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淮外:寒露凝秋色,羮粥暖人心

时间:2020-10-09 21:54 作者:李晶晶 编审:
       寒露是我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时间在每年公历10月7日、8日或9日,它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自此,告别了秋明空旷,白日渐渐幽晦,归鸿急于南飞,秋残如血。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寒露节气,滨河淮外小学部二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校本课程——活在农历的天空下之寒露。
寒露·简述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寒露·习俗
       ①登高: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十分适合登山,重阳节登高习俗也成寒露节气的习俗。
       ②观红叶: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③斗蟋蟀: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
       ④吃花糕: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
       ⑤秋钓边:在我国南方,寒露节气,炎热已退,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人们纷纷外出赏花、吃螃蟹或钓鱼。
       ⑥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
       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
       寒露养生,重在养身和养心。秋季的特点是燥,可以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滨河淮外二年级的小可爱们精心准备了养生粥的材料与家人们一起煲好银杏莲枣粥,为自己和家人制作一碗碗香甜软糯的寒露暖心粥。
寒露·诗词
       寒露时节,芦荻轻飞,蝉噤荷残,草木逐渐零落,众物趋于蛰伏,但生命并未就此凋谢,只是转而在静默中积累。今夕,夜凉如水,望尔珍重加衣。今夕,愿滨河淮外的学子用默默的努力,积蓄前进的力量!


上一篇:滨河淮外:书迎国庆 墨舞金秋
下一篇:滨河淮外:校际联谊搭平台 交流分享共成长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