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树叶(99期)

时间:2020-09-18 17:45 作者:张卉 编审:
 
【洛神赋图】
 
 
  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多处,大多为宋代摹本)是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以“美人香草”爱情的抒发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曹植《洛神赋》正是政治斗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秋之物语】
 
秋天的树叶
宝应实验小学07级2班 张展
 
  北河公园的秋天到了,许多树的叶子纷纷落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儿树立在天空。
  一阵风吹过来,那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抖动了一下,金色的树叶就像蝴蝶一样飞舞起来了。最大的那片,就像一名跳伞运动员一样,飘飘悠悠的,轻轻落到了我的手掌里。它就是一把精巧的扇子吧。春天的时候,它是把透明的绿扇子,一到十月就迫不及待的变成黄色了。正想着的时候,被什么东西给砸了一下,原来头顶上一只淘气的小鸟正吸食银杏果呢。那果子闻起来还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小鸟怎么喜欢吃这个的?
  往前才走两步,一阵芬芳的气味扑面而来。哈,原来是桂树,我们小区也有的。看到桂树,闻到香味,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吴刚伐桂”的故事。吴刚是在哪个季节砍伐桂树的,如果是在花香四溢的秋天,那就太可惜了。就在走神的当儿,手被桂树的叶子扎了一下。摘下一片细细地端详,桂树叶是椭圆形的,像一个绿色的水滴,边缘长着细密的锯齿,也像黑鱼的牙齿。它的叶片很厚很硬,叶柄比较粗壮。闻起来,好像也有些香气。
  在公园里,我还看见了火红的枫树叶,四季常青的松树叶——松针,还有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叶子也很大,秋风一吹就抢着溜往地上睡觉了。

 

读刘禹锡《秋词二首》有感
宝应中学 11级20班 王佳慧
 
  窗外,秋风微起,掠过丝丝凄凉。沙沙的踏叶声道来了秋的第一个声音,萧萧的暮雨声传来秋的第一缕悲伤,怦怦的心跳声奏响了秋的第一曲华章……
  秋,在您——刘禹锡的诗里,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非凡见解,透露出的是您对别人眼里凄美的秋的喜爱;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壮观景象,升腾着的是您的豪情壮志;那“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优美画面,抒发的是您对生活乐观豁达的情致……
  您从遥远的地方走来,带着忧思与豁达。您将萧瑟的秋凄凉的秋描摹得生机勃勃,充满诗意。您将诸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见解都融入到这美丽的秋词中。没有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叹伤感,却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豪放进取。没有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寂寞孤高,却有“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的澄澈与不俗。
  我知道,在您的眼里,草长莺飞的春天虽欣欣向荣,但却远远不及秋的清新淡雅。这里的秋好静寂,没有了城镇的喧哗嘈杂,远离了官场的污浊之气。这里的秋极疏朗,只有那清气留在天地间,不受外界的干扰。
  “舞,动其容也;歌,咏其声也;诗,言其志也。诵其诗而想见其为人”。翻开历史的画卷,您是如此清晰地站在我的跟前。您在边远之地,过着寂寞落魄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您多次被贬外任;您才高名重,本应过着衣食无忧的为官生活,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待遇,颠沛流离。您一生坎坷曲折,历尽磨难,你失去的太多太多。怨愤与颓丧本应满溢于你的字里行间,可你面对这一切,只是笑笑,毅然拿起手中的笔,用赤子之魂书写着一首首豪放动人的诗篇。诗品如人品,正像您在另一首的诗里写道:“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写到这,我的眼睛湿润了,感动的潮水渐渐涌上心头。漫漫人生路,几多悲欢情。遭遇挫折,放大痛苦,只会让生命暗淡无光;遭遇挫折,让乐观代替沉沦,让奋发代替失意。耳边不由想起海子的一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窗外,秋风又起,飒飒。秋是一首词,幽幽静静,隐隐约约;秋是一首词,平平静静,凄凄惨惨;秋是一首词,浓浓淡淡,飘飘渺渺。而如今,在这里,秋是一首词,更是清清朗朗,洋洋洒洒……
  遇见您,何等幸运。
 

晚秋的雨景
宝应中学11级13班 赵婕
 
  早晨一起来,便感觉到一股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感觉湿湿的、凉凉的,有点寒意。打开阳台上的门,一看,外面竟下起了小雨。我不禁开心起来,因为雨中的景物是最美的。
  虽已步入晚秋,楼下那几棵玉兰树,还是碧绿的,像一个个战士伫立在雨中,庄严而肃穆。阵阵微风吹来,在树叶间摩挲着,发出“沙沙”响声。雨点打在屋篷上、窗台上,也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那声音轻轻的、脆脆的,充满着活力。闭起眼睛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像是小溪欢快的流水声,又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琴手在演奏一首悦耳的曲子。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琴音”中。
  雨中的人也是美的。雨密密地斜织着,人们穿着五彩斑斓的雨衣,着急地赶着路。远看,像彩色的溪流来回穿梭。细雨中,也有撑起伞慢慢走的人,他们似乎不那么着急,悠闲地在雨中漫步,别有一番情致,像一只只彩色的蘑菇在移动着。街道上颜色鲜艳,好似一幅彩色的油画。而我则是专心致志看画的人。
  雨中空气里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泥土的芬芳,大自然的味道令人陶醉。阳台上,妈妈晒衣服的铁架上,聚集了一排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如果你用手轻轻地一碰,那些水珠就会争先恐后地落下去,宛若断线的珍珠,心里会有一种不舍的感觉。不过,一会儿它们又会重新整齐地排列在铁架上。像是调皮的孩子,在与你嬉闹。
  走出家门,来到小路上。看到一群孩子在雨中嬉戏,不时地传来阵阵欢笑声。我站在路旁,任雨点打到我的脸上、头发上,顺着我的发梢流下来。雨点打在脸上,很凉。但是它的活泼欢乐吸引了我,使我觉得很惬意,于是这冰冷的感觉也不介意了。
  初冬的雨,它不像春雨那样缠绵,不像夏雨那样热烈,也不像秋雨那样潇洒。它是冰冷的、肃穆的。这座小城,被秋雨笼罩着,显得那么清静。


【达达马蹄】
 
雾雨巴陵
监利中学 10级6班 颜宇
 
  所谓天有不测之风云,真是再准确不过了。昨天天气还好好的,烈日虽然没有前几天酷热,但温度明显低了不少,我们计划,带上母亲和姥姥去岳阳浏览一天。可是,今天早上一出门,却遇上下雨。刚刚立秋,这雨就摆出了一幅秋的架势——绵绵不断,雾帐笼罩。
  汽车在通往岳阳的高速公路上奔驶,坐在车上,观赏两旁的景象,薄雾中隐约一片又一片深绿泛黄的田地映入眼帘,接着又有一块粉红色红莲池,好似一块块彩色的毯子铺在沃野,给我们这一趟风雨中的的旅行又添了一道风景。
  一边欣赏着乡间雨景,一边听着清亮的歌曲,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荆岳大桥。这桥,是连接湖北与湖南两省的纽带,可惜今天雾气太大,已经看不到江面上那烟波浩瀚的景象。下了大桥便进入了湖南延绵不绝的山路,延绵起伏的山路让我感觉有所不适,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十点左右抵达了我们要游览的第一站——张谷英。
  张谷英原是人名,据讲解员介绍,四百多年前,明末清初之际,在朝为官的张谷英退出政坛,来到这深山中隐居,建造了这一片古宅,后来世代相传而成为了今天的深山古镇。这座古宅在外围上看并不是很庞大,但是建筑却相当的讲究。没有见到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的雨却见不到渍水,这给现代的城市建设项目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借鉴。每一栋房子很深,进去有三层至四层,每层都有一个天井。户与户之间留有长长的巷道。在这个幽深的古宅穿行,仿佛我也能感受到当年主人那种怀才不遇的情怀。品味着昨日的故事,我想现代社会可能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因为现代是一个科学和民主的社会,每一个人可以人尽其才为国家作出贡献了。
  老天爷很照顾我们。我们在张谷英村内看了多时,天上雨水停止了滴落。当我们走出村门照相的时候,雨又开始下起来。你说,这不是天在等我们吗?
  从张谷英出来,在前往下一个目标君山公园。但是开车的全全舅舅由于没有看清路标,走错了路。担误了不少时间。我们只好在路旁的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
  吃完饭后,我们很快,来到了岳阳市。原本准备先去君山公园,但是雨越下越大下,大家只好到达最后计划的目的地——岳阳楼。岳阳楼被称为是天下三大名楼之一,果然够气派,不光是岳阳楼本身的气势恢弘,就连岳阳楼展览馆中的一些陪衬也是不凡。各朝各代文人墨客的墨宝石碑,亭台楼榭,潺潺小溪,目不暇接,更有那巍峨蜿蜒的城墙。在细雨蒙蒙中屹立在洞庭湖滨,真是美丽极了!我站在墙边,如痴如醉欣赏着洞庭湖接连长江,气吞云梦的景观。尤其在今天,我更喜欢上范仲淹描写的“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句子,好象就是为今天写的!
  妈妈和姥姥都打着雨伞,而我却冒雨一步步登上岳阳楼的台阶。岳阳楼一共两层,进入第一层,在大堂中央便是一张仿制的岳阳楼记雕版,其实二楼的才是真迹。当我亲眼看到北宋文人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时,我感慨万端。古人何以有如此美妙的文笔,又何以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正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远流传的精神!二楼内堂中是一张很大的桌子,上方有那经久不衰的纹路,四周是三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门阁,有的由于陈旧而修整了。第二层相比第一层而言多了一些围栏,还有一些椅子,周边可以放置茶水,这样才更能显示它当时的作用。二层外有瞭望台,站在上面便可赏尽那洞庭湖上绵绵细雨的奇幻景象。在外观上,岳阳楼犹如一顶将军的头盔,让它在它的时代显得更为威武。当我们结束岳阳楼的游览时,岳阳楼那似将军头盔的楼顶仍然还在我的眼前。
  玩了一天,真的有点累!在回程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醒来时,已经到家。
 


风吹杨柳香
监利新教育实验 09级25班 薛齐飞
 
  平静的湖面忽然起了阵阵涟漪,只有一片轻风吹抚的杨柳。
  闲来无事时,总爱到学校的人工湖畔坐一坐,感受着轻风的抚摸,体验回归到大自然的乐趣。平静的湖面,如明镜一般,他是我倾述烦恼的“知己”。
  我想,人生最大的乐趣便是如此吧!躺在草地上,空气中淡淡的泥土香气及另一种奇异的香气被吸入鼻中。我忽的一下站了起来,四处寻找香气的发源地,却没有答案。
  我失望的坐了下来,眼神迷离,当我重新看着湖面时,看到了一棵在风中摇曳的杨柳,我的心突然明朗。走上前去,顺手抓住一根杨柳枝,拿到面前,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我想,这就是答案吧!
  看着这些杨柳,我忽然想到了“五柳先生”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烦恼顿时消失了。“静坐杨柳下,悠然见清湖”应是我人生的乐趣吧!
  风,又跳起了舞,杨柳随风而动,两个人默契的配合着,动作优雅轻盈,让人浮想联翩。我想他们应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朋友吧,或者,他们是和睦的邻居吧!
  风,轻抚柳树的枝条,像抚摸爱人一样亲密无间。
  风停了,空气中的清香消失了,我又失望地坐了下来,却没发现,自己的手中还抓着杨柳的枝条。清香还在,却没有之前那么浓了,就像我对学习英语一样,兴趣还  在,可没那么浓了。
  风吹柳香,人走流水,世界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可是何时再才能闻到那浓郁的清香?


【青葱岁月】
 
青春随笔
宝应中学09级13班 安太杰
 
  最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却哭了。”仔细一想,感触颇多。
  小时候,会因一件不经意的小事,或跌倒,或委屈而号啕大哭,幼时倍受宠爱的我们,在亲朋好友的哄逗之下,总会破涕为笑,先前的烦恼,也早就抛之脑后,继续投入到无知无畏的玩耍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地学会了如何坚强,不再随意地放纵自己的眼泪,学会了假装,学会了虚伪,学会了戴上面具来面对世人,谁也不会看见:我们真实的心灵,早已鲜血淋漓。表面的嬉皮笑骂,或许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放纵自己,肆意地去发泄,哭泣。
  我们“90后”的一代饱受社会的谴责,“颓废、不学无术无责任心”等一类不含任何褒义的词语背负在我们身上,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难道在他们的眼眶真的存在着一副有色眼镜。呵呵!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我们这一代再不济,上一代终究会老去,未来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上,还是要靠我们去打拼,创造!
  路过青春这条蔷薇小径,沿路风景纵然美丽令人迷醉其中,但其中的危机你又可曾几时发现,沿路的美丽,只能欣赏,却不能轻易撷取,或许这就是青春的独到之处吧!


【烂漫时光】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20班 方健
 
  晨光熹微,那是太阳升起的声音;姹紫嫣红,那是百花盛开的声音;渐明事理,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 ——题记
 
童稚之声——短笛无腔信口吹
 
  童稚时,爸爸常带我去捕鸟捉鱼,我总是欢呼雀跃,不亦乐乎。“爸爸,我又想吃田鸡了!”“这不简单,晚上带你捉去!”天黑后,田野里“哇哇”的蛙鸣声伴随着林中的知了声此起彼伏。我提着网袋随着爸爸,来到稻田中间的一条沟渠旁。我站在堤干上,用电筒照在水草的草萍上寻找目标,爸爸则穿着水裤在水里捕捉……次日的餐桌上,传来我一阵阵的“好吃,好吃”。那声间宛若无腔的短笛,是那么的天真无邪。
 
豆蔻之声——羌笛无须怨杨柳
 
  “今天小学毕业,高兴吗?”爸爸说道。我兴冲冲地说:“当然啦!”“那好,看爸爸拿什么犒赏你!”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啊!香喷喷的田鸡火锅。那时我在荆州读书,学校老师告诉我们青蛙是益虫,不要伤害它。于是我一本正经把这个道理告诉了爸爸。爸爸满脸惊讶地望着我说:“你啊,小伙子,读了几句书,就有知识了?这不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美味吗?”我无语,只是一个劲 摇头。想起童稚时的故事,那已经变成了遥远的笑谈了,我们又何须去埋怨它呢!
 
花季之声——玉笛叫空间
 
  “爸爸,我们学校开展‘保护益鸟,从我做起’的活动,本周是宣传周,学校放假回家,你能配合我搞好宣传吗?”我对爸爸说。“当然没问题!”于是我和他在大街小巷贴起了标语。我们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花季的我们犹如一只玉笛,吹开了鸟儿们辽阔的天空。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倾听童稚的无知,豆蔻的醒悟,花香的明理,这成长的拔节宛若一曲笛奏,从无腔到有笛,由有调变悠扬,妙音不绝,四处飘扬!


【如同风铃】

  在初秋的景,没有暮秋的那种忧伤与黯然,也没有夏日的炽热与奔放,只是淡淡的,像一曲轻音乐。柔和中富有诗意,恬淡着氤氲着些许伤感。或许是因为他们即将逝去吧。我内心有些失落,但终究是些许,他们更愿意珍惜这片刻的从容与宁静,享受着清新与芬芳。
  ——宝应中学11级32班 王吉飞

  叶黄了,落了,是秋天已至的最好证明,正如双鬓泛白象征青春已经退去。秋叶悄无声息地飘落,岁月老过,没有留下痕迹,它们在瑟瑟秋风中、黄昏时默默地思索生命的真谛。
  ——宝应中学11级24班 翟文倩

  操场上空无一人,我随手将带来的书枕在头下,就这般直挺挺地躺下来。初秋的阳光还很灼人,风有些微凉,天很高、很蓝,三三两两的云朵漂浮在湛蓝的天空中。
  ——淮安曙光10级7班 施新宇


 


上一篇:秋思(98期)
下一篇:两地书(100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