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舞春色
2005年3月总第34期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融融的雪景中蕴含的盎然春意让这个寒假分外妖娆:纷飞的雪花、诱人的冰糖葫芦还有那只开一瞬的雪夜烟花……屋外雪飘,屋内情正浓。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那句: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
【雪绣春色】
瑞雪绣春色
宝应实验小学五(2)班 周一鸣
冬天即将结束,春天的声音已经听得越来越清楚。
风轻轻地吹着,雨静静地下着,雪慢慢地飘着,窗外没有一丝杂音,只听到雨伴着雪随风吹着玻璃的声音。推开窗户,透过天空唯一的一点儿蓝丝,在这夜晚,我看见邻居家落了雪,以至于覆盖了雪的房屋,像是在阿尔卑斯山的一层静舍,显得静寂而舒坦,却又像童话中那雪白的不豪华但看过就忘不掉的纯洁的小屋。在这里,我突然不经意问发现竟然蕴藏春色,这里,有着许多掉光了“绿”的树,我看见被雪覆盖的树根上面长着“绿”,在树枝与树干之间也有“绿”,是的,在这个天气中它竟默默地绣着春色。
风终会歇,雨终会停,雪终会化,万里晴空,终于来到。太阳懒懒地升起来,阳光照在洁白的雪上,闪着金光,春色又在阳光上闪现……现在,春色正展现在融化的雪上。
雪飘飘 情深深
宝应实验初中一(4)班 李艳
过年了,炮竹声连绵不断,大人们忙个不停,贴对联拜年……我突然想起远方的爸爸妈妈,他们此时也许很忙,可能心中比别人多了一份相思,思念他们挚爱的女儿。今年没有回家,除了淡淡的思念外,但是并不感到悲伤与遗憾,老师们带我回家,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有的时候自己觉得老天爷实在是太不公平,但是自己回头一想,这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过年期间,我过得很快乐,李教师全家带给我的快乐,冲淡了我的思乡之情,隐盖住了我的淡淡忧伤。为了让我开心,李老师一家想尽办法,说笑话,上街……
最让我难忘的是今天早上,李老师带我她弟弟那里吃年夜饭,刚开始我不想去,并埋怨她为什么要让我去应酬,后来她说为了让我去见见事面,将来长大以后也要出去,还不如现在就去为将来打个基础,锻炼一下自己。我听了这一番话好感动,多么想开口对她说声对不起,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来,只在心理表示感谢!饭后她又带我去拍了照片,真是好景色,再加上白白的大雪,实在是妙极了。拍了一张又一张,一张张相片上都留下了我那美美了笑脸和那种温馨的感觉,那种我爱的感觉,李老师那种爱我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李老师家给我的感觉和尹老师家的一样,一种说不出来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却温磬的感觉,那可能就是家的感觉吧!好温磬!好舒服……
雪夜烟花
宝应实验初中二(13)班 张莹
雪,纯洁无瑕,纷纷扬扬,如鹅毛般轻盈,静悄悄地飞舞在空中,柔和,悠扬,悄无声息地装点着这片大地。
大年初一,雪就拜访了我们,像一个个调皮的精灵,庆祝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就这样,一直下着,下着……站在雪地里,静静地感受着听雪花一片片地飘落,落在地上,落在树梢上,落在身上,落在脸上,与脸颊接触的那一瞬间,又化了,留下冰凉的记忆。
雪越下越大,渐渐脚下的积雪也越来越厚了,埋没了整个大地,人们在雪地里行走,只留下一个个可爱的脚印,从这头一直延续到那头,延续到那个有雪的地方。
我也很调皮地在雪地上跳着,蹦着,奔跑着,与姐姐一同玩起了捉迷藏,这儿跑跑,那儿躲躲,很快一块洁白的雪地就被我们踩得凹凸不平,不过,很快那飞扬的雪花 填满了一个个脚 印,那块雪地又恢复了平整。
夜晚悄悄降临了,雪也渐渐停了,小了,站在阳台上,向外望去,到处都是雪的天地,山川、大地都变白了,就连这夜,也多了几分宁静与严肃,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 。
好久,几声爆竹打破了这夜的宁静,天空中也开出几多绚烂的烟花。站在阳台上的我默默地欣赏着,感悟着。那头,几朵烟花开得绚丽多彩,先是金色的小点,到了空中,又变成红色的小花,那一定是满天星吧,几束彩色的烟花,随着一阵阵响声,向外飞溅着,好似天女散花般优雅多姿,令人眼花缭乱。
就这样,我在阳台上站了好久,欣赏那朵朵盛开在夜空的花,真的很漂亮,那朵朵烟花在雪的映称下,显得很美丽,使整个天空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白茫茫的大地,映着缤纷的烟花,真的是绝配呀,动与静结合,完美无缺,雪的安祥、宁静,加上烟花的活泼、多姿,让人过目不忘。
风轻轻地荡过脸颊,有种莫名的清新与自然,深呼吸一口,空气中弥漫着雪的味道,偶尔一声,看,那朵诞生在雪夜的烟花,是否化作一颗格外明亮的星,正烁烁发光!
春雪无语
宝应县实验小学五(2)班 徐 尧
开春后的一场悄然而至的大雪,将肃杀冷酷的冬打扮得妩媚亮丽起来,天空变得明朗多了,光秃秃的树杆、铅灰色的城市的水泥森林银装素裹,明清玉洁,原驰蜡像,山舞银蛇,污浊一夜之间隐去了,大自然转眼之间成了一个童话世界。给节日里的喜庆人们增加几许诗情画意和几份浪漫。
“还不赶快做作业,在发什么呆……”爸爸的一次次威严的提醒,把我从童话世界中拖进这文山书海的作业中,我不由地吸了一口气,无奈地构思起《春雪》这篇命题作文,不知何时楼下原本很安静的一块雪地变得吵嚷起来,向窗外瞟了一眼,两个穿着粉红色十一、二岁女孩正在雪地里打羽毛球,红通通的脸颊随着不停运动就像两个熟透了苹果一样,她们你来我往,大声谈笑,我搜肠刮肚、苦苦思索的思路不时地被打断。
又过了十五分钟,吵闹和嬉笑声仍不绝于耳,一股无名的怒火油然而生,“砰!”我重重地推上窗户,屋檐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偶尔有几个雪团打在窗玻璃上,迅速绽开了,仿佛是有人做出这可笑的小圆脸来嘲笑我似的
面对生涩僵化了大脑,索性把作业丢在一边,找出一本《人生故事》信手翻了起来,楼下两个女孩丝毫没有在意,仍兴趣盎然地挥动着球拍,忽然间,熙嚷声大了起来,从几句简短的对白中,我明白了她们的球打进了我家的院子里,心中不由地冒出丝丝快感和兴奋,不知为什么心情像雪后初霁一样,悠然自得翻起书来。不经意中。《像雪一样》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
那篇文章大概讲述的是一个打工者在银行沙发上捡到一张十万元银行取款单,他忍饥挨饿,花了好长的时间找到了失主,亲手将取款单还给了他,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这十万元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他平静而淡淡地说:“人的一生,别人不欠你什么,你更不需要欠别人什么,虽然我很需要钱,但不劳而获会玷污我清白的为人,做人就得像雪一样无声地将洁白洒满人间。”
掩卷而思,我不由地抬头望着屋前那一片雪,竟是那么纯,那么地白,没有一点点私心杂念,朴素得就像那一个打工者一样,顿时,灵感如泉涌一般。
望着窗外的晶莹的雪花,瞧瞧地上的羽毛球,我笑了,立刻下楼拾起球,从容地打开了大门……
包汤圆
宝应实验小学三(6)班 李为汉
前几天爸爸买了一袋豆沙——我特别喜欢吃豆沙包呀!买回来后,本来准备包包子,后来不包了,没有小麦面粉,而且他俩特别不会做面食。吃了晚饭后,妈妈说:“拿豆沙做一些汤圆吧。”我喜欢吃汤圆,也喜欢豆沙,所以我第一个投了赞成票。爸爸也同意了,他问我:“李为汉,你想包吗?”我赶忙说:“想,当然想呀!”“那你和你妈妈一起来包汤圆吧。”我高兴地跳起来:“谢谢爸爸!”见妈妈也在一旁微笑着,也顺便奉承了她一回:“也谢谢妈妈!”她更高兴了。
开始包汤圆了。妈妈先在面盆里堆了好多糯米粉,倒入热水,把面搅拌均匀了,然后用力揉面,揉了五至七分钟后,原先互不理睬的面粉紧紧抱成了一团。妈妈把面搓成了长条,挨个摘了一些下来,用手掌心压成了圆饼状,挖一块豆沙放上去,像包饺子样地捏起来,搓成圆形——哈,一个豆沙汤圆就做好了。妈妈忙个不停,我也没闲着,而且很快就学上了。就这样反复地做,不一会儿,我们母子俩已经做了许多豆沙汤圆。豆沙用完了,可还剩下一些糯米粉,我们顺便又搓了一些小汤圆。
望着汤圆,我正在出神。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才吃了饭,不会饿了的吧!”又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明天早上吃,怎么样?”我听了非常开心,恨不得现在就是明天早晨才好。你可不能笑我太馋哦。
再见了,冰糖葫芦
宝应实验初中二(13)班 肖华裕
这段日子,老远就会听见小贩的吆喝声,“卖糖葫芦呦!卖糖葫芦呦!……”那浑厚朴实的腔调拖得老长,比糖葫芦店的音乐无休止的叫嚣有趣多了。
小时候,还没有糖葫芦店,那跑来跑去的小贩便是最受欢迎的人物,到一个地方,孩子便一涌而上,你挑我拣,选那冰糖最多的,咬上一口,冰糖碎在嘴里,丝丝甜味便从舌尖渗入心田,真是一大享受,有熟悉的,还跑去小贩家中,看他浇上浓稠的糖汁,没等冷却就吮了一大口,吃得满嘴黏黏的,坐那儿,听他讲着地方奇闻,沉浸于他娴熟的技艺里。七八个孩子聚在一起时,也学着大人们一起谈理想,五六个孩子都想当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看得多,走过的地方多……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糖葫芦一次吃够。
现在,糖葫芦店和小贩同时出现在街头,也许是对童年记忆较为深刻,还是愿意去买一支插在稻草棒上的糖葫芦,一个人静静享受回忆的甜蜜,当糖葫芦店愈发红火时,也渐渐地去光顾糖葫芦店了,从原味到水果到椰子再到巧克力味,吃完了又倒过来再吃,却再无法吃出那股甜味了,但我也不愿再去吃小贩的糖葫芦,觉得不卫生,其实,内心更觉得不雅。
糖葫芦店中的招牌最为醒目。“北京正宗糖葫芦”。更离谱的还捎带着画像,尝着,总认为少了味儿,又多了味儿,再没有了原先的朴实、单纯了。说不清是吃糖葫芦还是吃广告。
渐渐很少再去买糖葫芦了,因为发现自己以前买糖葫芦,只不过固执地在延续一种仪式,其实糖葫芦已经变味了!
我的寒假多姿多彩
宝应实验小学五⑺班 梁传扬
寒假,演奏着新一年的续曲。
寒假,我四处遨翔,飞在蓝天下,自由地畅扬。放下书包,走出家门,去潇潇洒洒玩了一场!让自己甩开了厚厚的书本,走大街,窜小巷;忘记了所有的烦恼,打雪仗,搭雪人。
此时的欢乐溢于言表……
寒假,我畅游书海,品味书中的情节,去探求各种奥秘。因为我知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过了一把“书呆子”的瘾。
寒假,我走进农村,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吃农家饭,当一次农民。扛起一把锄头,走进农田,开垦播种。当看到苗儿茁壮成长之时,心中是何等的高兴呀!
寒假,我还去“闯荡江湖”,不是像《三国演义》那样,斗智斗武,为求天下;也不像《水浒传》那样打打杀杀,两面插刀。而是默默无闻,去体验当小贩的酸甜苦辣,了解社会,自力更生。为将来做铺垫,去体会生活的艰难……
这个寒假,没有定格在写寒假作业和娱乐之间,注定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节日!
【片言只语】
五颜六色的烟花击破加上优美的音乐,我们姐弟三个不知不觉地就跳起舞来了,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则站在一旁看着我们玩耍。这时我看见他(她)们脸上浮出了幸福的微笑。而我们依旧在旁边快乐的跳舞。
——宝应实验小学五(2)班 沈旭
“啪……”一道银光划开夜幕,闪闪的光芒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天空中正在开放着一朵“花”,是一朵最美的花。瞧!那边飞来一只“蝴蝶”,这边又是“蜻蜓点水” ……美丽是一种美,欣赏美丽更是一种美。看着天空中朵朵开放的花儿,我似乎看到她们开心的笑了,她们的笑容真美!美得让人难忘!
——淮安外国语学校 初一(6)班 董培雯
雪依旧在空中飞扬,挺立在门口的雪人依然一动不动,每一个路过的看到它,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人们喜欢雪人,但不是它的外貌,或许一个动画形象会使它引人注目,但是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它的内在,从它的品质上我们看到了清廉,看到了默默奉献。
——宝应实验初中二(9)班 胡成
然而这舞,虽不及芭蕾舞之纤巧,没有孔雀舞之唯美,可为何它有倾世之力,使得众舞黯然失色呢?因为起舞者是聋哑人。不是因为对他们的怜悯才如此褒奖,是因为别人之舞用形体,他们的舞用心灵。只因在创造他们时,因为上帝的疏忽,忘记给他们一双完整的耳朵,或一副清脆的喉咙。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却没被残疾打倒。人世没给他们多少快乐,可他们却用自己的舞,给人世创造了无限的美。
——淮安外国语学校 初一(11)班 李沐
我就像一只小小鸟,扑打着翅膀,飞过了2004的天空,试图给天空留下点什么。时光,却并没给我留下辉煌的一页篇章,甚至没有令人心潮澎湃的掌声。我所努力过的一切,只在我最后一时的冲动化为乌有。如今,千万个不顺心已成为过去,当2005的第一线阳光照在了我的脸上时,恋恋不舍地回首往事时,我自言自语道:“感谢你,2004,虽我没能得到物质支持,但精神上却得到了完美的答案。”
——淮安外国语学校 初一(11)班 朱一鸣
浅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逐渐成为高考题一大热点。应该说,一般文章的写作方法都适用于它。但是,话题作文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题目自拟、选材和立意呈多向发散的特点,又使得惯于写作命题作文的同学或产生错觉而误写,或坐失写作良机而不知。因此,必须根据话题作文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应注意以下技巧:
一、 拟题要新
俗话说得好:“好题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入为主,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果“题”不对文,甚至有毛病,无疑会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进而直接影响到考试的作文成绩,其拟题技法有如下几种:
一是直叙式:话题作文只圈定了写作的范围,而未限定具体所写内容,此时,最简单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以所叙事作为文题,简洁明了。
二是贯穿式:一篇好文章往往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时就可以以线索为题,此线索既可以题,也可以作行文的线索,有利于写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三是观点式:这里所说的观点,就议论文而言,是指论点;就记叙文而言,是指主题。以观点为题,中心明确,让人一目了然,据此选材,有的放“矢”。
四是借用式:把诗词 歌赋、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题,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
五是比喻式:在文题中巧妙地用个比喻,使题目生动形象,这也是话题作文拟题的一大技巧。
六是悬念式:文章中巧设悬念、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妙不可言;在文题中设悬念,同样能引人注目,让人产生急于阅读的欲望。
此外,无论怎样拟题,
都必须做到方从句顺,不让人误解,同时要力避假、大、空,这样,才能拟出真正的好题目来。
二、审题要准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题也有题眼。眼,事物的关键所在,抓住诗眼,有助于我们准确全面地鉴赏诗歌;抓住文眼,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评价文章的思想情感;同样抓住题眼,也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审清题意,明了题目重点。对于一则话题作文而言,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暗示写作关键的重要信息,它规定着这个话题的内涵和外延,而这正是作文审题时要特别关注的。审题时如果能够抓准题眼,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句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扣紧话题、突出重点、升华主旨、切中要害,自然也就能够避免诸如离题、扣题不紧或选材不当等常见的失误了。
三、选材要精
话题作文,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同时选材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文得分的高低。也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之一。
一是要联系名篇。文章写作前要“搜索”自己所学课文或读过的作品中选择出一篇或几篇可模仿借鉴的精品来,然后用心揣摩它们典型的选材、巧妙的构思、深刻的立意及生动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妙,使联系多篇的方法犹如一把钥匙,使你思维茅塞顿开,思路豁然开朗。
二是要联系生活。文章写作前要“扫描”自己熟悉的生活,无论是自己感受到的生活,还是听说的生活,撷取生活中最有价值和最人意义的闪光材料,使自己的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是联系积累。在写作之时要于调动平时的写作素质积累,将平时的写作技法自觉地运用于写作中将自己掌握的时文短章、作文杂志的新信息暗含于字里行间,将平时积累的精美词汇、精段美文运用于作文之中,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别出心裁、具有时代气息、集众家之长、独树一帜、游刃有余 ,真正做到积累为了运用,在运用中推陈出新,挥笔成文。
四、收尾要点“睛”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口收得好,有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挥笔成文前,有必要在结尾部分再一次扣题、点题,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
(指导老师:张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