”可解为养“畜”要存“草”,就这样“蓄”字也就烂熟于心了。
  2、全面阅读,系统归纳
  在理解字词后,可以自己先阅读全文,对文中语句逐词逐句推敲,遇到疑难杂症时,不妨先自己思考一下难题,实在想不出可以查阅辅导书。最后再将答案揭去,自己独立再做,直到完全做会为止。
  3、紧扣课堂,举一反三
  课堂学习是掌握知识的关键,认真倾听,把握课堂40分钟十分重要。上课时对自己不解之处,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做笔记,难、重点更要仔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其次老师讲课有时十分深奥,需要仔细揣摩,因此上课时要将老师说的话记在心中,紧跟课堂思维。
  4、学以致用,温故知新
  课后复习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够透彻掌握知识。一般分为三个过程:一是读课文,回想上课内容;二是重、难点分析;三是巩固知识,适当做题。
  5、强化复习,加深巩固
  认真完成课外作业,是复习课堂知识,巩固学到知识的关键。如遇到难题要独立思考,尽量自己完成,如果实在不会可向父母请教,也不能把解决问题局限在答案上,而要一题多解,理解方法。
  6、留心观察,日积月累
  巴甫洛夫说对生活要做到“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一要用心想,二要做笔记,才不会让题材白白溜走。只有仔细观察,处处积累,写作文时才会胸有成竹,笔下生花。

学习中的“试金石”
监利总校06级6班  朱倩

  高三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人都期望在最后的时间里能创造奇迹,但也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可能许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早读课认真读书,上课跟着老师走,作业自主完成,可一天下来,头脑里却一片空白,什么都没记住。这并不表示你不用功,而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应该将知识分成条块,进行系统整理。对自己已掌握的部分加以巩固,对尚未熟悉的知识点加大练习量与练习时间,力求运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好的学习效果。此时最易走入的误区即是利用题海战术。很多同学认为做的题目多了能力就应该会提高,实则不然。须知彻底弄透一个题目比泛泛地做一百个题目要有用得多。对知识的领悟与吸收要做到有的放矢,精读精练。每天睡觉之前是对一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的绝好时间,此时,可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将知识点过一遍,对模糊的地方进行强化记忆,分科目作出总结。
  百万雄师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希望同学们学会总结规律,寻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试金石”。

总结——制胜的法宝
监利总校06级6班 李春  程强

  作为一名理科生,应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只要触及一点,就能迅速组织出一个相关的知识群,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构建一个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归纳总结不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要把平时老师讲的,对自己有用的结论、方法、典型例题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归类整理,加以记忆。归纳总结不应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化的内容,尤其在考试前应把总结好的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快速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这会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取胜的信心。
  在高三复习的第二阶段,重在专题与专题间的联系,要将各专题知识点构成一个网络体系。当老师组织复习时,需要积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会知识总结与拓展,将一个知识点延伸成知识面,将类似题型的解法全面掌握。在课后,要及时在相关知识点上做适当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不要对基础题不屑一顾,首先要在基础题上取得突破,然后可以在中难度题上进行研究,使自己在中难度题上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在高难度题上突破。
  做好了总结,条理清晰,不再漫无目的地打乱战,可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学习会更加轻松,这是高考制胜的法宝。

养成总结归纳能力
宝应中学  颜俊

  总结归纳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中学生在训练总结归纳能力时,要尽量做到:自己独立完成;从简单的开始,逐步提高水平;最重要的是抓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中学生学习每个章节内容的同时,注意到了它与其前后章节知识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异同,注意到了这些章节内容的前后演变过程,就不仅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精髓,而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索其中的规律,将其各个部分用一根“红线”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系统性极强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若不经常回顾总结,则心中无数,时间长了,知识成堆,容易遗忘。而掌握了规律,知识就会运用自如,难题也能迎刃而解。这需要我们时常地做总结。
  1、弄清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
  首先,合上书本,“复映联想”,描绘“知识轮廓”,回忆学习的主要内容。
  其次,翻看目录,“提纲挈领”,搭设“知识骨架”,分析教材重点、难点。
  然后,细读全文,“查漏补缺”,掌握“知识全貌”,弄清单元知识结构,通过将知识成串、分类列表等方式把书由厚变薄,重点、难点突出,相互关系一目了然。
  2、注意前后呼应,挖掘内在联系
  数学课程中的各个章节,连续性很强,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或拓广。因而在单元总结时,要挖掘出这类关系,使之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系统,便于综合运用。
  3、归纳习题类型,探求解题规律
  演算习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检阅。每个单元都有不少的练习或习题,在单元总结时,要善于把各种各样的习题按题型或解法归类,总结出其中重要习题类型的各种解法,找出规律。

【他山之石】
  

浅谈学生数学总结能力的培养
◆曾小红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概括和总结是思维训练的一个基本内容,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概括能力训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通过学生自己的概括和总结,教师可以掌握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认知状况,教学更具针对性;其次,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过程是相互间非常好的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彼此促进;再次,教师对学生的概括总结及时给予引导、肯定和表扬,会鼓励学生积极地思维,这远比获取知识本身更有意义,也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
  如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是对一节课的总结。在以往的教学中,新知识教授完毕,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小结。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我让学生试着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学生不但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有的学生还能对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以及课堂感受做出尝试性的总结。
  比如,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后,有的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即计算法则;有的学生则能和乘法的意义结合起来,认为是相同的加数多少的变化,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深理解;有的学生则总结自己的感受:“遇到题不要急着计算,先想一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做事情也是一样。”通过这样的总结,孩子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有做事的方法。
  二是对一个单元的总结,目的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联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例如教学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后,学生自己能按顺序说出小数的意义、比大小的方法、加减计算的方法,归纳之后他们又发现所学的内容方法同上学期所学整数知识的方法一样,只是多增加了几个小数数位而已。还有同学提出自己的猜测:“小数也有乘除计算,方法也和整数乘除计算方法一样。”可见,通过自己的总结,学生不仅梳理了知识,同时梳理了出思路与方法,在他们的头脑中,数的知识已经联系成一个知识网。他们能够利用旧知识研究新问题,这是靠教师纯粹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
  三是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可以对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学习数学的困惑、收获和情感。
  在学完《游戏公平》一课后,同学们交上来的日记中不但总结了游戏的规则,还能客观的分析一些社会现象。例如,商场搞促销的抓奖活动其实中奖概率极小,以后会劝妈妈理智消费。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体现了数学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不仅如此,新课程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写数学日记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把数学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开始让学生总结概括,他们可能不会总结或总结不好,我们应该明白,这是一种能力训练,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给学生提供机会,不断引导和鼓励他们,数学课堂将会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 

【操作指导】

如何做好单元总结

  在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后,学生们需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学生做单元总结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事实与技能;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单元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也是逐步养成学生各自的智能体系。每个人的智能体系,不仅有知识储量与结构的不同,还有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区别。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后,需要进行复习消化,分类整理,把它们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时,学生也都要进行单元总结。例如,学习了语文的散文单元以后,就和过去学过的记叙文单元进行对比,进行散文单元的总结。经常这样总结知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运用的学习和思维方法。由于已经形成了有条理的知识结构,并能运用这个结构去学习和思考,不仅培养和训练了总结归纳的能力,而且这种学习和思维方法也就成了学生们智能体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然而,有些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物理老师演示实验,他们看得十分入神,当老师从实验的事实引导大家推导定律法则的过程时,他们就不认真听了,只是懒洋洋地等着记最后结论;上数学课,他们不重视老师的推理论证过程,只习惯于最后记结论;上语文课,他们不积极参加分析课文的讨论,只是等着记老师归纳出同学们讨论的结果。这种不爱独立思考、只会记别人现成结论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也就成了一部分同学的智能体系中的一部分,这种智能体系不会给学习带来良好结果的。
  基础知识、把基础知识各部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结构、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思维方法,这三者组成了每个同学各自的智能体系。单元总结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每个同学都建立自己的最优智能体系。同学们应该通过做单元总结,从这三个方面来完善自己的智能体系。           ———来源于《搜狐教育》

【名师视野】

语文单元总结课刍议
◆余明忠

  语文单元教学是把一个单元几篇体裁相同,内容相关的课文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阶段,依大纲要求,通过讲读———自读———单元总结三个配套课型实施教学,从而体现教材的整体性,知识的系统性,教法的灵活性,训练的序列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统一起来。
  在进行语文单元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修订本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不透彻,加之习惯于传统的单篇教法,使之单元教学的特点体现不够明显:重视讲读课,轻视自读课,不进行单元总结课。这种不完善的语文单元教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对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语文单元教学的课型设计符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有其严密的科学性。讲读课以传授本质的带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重点是教方法,培养能力。自读即自学,学生把讲读课学到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加以运用和实践,并能获取新的知识。总结课是对讲读课、自读课提纯和升华,也是单元教学画龙点睛的关键环节。因此,既要认真地上好讲读课和自读课,更不能忽视单元总结课。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单元总结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完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使单元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单元总结作为一个探索性课型,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在教学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归类性的,把单元知识要点系统整理,列出简表,便于加深记忆;测试性的,体现单元教学目的要求的综合练习,可以组织学生自拟练习题;创造性的,启发引导学生以论文和读写笔记等形式,发表单元教学的若干探索性见解。
  单元总结课最基本、最有效的教法是比异求同。每个教学单元都由几篇课文组成,或体裁相同,或内容相近,这就是共性,然而共性中又包含着个性,各篇课文以其鲜明的特点(主题、选材、写法、风格)对立成篇。比异侧重于辨析各篇课文的特点和个性,求同旨在发现共性和规律。比异求同思维包含发散和收敛两类。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沿着不同方向去寻求各篇课文的多样性,分辨各篇课文所具有的特点。而收敛思维则是在了解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朝着同一方向去探索单元的内在同一性,学生通过比较异同,进行思维训练,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就认知规律而言,比异求同有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比较中认知,在分析中掌握,在训练中运用,这样不仅学得牢固,学得灵活,而且有利于知识向技能方面的转化。       ———作者系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上一篇:“学法指导”系列之十一 :让学生学会质疑(72期)
下一篇:“学法指导”系列之十三——如何开展课外学习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