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中考后,淮安外国语学校把提高老师的核心素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6月22日上午,初三年级组织老师赴河南开启学识研修之旅。此次研修为期三日,线路涵盖云台山、少林寺、开封府,是一次短暂的休整,也是一次别样的“充电”。本次活动由初三级部分管领导陆怀珍副校长、赵国武主任带队。
云台山: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乳交融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23日上午,老师们穿越红石峡,攀越茱萸峰。这里,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彰显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乳交融的本色。整个红石峡谷以红色为底色,点缀七彩配色,既像巨人随意泼墨,又似顶尖艺术家精心描绘的壮丽图卷,令人目不暇接。峡谷色彩虽多,却又恰到好处,置身其中,似仙似神,思绪飘渺,尘世纷乱皆无影踪,顿觉心灵空鹤。茱萸峰,云台山的主峰,又叫圣顶,海拔1308米,唐代诗人王维曾约友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传颂至今,因为这首诗的魅力,茱萸峰和山上的特产茱萸也名声大噪,蜚声海内外。置身峰顶,老师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瑰丽神奇。
少林寺:佛学与武学并蒂盛开
24日上午,老师们来到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为印度僧人跋陀而建,因寺院建于少室山密林深处,遂命名为“少林寺”。跋陀是第一个来到少林寺的高僧,他在少林寺专心翻译佛经,收徒子数百人。后来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后山五乳峰山洞内面壁九年,创立了佛教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也被称为禅宗祖庭。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听着导游的讲解,老师们对佛教文化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术的发展。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汉族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欣赏武术表演,老师们感受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包公府:公平与真义的象征
24日下午,老师们参观了开封府。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宋代古开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开封府,老师们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
增智、养性、强精神,短暂的三日研修,老师们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