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滨河淮外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取经”。他们没有跋涉山水,而是潜心于经典名著《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并用手中的画笔,完成了一次精彩的纸上“七十二变”。假期结束后,一场由语文组精心策划的《西游记》手抄报展惊艳亮相,瞬间成为校园最热“打卡点”,引来无数同学驻足围观,赞叹不已。
“取经”归来,佳作如“真经”般璀璨
走进展示区,仿佛踏入了一个由少年想象力构筑的西游奇幻世界。这里不再是单一的文本,而是色彩、线条与思想的碰撞。有的手抄报以“大闹天宫”为焦点,用极具张力的构图和绚烂的色彩,再现了孙悟空的桀骜不驯与神通广大;有的则聚焦“三打白骨精”,通过连环画的形式,细腻刻画了师徒间的信任危机与悟空的赤胆忠心;更有同学另辟蹊径,为唐僧的坚韧、八戒的憨直、沙僧的忠诚绘制了“人物专访”专栏。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绘画作业,更是同学们对经典的深度解读与个性表达。一张张手抄报,如同八十一难后取得的“真经”,每一页都闪耀着思考的光芒和创造的火焰。
幕后揭秘:长假里的“纸上修行”
这场展览的爆火,源于假期里一场安静的“纸上修行”。初一语文组介绍,此次“重温经典”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在长假中沉下心来,与经典对话,并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呈现阅读成果。
展览现场,热度非凡。课间、午休,展板前总是围满了人。同学们指点评议,交流心得。这里不再只是静态的展览,而是演变成了一场流动的、热烈的“西游学术讨论会”。经典的力量,在一代又一代的解读与传承中被激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次假期阅读,一场手抄报创作,为校园文化注入了鲜活的气息。这不仅是一次学科活动的成功实践,更是一次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当古老的西游故事,在少年的笔下“七十二变”,我们欣喜地看到,经典的种子已在心中生根发芽,正以最富创意的方式,破土而出,绽放出这个时代最独特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