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初一主题班会:清明时节雨纷纷

时间:2019-04-03 09:23 作者:徐相瑶 编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朗朗的读书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原来是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级部正在开展清明节主题班会。
  初一(18)班郝婧婕同学为班级带来了关于清明节的资料。“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吗?这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郝同学为大家一一道来,同学们认真聆听,还特别记了笔记。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初一(5)班杨徐栩说到:“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初一(14)班朱文清说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先烈的爱国精神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上一篇:淮外:音约春天 快闪周末
下一篇:淮外:千楫破浪 飞射如箭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