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文再访多哈,推介中国教育聆听世界声音

时间:2014-11-08 01:15 作者:向宇 编审:

 

 

  综合美通社、亚太日报网及新华网、凤凰网等媒体消息 翔宇教育网记者:向宇 11月6日,为期三天的2014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闭幕。会议呼吁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重视全球儿童教育,通过教育创新改善全球儿童教育状况。   

 

  峰会主席阿卜杜拉•本•阿里•阿勒萨尼说,教育创新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提升教育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地区甚至全球所面临的挑战,唯有创新才能满足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   

 

  根据本届峰会提供的数据,全球目前因为贫困、战乱等原因无学可上的儿童已超过6000万人,将来很可能沦为文盲,另有2.5亿儿童面临失学危险。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全球频发的战乱和疾病等因素,全球无法享受基础教育的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且这种现象并非发展中国家所独有,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发展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此次峰会主题为“想象•创造•学习(Imaging create learn):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核心”。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会议之一,为期三天的峰会将吸引超过1500位创新人士的参与,包括教育思想家、教育从业者、政府官员、NGO代表、商界领袖、社会企业家等。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2009年由卡塔尔王室倡议设立,峰会提倡并鼓励创新思维和国际间交流,推广优秀教育模式的广泛应用。作为其中重要一项活动,峰会从2011年起每年颁发“个人或团队教育奖”,希望使杰出的教育从业者能像文学、和平和经济等领域的优秀人士一样得到全球的瞩目和认可。获奖者将获得50万美元奖金和一块特制的金质奖牌。 今年获奖者是女性教育活动组织的创始人兼总裁英国人安•科顿。在过去的20多年中,安•科顿一直致力于为处于教育边缘地带的儿童增加受教育的机会。   

 

  由多名国际知名教育专家组成的初审委员会严苛评选,继同心实验学校入围2013年WISE教育项目奖之后,由知名学者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2014年首次参评,即入围世界15强。成为目前为止第二个入围该奖项的中国项目。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是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习的过程不局限于传统教学,更涉及多种课内外活动。与绝大部分中国学校相比,新教育实验极具创新思维地提出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在过去的12年间,新教育实验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分布最广泛的民间教育改革项目,惠及全国两百多万师生。   

 

  与知名教育人杨东平、NGO组织领袖安猪(多背一公斤公益项目发起人)等一道出席多哈峰会,推介中国教育,同时为中国教育聆听来自世界的声音。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志文再次赴会。   

 

  之前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新教育实验项目入围了2014年WISE教育项目奖,做为项目负责人,我感到非常荣幸与激动。此次入围是对我们在推广新教育实验中使用创新思维并已经社会中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最佳褒奖。新教育实验自民间发起,汇集民间的教育智慧,其实质上就是一个不停朝向未来的创造过程。”   

 

  11月7日下午,卢志文已经返回中国。在多哈详情,本网将有后续报道。

 






 

 

附:2014年WISE峰会金句   

 

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资源来应对全球教育系统所面临的快速变化的挑战。纵观人类历史,创造力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创造力才是我们成功的源泉。  

——WISE主席谢赫-阿卜杜拉-本-阿里-阿勒萨尼博士   

 

非洲女性教育慈善机构(CAMFED)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支持一百万名女孩完成高中学业,而我是代表这些女孩来领奖:她们被贫穷剥夺了信心与力量,更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令人惊喜的转变在等待着她们。  

——2014WISE教育奖得主安•科顿(Ann Cotton)   

 

好奇心、感恩、热情、乐观、自控能力、 社交商、勇气——这些并不是性格特点,而是学校应该教的技能。  

——保罗•图赫   

 

重要的不是向孩子脑中灌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帮他形成不同的能力:毅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和自信。” 成功的关键在于非认知能力(性格),且这些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保罗•图赫   

 

如果我们能够像当年邓小平开放经济一样来开放我们的教育,引进更多的合作机制,引进更多的竞争机制,我想教育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 王辉耀   

 

如果我们不能像重视失业率数据一样重视教育统计数据,我们就不会有进步。  

——联合国 助理秘书长Thomas Gass   

 

创新是团队运动,学校却鼓励个人竞争;创新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界点,学校却在将知识箱格化;创新要求教师成为学习教练,现有教室文化却是消极的。没有试错就没有创新,学校却充满厌恶风险、惧怕失败的文化;鼓励玩耍、激情和信念才能造就创新者,而学校却太注重外部动机。  

——Tony Wagner     

 

6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扼杀创造力,其中28%认为,“厌恶风险的学校文化”是最大“杀手”。  

——WISE2014问卷调查数据    

 

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唯一正确答案的观念,会让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受到限制,因为孩子们失去了意想不到的、新奇的、多样化的思考空间。  

——教育心理学家Ron Beghetto

 




 

附:相关新闻

卢志文赴多哈出席“2013世界教育创新峰会”

http://www.xyjyjt.com/html/jtnews/wzxyzx/2013/1031/11568.html

 

 


上一篇:永嘉县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一行参观翔宇中学
下一篇:温州翔宇中学高中部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