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念师恩,无数怀念盛心莲。思念母校湖心的睡莲,化着缕缕清香溢满整个夏日的心湖。想念淮外老师的严格和关爱,想念淮外老师的负责任,想念……对母校的怀念和不舍,一朝袭来,忍不住写下了这封信寄给母校。2016年7月3日,淮安外国语学校朱建文校长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来信寄自淮阴中学高一22班吕清源同学。
吕清源在信中首先感谢了母校,他认为自己虽然不是最出众,但他也是母校的一名孩子,在母校心中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他在淮外的每一天接收着同样的乳汁哺育。淮外像一把大伞为学子遮阳挡雨。他感受着家的温暖。血浓于水的联系并未随着毕业烟消云散。对母校的感情像一颗睡莲的种子埋在心田,扎根,发芽,开花,吐蕊。夏日里的香气溢满整个心湖。现在离开母校后,反而越来越怀念在母校的三年时光。淮外记忆的时光长河里,不时激荡起“四季八节”、“成功论坛”、“课程超市”的浪花。
就在去年今日,他的中考成绩达到淮阴中学分数线了,他既兴奋又害怕。兴奋是因为实现了在初中立下的目标。害怕的是不知如何应对淮中分班考试。正在这时,淮外通知他到校参加分班考试辅导,解决了他的忧虑。短短几天的高质量辅导,让他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是,在吕清源心中便埋下一粒种子,一粒家的种子。他在心中认定:“无论何时,距离母校多么遥远,淮外是他一辈子的家。”
回忆刚进淮外的日子,他那时调皮、胡闹,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荒废了很多个日日夜夜。是班主任张爱国老师苦口婆心教育他。在多次顶嘴冲撞张老师后,在他需要张老师的时候,他依旧是那么和蔼可亲。他在信中还特别提及宿舍生活老师赵金凤。有时被老师批评趴在枕头上哭的时候,赵老师经常过来安慰他。
赵老师还手把手教会他扫地、叠被子、理床单,还细心地记得他值日的日子,早早地提醒他整理内务的要领。
感谢为他付出极大辛劳的所有老师们,来信特别提及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朱适宜老师。朱老师并不是那么坏,不是故意为难他。正是朱老师的严格要求,使成绩原本并不靠前的他也能考上淮阴中学。朱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没有人是不值得他投注心血的差生。他还感谢教他语文的吴寿健老师,他的语文成绩一直进步,没有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教他化学的王猛老师,教他英语的贾玉琴老师,教他物理的张举永老师……毕业后,再也没遇到过这样对他负责的老师。
一纸薄薄的信笺承载的是一个孩子的心声。一份对母校多么厚重的情感,它给全体淮外人传递来了一份宝贵的信任,一份温暖的鼓励。淮外生活是毕业学子心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淮外也是每一个学子永恒的精神家园。
淮外毕业学子淮阴中学高一22班吕清源同学给母校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