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浓

时间:2025-09-07 15:06 作者:徐彤 编审:张俊逸

清晨的草木间,露珠晶莹剔透,在晨光映照下闪烁着洁白的光芒——这标志着2025年白露节气的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二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带领孩子们走进校本课程——活在农历的天空下之白露,老师们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给同学们讲解白露节气的来源、气候特点和趣味习俗。

白露三候

 白露标志着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意味着夏天闷热天气基本结束,凉意渐浓。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细致观察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一候鸿雁来”:

“二候玄鸟归”:

“三候群鸟养羞”:

这些物候现象反映了自然界为适应季节变化所做的准备,展现了生物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反应。

传统习俗丰富多彩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即用盘子收集露水,煮了喝,是白露时节最特别的一种“仪式”。小朋友们早早起床,迎着朝阳,收集叶子上的清露,不一会儿就收集了一小瓶!

饮白露茶

即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小朋友们一品香茗,别有一番惬意。

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因此以前乡村人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俗。小朋友们剥开外皮。甜甜糯糯的番薯入口滋味绵长。

吃龙眼

福州有个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而且,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圆滚滚的龙眼吃在嘴里,甜在小朋友们的心里。

古诗词中的白露

孩子们通过对节气白露的学习,不仅了解了白露节气的由来、习俗,还懂得了爱生活、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上一篇:新学期,我的“理想地图”
下一篇:笔尖藏巧思,书香启新程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