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文总校长赴京参加教育NGO交流会
2009年11月27日,全国近百家教育公益类组织齐聚北京,分享各自的行动和思考,探讨未来中国教育NGO的发展路径。
会议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协宾馆多功能厅举行。面对中国基础教育逐渐从“上得起学”向“上得好学”转变,从重视“量”的增长向重视“质”的提升转变的现状,与会代表就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如何整合资源并寻找新的工作重点,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翔宇总校长卢志文与会并作了题为《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策略初探》的专题发言。
卢志文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并不缺乏,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选择上则误区众多”——“致力对长板的加长而忽视对短板的补短”;“重视教师个体专业成长路径的探索而忽视对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提升的研究”;“对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普适性的路径选择研究薄弱”;“对于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普遍存在‘专业化’代替‘职业化’的倾向”。
针对这一现状,卢志文向与会者介绍了新教育实验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有益探索。对于教师个体,新教育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对于教师群体,新教育主张以“职业化”促进“专业化”。“个体,着力引领提高;群体:着眼规范保底。”——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底线+榜样”的推进策略,在与会代表中引起深刻共鸣。
新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宝应实验小学教师郝玉梅,作为参与新教育实验的一线老师,介绍了她参加新教育实验儿童阅读项目的体会。并从实践者视角对新教育实验的“毛虫与蝴蝶”项目、“晨诵”“午读”“暮醒”儿童生活方式、“读写绘”以及“整本书共读”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自己的做法。
本次交流会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及好人好事NPO共同举办,历时两天。卢志文提前离会,于27日晚陪同朱永新主席赴山西绛县参加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郝玉梅老师全程参加会议。(李玉佩)
会议进行中
卢志文总校长做报告
郝玉梅老师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