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嘉县教育局主办的2025年“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工程师”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学子以卓越的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全县评选中闪耀夺目!1名同学摘得“小数学家”桂冠,1名同学荣膺“小工程师”殊荣,另有2名同学获“小数学家”提名奖,1名同学获“小工程师”提名奖,1名同学获“小文学家”提名奖。这份荣耀不仅是对学子勤勉奋进的嘉奖,更是我校“根植乡土,育见未来”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
以数学为尺,丈量思维星空维度
在“小数学家”评选中,我校学子杨钧涵凭借缜密的逻辑思维、创新的解题能力,在数学应用、实践探究等环节中展现卓越素养,荣获“小数学家”称号。吴毓麒、陈咨博同学以对数学之美的深刻感悟获得提名奖,彰显我校数学教育的多元成果。
数学于我,是探索星辰的望远镜。当七巧板拼接出对称之美,当圆周率的旋律在指尖流淌,那些看似冰冷的公式便化作星河。感谢周老师教会我用数学丈量世界,未来我愿与同学们共攀思维高峰,在数学宇宙摘取更多璀璨星辰!
数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当方程式解开困扰三天的难题,当数列谱写出逻辑的诗篇,我触摸到了思维跃动的温度。这份提名奖是起点,我将继续以坚持为尺,丈量成长的高度。
从数字迷宫到几何星空,数学的严谨与浪漫让我着迷。感谢师友伴我破解思维密码,未来我愿将理论化作实践,用数学思维浇筑现实之桥。
以工程为笔,勾勒未来创新图景
在“小工程师”评选中,我校学子戴子木、马项泽以“匠造未来”的实践精神,将课堂所学的力学原理、工程思维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创意成果,分别斩获“小工程师”称号与“小工程师”提名奖,展现翔宇学子“知行合一”的科创基因。
齿轮咬合智慧,电路编织创意。从智能桥梁模型到实验室的深夜探索,我沉醉于科学解谜的乐趣。这份荣誉是火炬,将照亮我永不停息的创新征途。
从观察工地桁架到设计翔宇大桥,我让木条与胶水演绎力学的诗篇。当桥梁承载极限重量时,我听见梦想落地的回响。工程不仅是结构的搭建,更是用双手将想象浇筑为现实!
以文学为舟,摆渡千年诗路余韵
在“小文学家”评选中,我校学子金晨睿以扎根乡土的文学视角、灵动诗意的文字表达,从楠溪江畔的烟火人间中提炼出文学的永恒密码,荣获“小文学家”称号。其作品融合谢灵运山水诗的月光、百年廊桥的故事与市井巷陌的烟火,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得此提名奖项,我的心里像楠溪江的水一样翻涌着感激与感动。每个清晨,雾气从四海山退去,露珠滚过梯田的褶皱,文字便从土地的褶皱里生长——那些被风雨剥蚀的百年老宅,石板路上挑担老人的吆喝,校门口卖灯盏糕的阿叔,都在我的笔记本里长成了故事。文学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塔,当笔尖划过纸面时,划开的是千年诗路的余韵。我想将这个奖项藏于心间,因为故事永远属于愿意倾听大地心跳的人。
(诗作节选)
文字是会发芽的种子
落在楠溪江畔
便长成一座桥
让童年的船
驶向世界的港口
荣誉背后:植根乡土的成长力量
这份荣耀的取得,源于学子们对知识的热忱追寻,凝聚着教师的匠心培育与家长的温暖守护。我校依托特色课程,让学习从课堂延伸至山川田野:在百年古村落中感悟文学真谛,于楠溪水文观测中实践数学模型,借乡土建筑探秘工程智慧,真正践行“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的教育追求。
未来可期:让每个梦想拔节生长
此次佳绩是我校“五育融合”育人模式的精彩缩影。我们将继续深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双翼课程体系,为学子搭建更广阔的成长舞台。愿翔宇少年永葆探索的热望,以数学的理性启迪智慧,以工程的匠心创造奇迹,以文学的温度润泽心灵,在楠溪江畔书写新时代少年的凌云篇章!
再次祝贺所有获奖学子!致敬每一位点燃火种的师者!期待更多梦想在翔宇的土壤里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