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精彩源于精心

时间:2008-02-23 11:56 作者:向宇 编审:

精彩源于精心
——宝应实验初中初一年级工作掠影

编辑部来客

  2008年2月19日,翔宇教育集团编辑部走进了一位长者。询问得知,他是送稿件来的。原来,老人的孙子在宝应实验初中初一(6)班就读,虽只过了一个学期,孩子却有了长足进步。寒假里,在仔细阅读孙子带回家的装帧精致、内容丰富的《素质报告书》时,老人被句句朴实却字字精到的“班主任寄语”折服了。他满怀感慨,提笔写下了《从“评语”看实验初中教学》一文。2月15日,此文被《宝应日讯》采用。这不,他又把稿件送到编辑部来了。

一组多彩的镜头

  老人的来访,激起了笔者探寻宝应实验初中赢得家长赞誉奥秘的兴趣。在宝应实验初中教务处,笔者见到了初一年级部主任戚成林老师。提及那篇文章,戚主任笑着说:“只是踏实做了一些平常的事情,谈不上有什么奥秘。”应笔者要求,戚主任带领笔者到初一年级各个教室转了一圈。
  一圈下来,我首先被各班级精彩纷呈的环境布置吸引了。各班前黑板的一侧都有制作精美的“班级宣言”,后黑板的两侧则被辟成了“光荣榜”和“风采园”。左右墙壁的布置,则各具特色:有的张贴着“星际争辉”的竞赛榜,有的则展示着学生自己书画作品……班级背投的屏保也被利用了起来:有的以军训结束照的“班级全家福”为背景,有的循环播放着学生自己创作的“凡人智语”,有的则展示着“班级十荣十耻”。置身与这样的环境,有目标在引领,有誓言在鞭策,有榜样在感召,学生的勤学争先的愿望怎能不被充分调动呢?
  回到教务处,戚主任说:“咱们再看一些学生的活动照片吧。”随着鼠标的点击和戚主任的介绍,那荡漾着孩子笑声,流淌着孩子们激情的活动画面逐渐浮现在笔者的眼前——军训会操、国庆游园、“翦淞奖学金”颁奖庆典、学生会竞选、元旦联欢、单词竞赛、图书超市、拔河比赛……戚主任说:“搞这些活动,看似与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多大关系,其实正是这些活动愉悦了学生身心,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合作意识,磁化了校园、班级,为抓质量创设了氛围。”发展得全面,学得生动——实验初中在这方面的追求已经成为传统。

一个优秀的团队

  竞赛夺魁,期末联考扬威扬州。在刚刚过去的期末联考中,宝应实验初中三个年级均取得了优秀成绩。虽说进校才一学期,可初一年级也是攻城拔寨,同样包揽了全县各学科均分第一,校总分均分比全县均分高出了69.9分,比城区学校高出了63.3分。在交谈中,戚主任多次强调说,目标共同、勤业敬业的和谐教师团队是实验初中初一年级优秀业绩的根本。
  回忆起了学年初第一个月的工作,戚主任介绍说,为了缩短与学生的磨合周期,初一年级部在开学初发起了“速认学生”活动,要求各位老师在一周内能把所教班级学生的人与名对上号。虽然有难度,但年长的老师们率先积极响应。一周后,老师们集中在阶梯教室,随机抽取所任教班级的十名学生照片,对应写出姓名。结果显示,老师们确认学生的正确率达到了92%。紧接着,年级部又组织了走访城区学生家庭的活动。一些新加盟的老师,由于对城区道路不熟悉,有时在小巷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一家。有家长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在XX小学读了六年书,老师没家访一次;到实验初中不到一个月,老师就登门了,实验初中的老师真敬业呀!”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这是实验初中老师共同的追求。实验初中这一届初一学生,由于招生方式的变化等原因,较以往基础差异性大,为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老师们化压力为动力,开学不久就集体议定、义务推行了部分学生的“英才辅导”和“阳光辅导”。虽然只是面对一二十个学生,但老师们备课上课、策划活动一点都不马虎。集中辅导只是途径之一。如果你课间走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常会看到每个老师的办公桌旁都有学生。他们或者在解答学生的疑难,或者在和学生谈心,或者在给知识未过关的学生作辅导。
  在走访中,笔者也被许多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朱霞老师动手术请假,身怀六甲的郭懿娴老师、小孩嗷嗷待哺的颜萍老师主动担起了课务;朱霞老师休息不到一周,就撑着虚弱的身体出现在讲台上;戴岱老师任教几个班初三政治,但班主任工作一丝不苟;王安顺老师、朱玉东主任,血压偏高,睡眠不好,但一进教室便精神焕发;戴增明主席,翁永高、胡安伟、胥明豪等老师几乎每天清晨6时40分前便进了教室,中午时常不回家,只在办公室打个盹……

  走出宝应实验初中校园,笔者在感慨中悉数体会到:美誉来自用心,美誉来自付出,美誉来自和谐。 (向宇)


附:

从《评语》看实验初中教学
家长 沈立德

  (《宝应日讯》2008年2月15日第三版)  小孙子进入实验初中后,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我心中确实高兴。班主任对他的评语,引发了我的思考,有了一点启示。
  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评语中第一句:“你思维灵活”。实验初中不仅注重知识的灌输,更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是最基本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学校如果再狠抓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孩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重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评语中的第二句:“求知欲强”。实验初中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把学生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这一点在小孙子身上比较明显。“以少年恩来作典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全校师生教和学的强大动力。
  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评语中的第三句:“富于质疑精神”。人云亦云,没有新观点,这不是人才,是庸才。实验初中在培养学生时,要求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并善于提问题。这样就把学生“教活了”!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
  重视提倡课堂中的“四敢精神”。评语中的第四句“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实验初中的课堂教学非常活跃,老师和学生互动、互动、交融、沟通,一片生动活泼的景象。小孙子在学校里养成了“四敢”的习惯,在家庭中我们经常要受到他的种种“考验”,要回答他的各种问题,还经常同他开展辩论,也迫使我们跟着他一起学习进步。
  殷切的期望,前进的动力。评语中的第五句话:“希望你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把你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老师深信,明天你会更出色。”这几句结束语,包含着鼓励、期望、要求,也指出了努力方向,充满了深情。

  (注:家长沈立德先生文章中提及的初一<6>班班主任为翁永高老师) 


上一篇:让我们的脉搏一起跳动
下一篇:宝应实验初中举行省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