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硕果彰显名校风范
——宝应实中2017年末多项教科研竞赛获佳绩
2017年末,宝应实中在多项教科研竞赛中获得佳绩,硕果累累,捷报频传。
在2017年江苏省第29届“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共有21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沈寿鸿、殷玉龙、王爱兵、成桂荣、姜乃军、蒋建国荣获一等奖,陈茜、万红刚荣获二等奖,学校荣获“优秀团队奖”。

在2017年校长科研引领下“我的教育主张”微讲座视频县级评比中,德育处沈宗银主任荣获一等奖。在2017年骨干教师科研引领下“我的教学研究” 学科指导县级展评中,李雪松、王爱兵、方宝顺、杨学君、汪国银、陆霞等6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在2017年青年教师科研引领下“我的教学改进”优质课评县级评比中,吕万兴、周伟、高丽丽、花永鲜、陈泽、王明娟、顾啸敏、曹海燕、曹丽、李平、刁文梅、冯月侨、朱金东、王霞、许利、戴艺等16位老师荣获一等奖,蒋文莲等8位老师获二等奖。


在县运河杯论文大赛评比中,曹海燕、展文国、姜露、曹丽、李惊梅、潘瑞祥、汝夫恩、居法凤、叶华茂、刘梅俊、顾啸敏、叶华茂、仲卫、嵇如龙、仲卫、王悦、朱学颖、李文娴、李平、刁文梅、赵士秀、陈锦娟、徐爱青、方宝顺、孙红玲、吕万兴、于伟、董泽雨、郁娟、杨学君、夏兆府、马晓庆、高丽丽、刁品萍、陈新、李娜、生月月、赵建琴、陆文娟、郭万俊、方万平等41位老师荣获一等奖;陆怀林等47位老师荣获二等奖。

累累硕果源于宝应实中始终坚持教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学校领导全面参与审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和研紧密结合、研和培牢牢结合的原则,竭力把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这一中心工作,尤其强化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强化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做到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带头开设教育讲坛、带头撰写教科研论文。学校还重视对骨干教师的考核,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重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老师,保障骨干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搭建众多平台,激励教师研修理论,提升素养,要求教师每学期研读教育教学名著一至两本,至少订阅一份学科专业刊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教科室择优进行表彰;举办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个轮次的读书报告会,如骨干教师读书报告会、青年教师思想交流会等,促使全体教师能够潜入书本,结合现实,深刻思悟。学校在教师读书方面,每年都要投入资金,购买了如《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教师最需要什么》《教学组织与策略艺术》等诸多教育教学名著,组织教师借阅,并策划组织骨干教师读书报告会、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班主任例会中开设读书交流版块等形式。其中,青年教师工作坊成员必须读好读完《做首席教师》《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班主任根据德育处的布置,借阅励志故事即可。所有班主任要参加励志故事演讲比赛,这些比赛的讲稿和课件就作为班主任读书的读书笔记上传学校网站。教科室定时统计老师们所读书目以及该书的大约字数,收缴老师们撰写的与此相关的读书笔记。通过读书,让老师们了解课改前沿相关理念,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工作魅力和人格影响力。通过校本校本教研,致力于教学反思,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最佳方式就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是形成的困惑或是自己得意的教育教学细节或是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学环节等等进行提炼,从现象到规律,从个体到共性,从特殊到普遍,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正是由于实中人锐意进取,不断拓宽视野,积淀文化底蕴,历经一番番寒彻骨,2017年又成了宝应实中的一个教科研丰收年。(郭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