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成功论坛:携诗词同行

时间:2017-03-07 10:28 作者:李静 编审:

  春天的暖阳如金子般流泻,洒在淮外学子的身上,照进了学生们的心里,激发了他们心中的读诗热情。2017年3月6日下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莫砺锋教授应邀走进淮外“成功论坛”。陆怀珍副校长主持报告会,淮外文学“粉丝”聆听了莫教授的精彩报告。
  陆校长代表淮外全体师生对莫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淮外建校19年来,有多位院士、作家、外交家和各领域的名家走进淮外“成功论坛”,本次有幸邀请到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教授。讲座伊始,莫教授从诗歌的发展源头《诗经》谈起,诗歌从最开始的四言,发展到五言、六言、七言,甚至八言、九言,直至唐代,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才日臻成熟,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莫教授强调,我们现在的中学生除了要学好功课外,还要广泛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诗歌就是很好的阅读资源。他说:“传统中的诗词是诗歌中的诗歌。”他还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切身体会谈了阅读传统诗词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的诸多好处,如提升修养、提升境界、培养高雅的情趣以及塑造优秀的人格等。与此同时,莫教授选取了诸多文人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勾勒他们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分析他们创作诗歌的背景、思想渊源,品评他们的人格魅力、诗学成就,并赞扬他们的爱国精神与淑世情怀。在谈到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诗圣”杜甫时,他谈到自己的下乡时的亲身经历,发现与杜甫创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经历极其相似。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莫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南宋灭亡后,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面对新王朝的劝降仍不为所动,苦苦支撑了两个多月,后来人们才得知支撑文天祥苦苦支撑的精神支柱是孔孟之道、儒家之道,即孔子的“杀生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和自己创作的两百余首的《集杜诗》。由此可见,诗词可以能成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莫教授还谈到了他最喜欢的一位诗人——苏轼,他说,他是苏轼的忠实粉丝。他结合苏轼被贬的三次经历介绍了苏轼如何靠诗词走出自己人生的低谷。最后,莫教授还总结道:“诗词能滋润人的心灵,能充实人的生活,能帮助人们走出人生的低谷,是人生中最愉快的生活内容。”
  陆怀珍副校长是一位喜欢读诗、写诗的语文老师,他曾经出版过诗集《长江集》。报告会上,他作诗表达对莫砺锋教授充满敬仰之情。陆怀珍副校长在《蜜蜂——赠莫砺锋教授》中写道:“智慧女神吐芬芳,蜂飞蜂闹身影忙。闻风辨色细采蜜,伏蕊专心静品香。两翅翩跹赶馨海,六足蠕动恋艳房。朝夕酿造未辞苦,留取花精传四方。”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之后,陆怀珍副校长总结道:“面对书海,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虔敬的心,用谦逊的态度、勤勉的精神、顽强的意志、痴迷的热情去赢得人类智慧女神的垂青!”他以此来鼓励同学们要广泛地阅读优秀诗词,携诗词同行。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走到台前和莫教授面对面零距离沟通。莫教授都亲切和蔼地一一做了解答。最后,陆校长做总结发言,他说:“诗歌是人生的清泉,滋养心田,荡涤胸襟,丰润情感,明澈智慧。它是淙淙流淌的音乐,带给人多少遐想与快乐。与诗歌结缘是人生的幸福。”陆校长鼓励同学们要像莫教授一样,热爱诗词,在诗词中寻找快乐。


陆怀珍副校长致欢迎辞


淮外学子与莫教授零距离


莫砺锋教授为淮外师生做报告


莫教授为淮外学子签名


学生、老师一起与莫教授合影


互动环节
 


上一篇:淮外获评“淮安区经济文化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下一篇:淮外初一主题班会:少年担当则中国强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