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成长明方向,薪火相传向未来

时间:2022-10-27 09:25 作者:张绍杰 编审:付娟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不断攀高的过程,需要精心培育和打造。淮安外国语学校历年来重视高品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传承学校精品办学的理念,耕耘教育未来,淮外于10月13日晚在“和空间”召开“青蓝工程”系列活动之青年教师成长交流会,会议由教研处主任史学东主持,全体青年教师准时到会。翔宇教育集团常务副总校长、淮安总校总校长,淮安外国语学校校长高立顺,分管教学教研的张明根副校长,学术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诚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史学东主任总结了“青蓝工程”阶段调研工作,从教学常规、学生辅导、教科研情况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现阶段的成长情况进行汇报。史主任表示,青年教师在课堂驾驭能力、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随后,史主任从自身的专业成长经历出发,提出要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让学生实现精神上的主动成长。
  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吉月菊老师与韩辰老师分别从“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与“深度备课”两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吉老师认为,应合理利用智课智学手段及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盯”紧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以鼓励和期待的方式让学生充满学习动力,并及时与班主任交流;韩老师则表示初备教案应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自己根据理解初备,随后结合教参、新课标等资料进行二次备课,最后结合实际的听课和优课视频的观看记录对教案进行三次修改,这样呈现的教案才能够在深度与广度上实现跨越。
  之后,张诚主任鼓励青年教师抓住青春多学习,珍惜淮外这个优质平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提高主动性,积极参与各项教科研活动,并多多思考,不断反思,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让自己的未来值得期待。
  最后,高立顺总校长对全体青年教师寄语。高总校长指出,作为老师,首先要抓住学生,教师的成功来源于学生的成功,不仅要思考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结合教学前与教学后知识的串联,对知识和教法进行重组,从而更好地进行大单元概念下的教学活动,同时鼓励教师有远大志向,抓住当下的机会,快速成长。高总校长的讲话给所有老师启迪,赢得了阵阵掌声。













上一篇:淮外获评淮安市中小学“广教研”示范校称号
下一篇:淮外第十七届科技节“水火箭”大赛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