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外举办09年课堂教学建模研讨会

时间:2009-12-07 17:07 作者:英昌磊 编审:

 

在实践中探索前行 在发展中开拓创新
——淮安外国语学校2009年课堂教学建模研讨会纪实

      自2009年10月份以来,淮安外国语学校全面推行了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课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在上新台阶,12月6日晚7:00,淮安外国语学校新一轮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讨会在校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由傅俊副校长主持。
      会上,傅校长首先就前一阶段我校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情况向与会代表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傅校长表示:“综合几次测试成绩分析来看,自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教师在课改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课改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为我校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也指出,课改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并就其中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导学案和训练案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等问题,和与会代表一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来自数学组的田学垠、卢永军、成学斌等老师结合一年来的课改实践,就数学学科课改现状作了发言,他们分别就双案的设置、双案的使用以及双案的批改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思考,在肯定了课改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并给予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透彻的分析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深受好评。田学垠主任作为课改的积极推行者,在一年的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指出课改作为对传统模式的优化和补充,不能生搬硬套,教师们的思想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课改一定要做到“形变而神不变”。同时,他还指出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编制应重在对学生预习方法和学法的指导,重在对知识的“导”上,要让学生明白要交流什么,怎样去交流?这是关键,其次才是训练巩固,否则根本无益于学生的预习和讨论,更不利于课堂的生成。
      来自语文组的庞应虎、程三宝两位资深语文教师也分别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庞应虎老师在发言中提出,语文双案要力求精致,不能贪大求全,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导学案的设计应以基础字词、整体感知作为主体,并能与教学流程相融合。其次,导学案的设计不能固定化,要灵活,结合学生学习时间的分配的问题,导学案课前的批阅应重在“阅”,课后才应着重检查是否及时订正等问题。另外,程三宝老师还就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早晚读的时间分配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此外,来自教育教学处的赵树青主任、外语组的董玉赛老师、黄磊老师,以及物理组的卢广玉老师也分别就本学科的课堂教学问题与大家作了深入的探讨。
      在听取了各学科教师代表开诚布公的发言后,身在教学一线的傅俊校长耐心的与全体教师做了交流。傅校长在发言中说到,课堂教学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模式的构建不能一味地教条化,要结合学科的具体特点理性的对待。我们身在一线的教师要统一认识、坚定思想,不能因为课改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相反,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的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勇于去思考,大胆的去实践。其中的重点要放在双案的研讨和设计上,而双案的设计要重在增强学生预习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客观地说,导学案的设计要重视基础,解决学生感性层面上的问题,而训练案则更应注重拓展延伸,解决学生理性层面的问题。傅校长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更坚定了信心,历经2个小时的研讨会在精进团结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上一篇:淮外在第15届全国信息学奥赛中再创佳绩
下一篇:淮外举行“向校园不文明行为告别”签名承诺活动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