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一缕春风,驱除寒冬,带来花草的芬芳;尊重是一把火炬,照亮黑夜,给人前进的勇气。2017年4月17日下午4点40分,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级部分班级举行“尊重他人,传递温暖”主题班会活动。
说现象,照镜子。同学上课发言起哄、宿舍深夜聊天、嫌父母唠叨出言顶撞……出示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初一4班班主任徐朗千老师引导学生照镜子,反思自己的言行;思考身边的这些现象,有哪些不好的后果。组织“七嘴八舌来讨论”活动,初一4班的同学们讨论了“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你心目中的尊重是什么”“猜猜那些总是趾高气昂不尊重他人的同学,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行为”等有趣的问题。
演一演,看一看。初一7班同学选择“教室里”、“课堂上”、“家里”三个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了小品剧。在开怀大笑的同时,班主任李娜娜老师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换位思考,体谅父母、尊重理解同学。班委会的同学朗读了一则关于尊重的小故事,让大家深深感到尊重别人要发自内心,要尊重每个人,平等对待每个人。
尊重他人,传递温暖,我们可以做什么?当我站在台上演讲,有人安静地倾听,我打心里觉得快乐,感受到同学们给我的尊重,我会努力讲得更好。如果下面的同学在做其他事情,或者窃窃私语,我会感到受伤害。”初一17班孙月儿同学结合自己的课堂演讲经历,认为倾听是世上最美的动作。班主任黄新平老师认为,尊重重往往表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着装、语言、动作……他引导学生分小组来制定“尊重细则”,讨论3分钟,写成条目,并在班级交流。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明理修身,最关键的是践行。初一13班班主任管金红老师组织学生根据大屏幕上的情景即兴表演践行尊重。“向同学借东西”“不小心踩到了同学的脚”“去同学家里玩”……在兴味盎然的活动中,同学们深深感受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沐浴春风、享受光明的同时也尊重他人、传递温暖。
尊重是一个微笑,尊重是一声招呼,尊重是一声“对不起”,尊重是一句“谢谢你”;酒后不驾车是对生命的尊重,车上不吸烟是对健康的尊重,不浪费一粒粮是对农民的尊重,不乱花一分钱是对父母的尊重……活动最后,初一9班学生面带微笑齐诵“尊重是什么”,把对别人的尊重牢牢记在心底。
初一级部副主任成学斌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良好品质,养成事事处处多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互相尊重。让学生懂得尊重是很重要的,既给他人以自尊和自信,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的道理。
师生对话
安静倾听
观看案例
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