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师生走进烈士陵园开展“纪念馆里的思政课”

时间:2025-09-24 08:47 作者:王晓彤 编审:龚成林

  青松翠柏守英烈,秋风百花寄哀思。淮安外国语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前往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开展“大胡庄精神照亮青春之路”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这也是校团委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系列实践之一。

缅怀英烈

重温峥嵘岁月

  大胡庄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1941年4月26日,新四军3师8旅24团1营2连与日伪军展开惨烈战斗,八十二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仅一人幸存,尽显忠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烈士纪念碑前,同学们整齐列队、敬献花篮、默哀致敬。校团委书记冯伟伟带领学生宣誓,铿锵誓言回荡陵园,彰显新时代青年传承革命精神的决心。

实地感悟

打破课堂边界

  活动将思政教育延伸至社会实践,在700平方米的英雄事迹陈列纪念馆内,同学们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全面了解大胡庄战斗历程。烈士们捍卫民族尊严、舍生忘死的事迹,深深打动每一位同学。

  初二(17)班王同学感慨:“以前觉得英雄很远,今天看到战士们用过的物品和战斗场景再现,才真正懂了牺牲与奉献。”

传承基因

明确青春使命

  校团委提前制定详细活动方案与安全预案,团委副书记王晓彤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学习+实践性传承+创新性传播’模式,实现红色教育多重成效。”

  此次研学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夕阳下,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同学们离开陵园,红色种子已播撒在心田。这场活动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让青年学子在行走中感悟初心,在体验中坚定信仰。



上一篇:淮外:倾听成长心声,共绘育人蓝图
下一篇:淮外缅怀先烈记国耻,团结奋发强中华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