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淮安区“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第九次研修活动暨张宁生名师工作室“语境化”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在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举行。区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全体成员、张宁生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与来自区各乡镇学校的1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研修活动。省师培中心徐伯钧、王高,市教育局师资处陈少石,区教育局人事科王懿明,淮安曙光双语学校马如飞等领导全程参与并发表讲话。
研讨活动开始前,省师培中心两位领导首先与培训站的全体老师会面,共同交流参加培训活动以来的收获。周恩来红军中学孙凤青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培训站学到的“做人至诚”和“同伴互助”两个核心词;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中部秦雪云老师回顾了自己进入培训站以来的蜕变和收获。两位领导十分关切培训站老师的培训需求,多次询问老师们有没有培训方面的要求或建议,尽量帮助大家解决,并针对老师们关心的学时、优课和论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下午2:30,研讨活动正式开始。淮安曙光双语学校总校长马如飞致辞欢迎领导嘉宾和学员,希望老师们抓住契机,多展示、多交流,在团队研修中日益精进。
市教育局师资处陈少石称“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是民生工程、希望工程,建议老师们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好脉、问好诊,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问题;同时创新活动形式,加强自我研修,让知识常新、理论常新、研究常新、动力常新。
省师培中心徐伯钧讲述了自己三十年前与老师的故事,让全体老师切身体会到了乡村教师的淳朴和伟大。从一天的接触中,徐伯钧高兴地看到了今天在场的乡村教师们仍然保持着纯朴、执着、勤奋、认真和坚韧的品质。他号召所有乡村教师们借助国家对乡村教师高度重视的这一契机,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再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乡村教师改变思想理念、研究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优质语文课堂,真正把农村教育支撑起来。
随后,培训站成员英昌磊、秦雪云两位老师带来两节精彩的展示课。来自淮安外国语学校的英昌磊老师的《变色龙》一课生动有趣,借“福尔摩斯”和“柯南”两位名侦探探案方法,营造了侦探办案的情境,引领同学们去探讨情节、人物、环节,同学们都被英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课堂发言积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来自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中部的秦雪云老师呈现了诗意的课堂,一篇《济南的冬天》在秦老师的课堂上呈现得像一幅水墨画,深情并茂的诵读,让学生深深地陶醉在诗意的氛围之中。
生动精彩的展示课结束后,省师培中心王高教授为全体老师做了题为《教师专业成长知道》的主题讲座。王教授首先提出了教师应有的三个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怎样成为谁?借着这三个思考,王教授从教师的职业心态方面分析了从业、敬业、乐业三个层次的思考,鼓励老师将职业升华为专业、事业。随后,王教授指出,教师应重视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等多方面的提升渠道,从求、读、思、研、写、创六方面促进自我内生增长。
会议的最后,培训站主持人张宁生以“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去哪儿?我为什么要去哪儿?我怎么去哪儿?”五个问题引发全体老师一天下来的思考,鼓励老师们投身研究,将自己的工作做成工程,做成事业。(文/程镜伊 图/贾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