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再(117期) 

时间:2020-09-18 16:05 作者:李文婷 编审:

“英”雄不再

 

  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近日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削分,作为改革重点。2016年起,北京中考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高考英语由150分降至100分。这只低飞之“英”,该向何方?

 

【若有所悟】

 

我国的英语教育是不是太过了
淮安外国语 林以广

  我国的英语教育是不是太过了?
  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在教书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疑惑。
  也许有人要急着说话:你是语文老师,你当然希望孩子都学你的语文了。其实,我不是带着我个人的偏见或喜好说话的。我对英语还是挺喜欢的。上语文课时,如果碰到语言相通的例子,能更好地阐述问题,有时我也会援引英语的。在《中国教师报》的“教育格言大家译”栏目里,有时还能看到我翻译的英语格言呢。
  不用争辩,学习英语甚或是其他任何一门外语,肯定是有用的。我只是觉得,我们的英语教育太过了!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孩子的错字现象相当严重,很多错字不是错在笔画笔顺上,而往往是把一个字错写成了另一个读音相同的字了。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你只要细细地推究一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秘密。英语单词是由一个或几个字母组合而成的,组合不同,读音不同。而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不少字,你一看到它,就能明白它的意思。这是英语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事情。可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少的孩子被“同化”了,不会“意会”,只有“言传”了。要他们背一首古诗或一篇散文,由文字而画面地去领悟作品的意蕴恐怕就很难了。
  不用说,因为英语教学的反复强化,如今的学生英语水平是大大提高了,但我们要知道,我们汉语言素养的水平在严重下降!
  现在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了,还有人主张“从娃娃抓起”,真的成了“疯狂英语”了!警惕呀,我们的国人,这可是我们自找的“文化入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绝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这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是民族精神的延续!
  鲁迅、钱钟书、季羡林这些人,我们只有敬仰!他们并没有从幼小时候学外语,他们可以把外语学得很精通,但他们从没有忘记过自己是中国人!
  一个苏北的姑娘嫁到上海去,不到孩子会叫妈的时候,她就会说地道的上海话了,告诉你,她不识字,她上海话可以说得很好,但她打电话给她的妈妈,她还讲苏北话。
  伟大也好,平凡也罢,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自己看吧!我们真的需要人人学英语吗?真的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吗?
  去读一读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吧,我们就会知道——
  有很多比英语更重要的东西要学!

 

【唇枪舌剑】

 

英语改革之我见
监利新教育11级31班 郑泽宗

  最近几天,北京市所针对英语改革进行的一系列措施,早已在网上沸沸扬扬。即使是我们这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也从师长口中知晓不少。作为全国改革风向标的北京的这一举措,似乎昭示着曾经风光无限的英语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将会永远退出三大主科的行列。
  这貌似很能说明英文的无用,,那现在对英语的革命,我们是不是应该拍手称快呢?
  其实不然,在一个愈来愈开放的社会中,在一个连成一体的世界里,我们要想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熟练的英语必不可少。伴随着英国长达数个世纪的殖民扩张,英语早已扎根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一直蓬勃生长直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广泛、最为通用的语言。今日世界上影响力较大的国家,无一不是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的国家;今日一切先进的科学成果,无一不是以英文刊发于杂志。回过头来看,当年新文化运动中的大将,无一例外都能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外语。他们以此来同思想交流、同文化交流,并将一切先进带回中国。而英语,作为一门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当我们能据其为己有时,同世界沟通,自然不在话下。
  这一次改革,许多人都以之为对英语的降级。但我依然记得恩师那天深思熟虑后的一番教育。他警示我们:“这次改革其实只不过是将英语的侧重点放在听与写上,即使英语将来只有100分,但拉分差距的肯定是这100分。”曾经不知多少学子孜孜不倦在英语题海中练就一身“哑巴”英语,这就让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失去了其本身特性,自然令人无比厌烦。此次改革,让英语回归本源,回归到其作为一门语言所应具有的功能——沟通与交流。所以英语作为一门三大课的地位从未改变,只是更加注重对自身能力的训练。这是一次飞跃,这是一次巨大的突破,它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将真正地走到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条路上来,而不再是以单纯考试为目的。届时,中国将真正从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培育一批批高素质人才。
望诸君与我共勉。

 

亲近母语
淮安外国语12级10班 张中元

  英语,进入中国已多年,几乎可以和我们的母语所匹敌。可这时,各大省市将其打入“冷宫”。人们不经狐疑,“英语遇冷,是对是错?”
  经过清朝闭关锁国的失败政策,我们国家落后了。众多的知识都以英语的形式存在于书中。为了学习先进文化,中华儿女便开始学习英语。以至于有人忘记了母语!这直接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家长认为必须会英语以后才会有出息。以至于汉语被打入“冷宫”。为“热”汉语,英语遇冷是对的!它将是又一次“革命”。
  法国作家都德曾在《最后一课》中写道:“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相反,忘记自己语言的民族,便如把自己关进了监狱里。如果英语再这么“火”下去,中华民族可能已将自己关进了监狱之中。回首世界史,四大古国之中,活到现在的只有中国。为什么?就是因为我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语言!
  由此可见,无论在什么时候,语言都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了它,这个民族将灭亡;有了它,这个民族将振兴!我们应坚决保护我们伟大的母语——汉语!你还有什么理由来说英语受冷是坏事?
  从用脑方面,英语只是开发了左脑,而汉语是左右脑并用,共同发展。放弃汉语,选择英语,我们不就是弃明投暗了吗?让中国在语言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吗?
  从国际方面,热英语,冷汉语,不就是在一方面展示中国的懦弱吗?反之,则可以在一方面体现中国的强盛。让世界看到:东方又雄起来了!强盛了!
  无论由公由私,都不难看出汉语受热,英语受冷是一件好事。它让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它让国际看到了中国的强盛;让世界各国人民对它着迷,好奇,迫不及待地要研究学习它……
  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汉语热潮的涌来,将把英语拍在沙滩上。

 

选择由心
淮安外国语12级10班 单靖

  我个人对热议的英语改革感到很不理解,英语在主科阵营里待得好好的,怎么就被赶出去了呢?对于这项改革,我是持否定意见的。在当今社会,在这样的形势下,英语应该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给它加分,而不是削分。
  且不谈英语在考试中的作用,就看它在生活中的作用。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世界上使用英语的地区非常多,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以及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可见英语也是人类之间沟通的重要语言。生活中的我们都会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几句英语,当你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会说:“Sorry”;当别人帮助了你后,你会说:“Thank you。”对于这些,我们是不需要头脑反应的,就像平常说汉语一样,脱口而出,由此也可以发现英语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生活需要英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人,如果你会一点英语,都是能做一些基本沟通的,这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英语不仅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服务,还在我们的工作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以后的工作,英语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国企还是外企,现在都要求员工掌握两种基本语言,一个是汉语,一个是英语,尤其是在外企,有可能你的上司就是一个外国人,也有可能你要与外国谈合作,这些事情都少不了英语。由英语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可以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所以英语不应该从三大主科的阵营中退出。
  即使在考试中削弱了对英语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不能放松对英语的学习,要勤练口语,多寻找机会与他人交流,这才能为自己以后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英语该何去何从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路在何方】

 

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权重的改革方向或将实现
魏明

  据江苏《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正酝酿对2016年高考做重大改革,有可能不再将英语考试计入总分,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划分等级,高校在录取时对考生英语等级提出要求。尽管这还不是最终方案,但我们支持这一可能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权重的改革方向。
  高考是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以及学生攻读方向的终极指挥棒,英语在恢复高考不久就获得与语文、数学相同的地位,这极大刺激了中国中小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视。这种重视还广泛流传到社会上,成为很多地方课外辅导教育的“第一课程”。英语教学还渗透到大中城市的幼儿园里,中国大城市学生直到大学毕业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可能是全球非英语国家中最高的。
  这带来了一些好处,除了提高了中国人的整体英语水平,这种大范围的外语学习还创造了中国人通过语言了解世界的机会。学一些外语带来的见识,往往比到外国蜻蜓点水转转的收获还要多,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学外语可以直接接触外国人的思想,感触与我们差别很大的思考方式。
  然而即使这样,中国社会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总时间还是太多了,而且考英语几乎“八股化”,大多数人都是硬着头皮学,除了为了高考,还为了职称和各种证书,通过死记硬背的痛苦对人们创造性带来的伤害,在很多时候已经多于它对增加见识和活跃思想带来的建设性。
  那些从幼儿园就开始花大价钱学来的英语,基本都交给了高考。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把英语当课程学的时间已经高达20年,这实在太过分了。背英语单词不可能不对他们的成长造成影响,至少它占去了他们可以看杂书、动手做事的许多时间。把中国学生同欧洲非英语国家学生作对比,前者往往明显读书少,缺动手能力,思想不活跃。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过于封闭,极缺英语人才,猛冲一下英语教育有当时的必要性。今天中国已经大变,留学逐渐低龄化,国家再投入那么大的资源突出全民英语教育,就失去了必要性。中国的英语教育应进行重组,没必要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社会自会为英语教育搭建辅助平台。
  这决不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化。只要对外交流的需求在增加,只要英语好意味着更多人生机会,中国社会学习英语的真实积极性就不会降低。但如果英语的高考权重真能降下来,就会缓解“英语比什么都重要”的幻觉,消除“越早学英语越好”的恐慌,把英语放回中小学教育的应有位置。(摘自《环球时报》)

 

【有话要说】

 

冰冻中的English
监利新教育11级9班 易静怡

  一场大雪毫无征兆地降落到了英语的头上,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不幸地被冰冻了。
  “喂,你们知道吗?从2016年起,英语的分数就降低了呢。”走在我前面的同学大声说道:“语文分数好像会提高。”
  什么?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随后,心里便浮出了小小的喜悦。要知道,我的英语成绩一向不好,真是天助我也。
  当我四年级时,妈妈便送我去补英语,那是的我真是恨透了她。当别人还在玩耍时,我便要背着厚重的书包去补习班。就因为这,我和英语互不喜欢,我讨厌他夺走了我的玩乐,而他却拿差成绩来回报我的讨厌。按理说,讨厌的东西应该快点忘掉。可你越讨厌他,他便越缠着你。所以,我背着重重的他走过了小学的坎坷与欢乐,走向了初中的大门。
  直到现在,就算我们俩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也不会打半点招呼,只是擦肩而过。他变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迈向初中,一开始的他太简单了,便再也不去理会他。可渐渐的,我发现他长胖了,我开始背不动他了,他也扬长而去。
  怎么办呢?我便想与他成为朋友,倾尽全力去保护他,去讨好他。可毕竟是虚情假意,又怎么能打动他呢?终于,听见了这个好消息,不用去假意去讨好他了。想着,便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向了教室。
  “你的英语成绩进步了呢。”英语老师微笑着走了过来。难道是因为我那无意的讨好吗?回过头想一想,渐渐发现自己错了,如果没有我当初的讨厌,就没有他现在的疏离。
  我回过头望向他,他竟躺在角落,独自哭泣,我走向他,用我的身体温热他。
  我在这儿为我的老朋友加油!也在这儿呼吁:不要去伤害他,讨厌他。他其实很脆弱,当你用真挚的心看他时,他同样会将所有倾注在你的身上。

 

【片言片语】

 

  中高考英语降分只是缩小了一些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的优势,未必能让学生们从“为考试而学”转变成“为应用而学”。因为对一部分学生而言,走出校门后就用不着英语了。所以我们呼吁,对英语教育重新定位,给学生们更多选择,让真正有需要的人去专业学习,允许不需要的人只是基本了解。

——淮安曙光小学部 甘新媛

 

  我理想中,英语教学不必过早进入孩子的课堂,即使要进,领着孩子们唱唱英语歌,玩玩游戏,看看动画片即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下,练一练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对话,让孩子会听会说也便是大功告成了。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从教育发达地区释放出的信号,还是让人看到了改革的希望,我也期待着能够做出更新的尝试,做自己课堂的主人。

——淮安曙光小学部 沙莎

 

  试想,如果我们不学好英语,我们怎么去融入这个世界,怎么跟随世界发展的潮流?否则,当别人用英语畅谈时,强颜欢笑地附和;当别人用英语侮辱你时,不知所云地容忍;当别人因英语找到一份好工作时,无奈地擦拭额头因奔波而流下的汗水;当别人……

——监利新教育11级9班 田慧

 

  英语降分的改革是一次成功的举动,它明确地指引中国人要注重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只有学好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才能自信地立于世界民族之巅。也只有学好本民族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学习外来语言,如果我们舍本逐末、主次不分,那么不仅学不好外来语言,也丢失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财富。

——淮安外国语12级10班 陈必达

 

  说不该减的人,他们的心理是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文化,从而来改善我们的中华。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应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充裕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学一种文化太单调了,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五彩斑斓。“闭关锁国”的发展道路很明显是错误的。我们现在只学中国文化也是心灵的“闭关锁国”。我们应该吸取历史上失败的经历,少走一点弯路,听听国外的声音。

——监利新教育11级11班 罗晓琴
 


上一篇:我的“光盘”行动(117期)
下一篇:狼来了(118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