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追逐清华梦的阳光少年何以引发如此关注
——访江苏宝应中学通过清华自主招生的轮椅少年李海捷
【中国传媒社】“一个患有先天性血友病,又因车祸不得不依靠轮椅行动的小伙,通过了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的‘AAA'测试,进入到自主招生复试”当这样一则消息被多家媒体报道后,笔者在清华紫荆公寓见到了从江苏宝应中学辗转前来清华大学参加复试的李海捷同学。
虽然之前已得知李海捷同学的病况,但是见到这位“轮椅少年”和一家人时我还是心里不禁一怔。一位左腿残疾的爸爸,瘦弱而普通的妈妈带着这个去哪里都离不开轮椅的大男孩,而且这完全是由于一场病和一场车祸,改变了小海捷的人生轨迹。
超凡少年用看书来抗争病痛
“那时候他才4岁,查出来患有先天性血友病。”李海捷的父亲李树荣娓娓向笔者讲述起海捷艰难的成长过程和家庭情况,“9岁那年,又不小心遇到一起车祸,从此就只能坐在轮椅上了。他是出生在上海,那个时候我和他妈妈都在上海福利工厂上班,家里也好一点,四岁以前,他就爱看书,弹琴,显示出了不同于其他小孩的记忆,那个时候大人下象棋时,他就在旁边看,当一盘棋下完,把老式的木制棋子全部是一面翻过去,随便拿哪一个,他都能知道正面是红兵还是黑卒,而且能够全讲对,当时也让很多人惊讶,后来我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每个棋子的木纹不一样,他就记住了,总之是显示出了一些不同于同龄小孩的天份。后来他查出病后我们回到了宝应,他不能出去与其他小朋友玩儿,就自已一个人在家看书,他妈妈全程看护,他一天家教也没请过,也没参加过任何课外班,海捷从小总是沉醉于学习中,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无论是在他曾就读的宝应城中小学,还是宝应城北初中,老师们对李海捷的评价一直是四个字:认真好学。
常人难以体会,“认真好学”的海捷时时要与病痛作斗争。“这个病疼起来时是时续不住的,而且不能吃止疼药片。”病痛的时候,他会找点励志书和动画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那么大点儿的一个小孩,李爸爸含着泪说“有的时候也会发现,当你看书时,似乎就没那么疼了。”海捷又笑着对笔者说。
“在他小学的求学过程中,因为他要不断的治病,一些课本上的知识他都没有完整学习过,小学时,尤其是他的英语,基本上没上过课,当时在苏北人民医院里,有一个大学生护士,有一天看到他在看英语,就问他,你会读吗,小海捷腼腆的笑了,从那以后,他就跟着这位护士学习音标,小学英语几乎完全靠自学完成,因为自从9岁那年因车祸坐上轮椅后,李海捷再没能过上正常的学习生活。他是个极度自律的孩子,我们当父母的从没在李海捷的学习上操过心。,没让父母花钱给他请过一个家教或是上过一节辅导课。“我们只管过他的生活,读书的事情从小就没管过。”李海捷的爸爸告诉笔者。
“一学期最多只能上2/3的课,严重时一半都上不到。”李海捷的母亲姚立香告诉笔者,海捷没上过小学六年级和初一,没参加过小升初考试;到了初中数学还考满分,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高二、高三两次在扬州市联考中获得第二名。
“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看书都要到夜里11点半,天天都要我催才肯睡觉。”母亲姚立香心疼地说,从小这孩子就特别爱学习。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病得严重的时候,半边身子淤血斑斑,但他还每天靠在床头,侧着身子坚持学习。
“学习,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对于李海捷来说,即使在病床上,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小小少年在他的身上体现出对于学习如此的坚韧,让我们不难想到,古语有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轮椅少年晋级清华自招复试
通过初试,是非常困难的,健康人难以做到的,这个残疾孩子却做到了,他是不是人生的超越!
2014年3月29日,李海捷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行的自主招生复试。这个患有先天性血友病、又因车祸不得不坐在轮椅上求学的男孩,命运多舛却从未放弃他的“清华梦”。终于踏上清华校园开启了他圆梦的旅程。
在如林的强手中通过了清华自主招生初试,顺利进入复试。从他在北京南站下火车开始,清华大学为他和他的父母提供了全程协助,不仅安排他们住进留学生公寓一层的房间,还为他在考场专门开辟了位于一层的备考室。“清华的无障碍设施做得很好,我期盼能在这里度过大学生涯。”李海捷说。
李海捷的“清华梦”,从小学时候就开始萌芽。“清华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顶尖大学,谁不想上清华?”提到“清华”二字,李海捷展露出的微笑与自信,让我们深刻而难忘。
宝应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成用军告诉笔者,李海捷的文科成绩在全大市都名列前茅,在高二、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他曾考出文科全市第二的好成绩。
“当时就是想体验一下,过不了也没关系。要上清华,自主招生的加分确实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李海捷对笔者说,记得考完回来后,老师约参加华约自主招生的同学对对题,当时他有不少题目都“把握不大”。“老师说,如果这些‘把握不大’的题目多对几道,你就有希望了。”果然,最终还是凭实力通过“AAA”测试。
对于通过艰辛的求学而最终能够迈入理想的大学,实现梦想,我无疑是幸运的,海捷说,因为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学生,却因为身体条件被大学拒之门外。
其实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残障学生,不是说他们学习能力不强,不够优秀,如果父母收入很少,根本不可能支持他们一路走过来。还是呼吁社会多关注残障学生这个群体,海捷爸爸说:对于他们,如果不把求学这条路走到底的话,真的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采访中,海捷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阳光乐观的心态。他说,无论命运怎样对待你,最重要的还是你面对生活的态度。
在采访中海捷告诉笔者“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而最后,他却选择了文科。“其实到高一的时候,我都以为自己以后会选理科。”
李海捷说,清华大学是他打小就有的朦胧梦想。现在一只脚跨进了理想学府,海捷对将来也有了期盼。因为学理科将来很多工作不能做,高二文理分科时李海捷选择了文科。不过他告诉笔者,理科还是他的兴趣所在。进入大学后,他还想转成理科,学自己最喜欢的生物科学。
“我填的志愿中包括生物学,为帮助那些像我一样的人。”尽管李海捷是文科生,但他向往的却是生物学。为给他创造便利,清华大学专门为其安排食宿,并让他在一楼考场附近的考务室休息。
那么,他为什么最终要选择文科呢?李海捷的选择,其实还是和自己的身体状况相关。“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我的身体情况不适合理科方面的工作。”思前想后,李海捷还是选择了文科。
在文科方面,李海捷更感兴趣的是哲学和法学。他坦言,这次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复试,如果老师问他想报考清华哪个专业,他一定毫不犹豫选择这两个专业。
在清华自主招生复试开营仪式上,主持人在总结语中动情地说:,“在座的准清华人,很多都是清华校训‘自强不息’的实践者,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准清华人——李海捷,他是进入清华自主招生复试坐着轮椅的第一人。”
“长这么大,我要感谢许多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得病后,他们对我不离不弃,还放弃了工作,专心照顾我。平时给我拿轮椅、帮我做饭、送我上厕所,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李树荣和妻子站在旁边,脸上泛出欣慰的笑容。
“还要感谢同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遇到困难他们总是会帮我。他们送我上课、下课,有时还帮我盛饭、送我去厕所。记得那时候我因为身体的原因经常缺课,他们就把笔记借给我,还细心讲解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内容。”李海捷说。
“也要感谢给予我最多培养的宝应中学,不但免去我的学费,还帮我父母安排了工作。”原来,李树荣以前是一名个体手工艺者,孩子患病后无暇工作,他便和妻子都放弃工作专心照顾海捷。“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工作,我平时打理花草,他妈妈做做清洁,我们全家都生活在"宝中"。”李树荣说。
除了“清华梦”,他还想站起来
李树荣告诉笔者, “医生说等他长大后,有可能通过康复训练还能再站起来,离开轮椅。”现在,这是李海捷除了考清华之外的另一个梦想。
他身体的残疾与精神的坚韧牵动着每一个关心他的人,这也是海捷的事迹最终引起学校,社会,极大关注的原因吧。
这个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不取决于它客观是怎样的,而在于你怎样去看待这个世界。在这位未来清华学子的身上,在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大学里,与一大批最活跃的学生争锋,用最开阔的视角纵观国际,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终秉承自强不息这种勃发的清华精神!
日前,海捷同学已取得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加分,他将以优异的成绩,参加六月份的全国统考,等待九月份正式踏入这所中国的高等学府!
他,足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