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绿的菊叶,轻轻地托住白胜雪的花瓣。纯白的花儿被一颗颗纯真透明的心呵护,准备送给最敬爱的人,这是淮外初一16、18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罗莉、张海霞和语文老师李娜的带领下,为了前往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去烈士陵园进行清明祭扫活动做的准备。
整齐的队伍,眼神明亮的脸庞无疑成了人群中最亮眼的存在,很快大家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周恩来纪念馆。站在纪念馆门口,就见到其四面环水,清波荡漾的总建筑整体风貌,碧绿的松柏、绽放的垂丝海棠将纪念馆点缀得生机盎然。
主馆前的广场上,半圆形的草坪上有一圆形水泥平面,广场如半月,圆形的水泥平面似一轮红日,寓意周恩来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周总理无私奉献,一生为中国人民着想,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呈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我们中华民族。从一个个有特别寓意的建筑设计意义中,同学们体会到了周总理伟大的精神品质,在围绕周恩来纪念馆主馆环绕一周后,在大厅内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前深深地鞠躬,部分学生代表向总理献上自己精心包扎的小白菊,以此寄托对敬爱的周总理和革命先烈们的绵绵哀思。
在影视厅、瞻仰纪念大厅,同学们观看了一系列丰富而详实的图片、实物和影像资料,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馆区内,有学生低声读着周总理在南开学校读书时写的作文,感受着周总理学子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远志;有学生仔细看着周总理长征途中用过的磨损的公文包和老旧的望远镜,感受着周总理革命时代“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有学生崇拜地欣赏着周总理接见外国来宾、出国访问的影像资料,感受着周总理建国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外交魅力。迈出馆外,学生们交流时,初一18班徐安心说:“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细致而全面地感受到周总理伟人精神的魅力。我想,这是历史书无法向我展现的,这也是我必须要纪念馆来才能真正了解和体会得到的,我们要向伟人学习。”
之后,同学们陆续参观了仿西花厅,仿西花厅的上层是仿制北京西花园的第三进园子的全部建筑,也就是一方四合院,北京“西花园”的主建筑是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参观了碑园里的纪念周总理的碑刻文字、展出的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书画大家为周恩来纪念馆捐赠的书画作品以及周总理生前坐过的红旗汽车等。离开周恩来纪念馆后,同学们又来到烈士陵园,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以表自己的缅怀、感恩之念。
花儿无言,静静吐露芬芳;伟人精神无声,默默滋润着学子的心田,使他们树立了以周总理和革命先烈为榜样的目标,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努力学习。

纪念馆前留念

学生参观

学生参观

学生参观

学生参观

学生们烈士陵园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