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翔宇中学南门,一辆助动车徐徐停稳,从车上下来一人,一脸阳光,朝阳聚拢着他——不是别人,正是杜修荣老师,刚送完孩子上幼儿园。大家从2017年4月份“我是翔宇人”受表彰的七个名单里找到了他:高中部数学教师。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么我们如何打开“杜修荣”这本书呢?10000多个PPT课件,100个G教学资料,15年的教育教学成长路……
积累教学心得成常态
“数学之美:数之美、形之美、对称美。”偶尔在他的课堂教学中讲讲“数学之美”,把教学中的一些得失问题,写在笔记本上。遇到好的题,写在教学笔记本上。发现一些题或问题背后的规律写下来。积累整理一些专题写在笔记本上。积累教学心得成常态,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思考,发现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要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梳理自己的教学心得,杜修荣老师还通过十年的努力,积累教学资料超过100G,PPT课件超过1万个,各种资料分60多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高考真题及解析分类”“高三二轮课件”“高三教案学案”“高中数学专题专项问题”“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精要”“新课标A版必修1”……资料获得渠道:自己制作,各个网站下载,各个QQ群里下载,和别人交换资料,在淘宝、教学网、其他老师那里买,买了不少省级国家级获奖课件。如:广西柳州某教科室的数学资料,重庆南开中学杨飞的书及资料。
添加数学群,做研究型教师
“有个数学群加入之后,我感觉挺有意思,每天晒出一道题,大家来解题、析题,以解题为乐。”自媒体时代,杜修荣老师也爱加群,但是他加的群多为数学群——这边风景独好,爱上数学教研,如“高中数学解题研究”“中国数学解题研究会”“全国高中数学教师群”“中学教研数学论坛”“高中数学老师”“数学教师快乐相约”几十个数学教研或解题QQ群,只要是挨上数学都加群,为教学研究做铺垫,向专家、群里的高手们学习。比较好的群,如“中国数学解题研究会”“高中数学解题研究”,一个群近2000人,时时在讨论问题,高手很多。天天分享资料。
不做简单的“搬运工”,更重要的是要“内化”:归纳、整理、细化,加上自己的再创作。比如,他曾成功地做了一个基本不等式的课件。先是收集了50个左右的这一课的课件,每个都看一遍,再构思自己的设计,制作自己的课件。
“要和别人比,我们要付出得比别人很多。”获得了2015年温州市高考命题竞赛一等奖后杜修荣老师心有感触,“这都与积累和钻研分不开。”命题竞赛必需个个题都是精品,尽量原创,有新意,有内涵有背景。符合浙江省高考考纲,符合浙江高考风格,符合现在的高考热点重点难点,需要对现在高考把握准确。如:浙江高考数学追求思想方法,能力立意,追求秒杀,最好一题多解,大学知识下放到高中更佳。这次他出的一个数列放缩法的题,就是大学里的伯努利不等式的简化后的题,7个题基本都紧扣了这些要求。
“家长管不住,我来管!”
如果说,多次参加命题竞赛的经历让他快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的优秀老师,那么不断创新,让他在育人路上领略别样风景。
“盯!”问起班级管理,杜修荣只说了一个字。高二(6)班,男生28个、女生只有3个,面对差异化明显的学生:有的很内向,不会轻易吐露一个字;有的很外向,总爱讲话;有的很脾气躁,沉不下心来,他说:“家长管不住,我来管!”作为班主任,杜修荣老师用教育故事感化、用制度约束调皮的学生;用爱心、用鼓励创造机会培养内向胆小的学生;用对比、个人行动教育自私懒惰的学生,亲自扫地拖地到这些学生不好意思,主动来做卫生为止。特别是组织班委会,采用了值日班长制,每天由一个值日班长来总结班级的情况,包括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加分与扣分的情况都及时反馈,号召全班同学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增加凝聚力。关注学情,不定时的去寝室查寝,查上课和自习情况,抓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班级学生进步很快。
2016年7月,通过考试、上课、面试,以第一名的成绩加盟温州翔宇中学,一晃3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教学上,他努力向同事们学习。”“教育上,他相信爱是成功的原动力,良好的师德最根本一点就是爱学生。”他辛勤耕耘,改变着学生也改变着自己。

(右排第三:杜修荣老师参加运动会开幕演出)

(参与班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杜修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