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妙运雕骊龙——创作技巧(一)

时间:2009-09-26 10:03 作者: 编审:
第三章              文心妙运雕骊龙——创作技巧
 
                       第一节 创作技法阐述
灯谜被称作“最短小的文艺作品”,制作灯谜是一种文艺创作。制谜的方法与猜谜的方法是互相对应的。猜谜是按照谜面提示,根据谜目范围,探求谜底。而制谜的步骤一般是先有谜底,然后选定谜目,再配谜面。
怎样才能制作出一条好的灯谜,下面从几个方面作点阐述。
一、遵循一些基本规则
作谜和猜谜一样,首先必须遵循灯谜的五条基本规则,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谜面要成文、底面不相犯、扣合无闲字、成谜须别解、事例符事实。
 
二、注意几个重要问题
(一)隐显要得当
灯谜讲究“隐”与“显”。隐就是把谜底藏起来让人猜;显是告诉猜者一些线索和条件,使其有迹可循,顺藤摸瓜。隐不能过深,避免使人如堕五里雾中,只有望谜兴叹的份儿;显也不能太明,以免清汤寡水,失掉谜味。隐而不晦,显而不露,才是上乘。例如: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字)曰
②都晓得(应用文体)通知
例①隐得太深,过于晦涩。谜门重重,难以解读。猜此谜先要由谜面中的“萧萧”,联想到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中的“齐梁(齐高宗为萧道成,梁武帝为萧衍)”。“萧萧下”即为“齐梁”之下也就是“陈(陳)”。然后由“陳”“无边落木”(没有了边“阝”,落去了“木”),得出“曰”字。
例②显得太明,缺乏了一种曲径通幽的谜味。
 
(二)谜面忌空泛
在灯谜创作中,一底多面情况是相当多的,但必须取材不同,刻画各异。同一扣法的面句,最好是特定的,一字不能更改的词汇;反之,同一取材,若既可用这句,又可用那句,都同样相扣,则必定乏味。这种情况一般称为谜面太泛。如:
四加四(字)积
四加四”和是八,再由“和八”拼成“积”字。应该说此谜是相扣的。但除了“四加四”外,五加三,六加二,七加一,和都是八,故谜面仍属太泛。若把谜面改为“七一”,虽扣法不变,但已赋予了新的含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这样就比原谜高出一筹了。
再如“我先走(数学名词)不等”“下班(中草药名)当归”,都是谜面太泛无味之谜。
 
(三)底面勿“倒吊”
倒吊”,俗称“倒葫芦”,它是指谜面和谜底概念从属颠倒,扣合情悖意逆,不符合逻辑关系。一般情况下,应将广义的字或词(所谓“大概念”)放在谜底上,将狭义的字或词(所谓“小概念”)放在谜面上。否则,就扣合不严密,因为大概念扣小概念没有必然性。
常见的倒吊毛病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颠倒了概念的从属关系。如:
①保护色(汉代名将)卫青
②不同凡响 (外国名著)神曲
例①谜面的“色”是广义词,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许多种,而谜底的“青”是狭义的。颜色岂能推测就是青色?同理,例②“响”是广义词,“曲”是狭义词,有响声的未必就是曲调。上述两例显然都属于倒吊之列。
第二种是偏重了谜面别解,而忽视了谜底别解,并且在扣合语气上不是以底应面,而是以面应底。如:
③光谱(音乐名词)无词歌
④不可造次(企业管理名词)质量控制
犯有倒吊毛病的灯谜,常可以用底面对调的办法来纠正。如前面几条可以改为:
①卫青(生物学名词)保护色
②神曲(成语)不同凡响
③无词歌(物理名词)光谱
④生产必须出正品(成语)不可造次
这样就顺乎情理,扣合自然了。
 
(四)立意要积极
灯谜不仅是一项增知益智、饶有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因此在讲究技巧和趣味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底面之间的褒贬关系及其宣传效果。请看下面两条谜:
①调解委员会(卷帘格,电视剧名)处理品
②黔驴技穷(画家名)法乃光
就制谜技巧而言,应该讲是扣得不错的,但若考虑其思想内容和客观效果就不足取了。谜①把“调解委员会”与“处理品”相对应,客观上会产生不良效果;谜②用近乎骂人的词语来扣当代画家的名字,等于在提侮辱性的绰号了。这类灯谜底面之间的褒贬关系冲突,谜界称为“底面不投(面底不投)”,不管其技巧如何,都应当弃而不用。
 
(五)拟面要文雅
谜面成文是成谜起码要求,要制好灯谜还必须在遣词用句上刻意求工,既使谜面扣底准确,又使其词句优美生动,富有文采,这样的灯谜才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故历来的制谜者都爱选用成语或诗、词、文句来作谜面。例如:
①太阳才升起来(电影演员名)刚晓光
②邮件太重(三字口语)不轻信
上面两条谜,面底扣合虽然贴切,但谜面都还可以作进一步修改。例①如用“晨曦 ”作谜面,就比原来精练;例②若借用杜甫诗句“家书抵万金”反扣“不轻信”,则既增强文学性,又更加耐人寻味。
 
三、熟悉两类制谜步骤
 
制谜的步骤不外乎两种:一是以底求面,谜界称为“与虎谋皮”;一是以面求底。
按照灯谜创作的实践,现将上述两类制谜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分述如下。
(一)根据谜底择谜面
谜底确定之后,怎样给它配上谜面,主要取决于所选谜底的特点,其中包括字、词的若干含义,字形的结构组成等等。重点要抓住其中能够别解的字(词),据此制造歧义,设置疑窦,创作谜面。
以底求面时,重点是要在方法上下功夫。同一底材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创作出许多不同的谜面。
如以汉字“一”为底材,我们可以运用如下的方法作出若干个谜面。
1见火就灭              增形法
2引进人才变化大        增形法
3本人退休              减形法
4查看结果,杳无音信     减形法
5 横直相同             象形法
6赤子之心              方位法
7人有它大,天没它大    比较法
8从人丛中走出五人      减形法
9 西班牙元首           方位法
10老鼠不见了          借代 、减形法
11春雨连绵妻独宿      会意、减形法
12独为天下先          会意、方位法
13尾生死前犹念伊      方位 谐音法
14终生念伊减姿容      方位、谐音、象形法
 
再如以七言唐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作谜底,配制谜面,可以作这样的联想:
曲”是个关键字眼,可作多种别解。如把“曲”作“歌曲、曲调”解释,就可以创作出“飞行交响乐”“玉楼笙歌”“仙乐”(上海原书场名)、“空调”(别解为“空中的曲调”)等谜面。
曲”又解释为“弯曲”。根据此义,则谜面又可用“虹”“新月如钩”“月儿弯”(词牌名)来扣合谜底。
曲”还可以当“酒曲”解,就又可以用“神仙酒”“月宫酒”“瑶池琼浆”来作谜面。如果再联想到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句“吴刚捧出桂花酒”,并由此推得桂花酒可作月宫之酒,则又可用“桂花酒”为面扣之。
以上都是用会意法成谜。
其次,若再在谜底的其他文字上作些推敲,还可用会意加拆字的混合扣合法来谋面。如以“工”扣“天上”(“天”字的上头),谜面就可制成“乐工”“工调”等。不过,这一类谜的扣合比较生硬,不及上述单用会意法来得自然,猜射也比较困难。
一条谜用一种还是几种方法创作,这全在于作者自己。凡在谜理法度之中,十八般武艺听凭使用。
 
(二)根据谜面求谜底
制谜一般是先选谜底而后构思谜面的。但有时如果遇到现成的词句,也会选来先定谜面再配以适合的谜底。这样制成的灯谜,一旦扣合贴切,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此曲只应天上有”这句唐诗就可选作谜面来反扣成语“不同凡响”。 用这种方法制谜,大多是在读书时发现了一句可以制谜的句子,或者刻意要把一些名句制成谜,而去搜求谜底。所以在实际制谜时,也要考虑到这种创作方法的运用。
以面求底,主要是利用诗、词、古文等名句作谜面。比如看到李白《长干行》诗句“十五始展眉”,我们很快会想到“十五”可作“望”解,“展眉”,有“开颜”之意。用此句作谜面,可以猜一句成语:喜出望外。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拿一些新名词、新概念或含有政治意义的词语作面。如,“可持续发展”是近来出现的新词语。这“可”字上面有谜可作,比如以“哥”字入手。当然单以“哥”拆开为两个“可”,并不能与“可持续发展”相吻合。如果换一种思路,"可”字持续发展下去,—定会构成很多“哥”字,也就是“多哥”,为非洲—个国家名称。于是成谜:可持续发展 (国名) 多哥。
以面求底时,关键是对谜目的内容要熟悉.一条谜面在手,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谜目获取不同的底。但在一种谜目里,只能是一个底。探求谜底,也可以运用多种法门。
如以七言唐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为谜面,探求谜底,根据不同的谜目,运用适当的方法,可以得出下列谜底。
1、(甘肃地名)天水县(“县”通“悬”。)
2、 (《西厢记》一句)水空流
3、 (宋词一句)接天流
4、 (劳保名词)高空津贴
5、 (医学名词)流行高峰
6、 (科技名词)空间资源
7、 (学校用语)高中生源
8、 (职务名)派出所长
9、 (电台节目)空中交流
10、(四川地名二)金川、高县
11、(甘肃、内蒙古地名各一)天水、二连
12、(穴位名二)水道、通天
13、(围棋术语二)中国流、高挂
无论是给谜底择面,还是为谜面选底,关键的是要求知识面广,思路开阔。这样,择面、选底时便能得心应手。此外,多看谜、多猜谜、多制谜,也能较快地掌握制谜的要领。所谓熟能生巧,猜谜、制谜都是如此。
 
四、掌握几种制谜招术
 
前面从一般的规则和步骤等方面说明了制谜的方法,这还只是一些入门的常识。制谜,虽然不必像写诗那样过分雕文织锦,但也应力求文体相辉,使其成为纤巧的结体、精妙的作品,以“典雅、浑成、精巧”的优美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要想使所作灯谜具有谜味,重在造底的巧妙与谋面的精致。这里就灯谜创作的技巧作进一步阐述。
 
(一)造底技巧
制谜者都很清楚,对于同一个谜材,由于观察、剖析、综合,提炼的思维方法不同,其联想别象所产生的“新义”也各不相同。可见利用谜材进行构思使其成为一个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还有一个技巧问题。也就是说,在改造谜底的时候,如何使它达到别义出新、拆字出奇、缀底出巧、裁句出趣的境界。
1. 别义出新
就是选择好的谜材或利用老谜材通过别义翻出新意。例如:以成语“操之过急”作底材的比比皆是,但多数是以“曹操过于急躁”作为别解意象,因此往往用:“曹孟德败走华容”之类布面,落入窠臼。后来有人将此成语别义作“曹操的过失在于性子太急”,用“曹孟德中计斩蔡瑁”成谜,由于多了一个“过”字别解,则比前谜更胜一筹。然而,上述两例谜底中的“之”,都作虚词用:前例中的“之”,作主谓间的助词以舒缓语气;后例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后来有人刻意求新,把“之”实用,喻为龙蛇,于是自撰协律七言“舵舞龙蛇越险滩”为谜面。操舵曰“舞”,极尽夸张能事;龙蛇如“之”,化腐朽为神奇。
要做到别义出新,就必须善于利用谜材文字的几种歧义进行类比,择取其中最恰当的一种来表达别义。譬如,以成语“乌合之众”为底材,其中可用作别解的以“乌”字最为理想。“乌”字在句子中除作鸟名本义外,它的歧义主要有:①作黑色解;②作太阳的代称(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③通“呜”;④作“何”解。如“乌足道哉”,⑤姓。如果取第一种“黑色”的歧义,“乌合之众”便可产生“黟”“黑帮”“包三黑子”(包公小时候名)等谜面。如果以第二种歧义联想,可以得出“晶”“雅集”(“雅”通“鸦”)等谜面。其他以此类推。经过类比,从五种歧义中选出第一种为最佳,又从第一种歧义的三个谜面中选出“包三黑子”,最能体现“乌合之众”的“新义”。因“黟”、“黑帮”等虽含有“众”义,但都不及“三人为众”的含义贴切。
2. 拆字出奇
这是说对于谜底文字的分拆要看字形中巧合机关。如把“腋”作“夜月”的左右分拆,“忠”作“中心”的上下分拆,“激”作“泊放”的参差分拆,“筹”作“个个寿”、“谢”作“言身寸”、“解”作“牛角刀”的三段分拆等,都是按照字形天然拆字,可叫“平拆”。平拆很少能出谜味。如果别出心裁,进行巧拆,便可出奇。从谜作者的实践来看,在巧拆上归纳起来主要有破、混、借、让、嵌、移六种。
(1)破。如“禾苗破土生”猜“乘”字。“乘”中的“北”由“土”字破开而成。
(2)混。如“大小参差”猜“灯”字。将“大”中的“一”和“小”中的“八”移位组合成“灯”字。
(3)借。如“左看是准阴侯之大名,右看是武乡侯之姓首”猜“储”字。淮阴侯指汉代韩信,武乡侯指三国时期诸葛亮。谜底“储”字即由“信”“诸”互相借用,相辅相成。
(4)让。如“诗圣诗仙姓名连”猜“楮”字。诗圣指杜甫,诗仙指李白。“白”猜为“丿”“日”,“丿”让给“杜”,与“日”一起连成“楮”,所以面上用“姓名连”点破。
(5)嵌。如“再次进内”猜“遘”字。“次”解作“至”;将“再”嵌至“进”,中,即成“遘”字。
(6)移。如“断环重合”猜“坯”字。将“环”的开始一横移置到最后,就成为“坯”字。
平拆不破字形,巧拆是破了字形的拆法,二者有所不同。运用巧拆能更深刻、更透彻地分拆字的结构规律,为别解意像提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新字素,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是在分拆字素时,要防止违反笔形规律和字形实象的误拆,如将“奉”字拆成“三十天”,“半”字拆成“小干”,便不合规律了。
3. 缀底出巧 
有时用一个词作为谜材,似乎感到词义单薄,因此连用几个词组合一个完整的谜底,使谜底的文义神全气满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如果连缀得好还能出神入化,别开生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灯谜也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于是各种类型的组合谜底应运而生。现列表简要说明如下:
优化手段
谜底
谜目
谜面
复指式
(同位词组)
《日出》陈白露
——方舒
②斯通《本能》主角
(斯/通本/能主角)
     电影人物连扮者
 
②影星带影片角色
离开东瀛,不吐不快
 
②精晓兵书成将帅
 
前偏式
(前部扩展)
       十五张光盘
 
       宽幅的确凉白布
 
       莫里哀剧作
 
①用物冠数量
 
②纺织品冠规格
 
③外国文学名词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万里寒光生积雪”(唐·祖咏《望蓟门》)
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后补式
(后部扩展)
①徐光启[]
②《兼并》盖丽丽
(前“丽”:佳丽;
后“丽”:美丽)
①科学家连朝代
②电视剧目连主演
 
①东方渐露鱼肚白
②“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集句)
混合式
(前后扩展)
①北京谷维素一片
 
②俄得克酒来一杯
 
①西药带量冠产地
②饮食业用语
 
①“燕山雪花大如席”
(李白《北风行》)
②“云长停盏施英勇”
(《三国演义》诗)
集锦式
(并列词组)
①花心、思念
(花/心思/念)
②鲁迅、反击、最后胜利
③还原、阴性、阳极、反应
①流行歌曲二
 
②电影片名三
 
③化学名词四
 
①“两耳不闻窗外事”(私塾书房联句)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传·庄公十年》)
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 裁句出趣
裁句出趣是指“以底说面”时要说得活。一是在描绘形象上生动见活。如“郝”猜毛主席词句“风展红旗如画”。此谜先以“风展”两字教“阝”活似旗子悠然飘荡,再以“如画”教人们在翩翩联想中若见其形。把个“阝”形从一动一静两个层面点活。二是在形意加扣合上生动见趣。如“本人”猜《楚辞》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此谜先从字形上巧裁“体”字,一变即成本人;后在字义上巧释,“本人”即“吾”。描述神形毕肖,令人赏心悦目。
总之,将底材进行别解联想时,不要从立意不明上设题,不要从多数人不熟知的僻典上溯源,不要从歪门邪道中运法。只要注意入法中之理,出法外之趣,一定能联想出积极、健康、生动、有趣的别解意象来。
 
(二)拟面技巧
谜面句是一个外表华饰、内在乖巧的提问句式。清末民初谜家张起南在《橐园春灯话》中有一句话说得好:“谜之表面不佳者,内容亦不足观。如西子不洁,人皆掩鼻。若徒饰外观而扣合牵强,或抛荒题面,或影响模糊,则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并主张“玉盒子盖玉盒子底”。可见拟面的重要。
一般说来佳面必须在“迷”字上做文章,把谜制出点“迷”味来,这就要“赖法门之力,运迷离之句”。所以说,力以法是技术性的制作,句能迷是艺术性的创造。拟面同绘画一样,绘画有浓淡、疏密、远近、有无的布局,制谜也有虚实、隐现、正反、静活的安排。题面拟制的技巧是制谜者思想水平和文学修养的集中反映。它大体上有下列四种:
1. 若虚若实
拟面时的选字造词要妙语双关,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使字能变幻莫测,词须虚实难辨。如“开端”一词,本义作“开头”释,也可解为“开”之“端”即”一”字。如果前面加一“好”字,既可指“女”(好的开头),也可指“子”(“好”字撇开了前端)。此类双关词,在谜的海洋里大量存在,只要善于运用,化入谜意,便会使人产生幻象。今择举以虚变实,以实变虚的两则灯谜为例:如以“乃洪秀全耳”猜口语“天王老子”。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领袖,称天王。面以文言判断句式布局,“耳”在谜面本是语气助词;成谜则由虚变实,专指春秋时大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一字活用,全谜皆活。这是化虚为实的一则范例。又如“胡服”猜白居易诗《卖炭翁》一句“身上衣裳口中食”。“胡服”是早期北方民族的一种服饰,“胡”字本属名词,扣底时却作疑问词,变成“何谓”之义以助“服”字的别释。这是由实变虚的例子。这种虚虚实实的安排,有使人真伪莫辨,难窥真窍的妙趣。
2. 忽隐忽现
拟面必须巧设迷幛,或作五里云雾,而开一线光明,诱人探索,这是欲隐却显的安排。如“开口说天才,闭口想天才,天天说的想的都没用,最后都露出尾巴来”猜“林”字。全谜用”开”“闭”“没用”四字,衍消文中的“口、说、想、天”等字,最后余两个“才”字,再由末句点明其“露尾巴”,象形作“\(捺)”。此谜初看时,有如云雾迷濛,难分南北东西,及至拨云见月,确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3. 欲正偏反
这类谜的面句貌似端庄凝重,其实轻巧平庸,如以“还我头来”布面,这是关羽死后索命的话。此谜似乎引典,其实竟把“头”作为“第一”来解,扣底“索非亚“(保加利亚首都)。这种欲正偏反的手法,迷惑力很强,使人有峰回路转的感觉,确是谜中跌宕之笔。
4. 似静却活
诗有诗眼,谜亦有谜眼。谜眼如设在不觉经意处,一旦揭开迷幕,便担有相当斤两,令人大吃一惊。如“怎样写好字”猜《红楼梦》人名“女先儿”。题面出语似属会意,谁料扣底偏作说形,把“好”字由表性形容词翻作表物名词,竟成一谜之“眼”,使“好”“字”两字在句中虚实互化,由静转动,怎能不叫人拍手称“好”!
  从前面所讲的制谜招数来看,创作途径不止一条,方法也灵活多变,底与面的产生孰先孰后也没有成规。在实际制谜时,要拓宽制谜视野,灵活运用各种制谜法门,以求推陈出新,多创作一些新颖、工巧的灯谜精品。
 
超链接
灯谜创作优选法初探
——方炳良
灯谜创作的一般程序是:选择底材—→改造谜底—→拟制谜面。所以,灯谜优质化首先应取决于底材的优选,有人说,“宇宙万物皆谜材”,这是就广义而言的,但毕竟有个成谜易难和成品优劣的问题。底材选得好,选得巧,非但成谜容易,而且佳构纷呈。这里姑且从单一谜底,集锦谜底和连带式谜底的探优上谈些粗浅的见解。
一、单一谜底
单一谜底,通常指不是并列也没有连带成分的单个谜底。如:单字、一个人名、一部电影名、一个语句等等。
()单字底
给单字底配面的灯谜就是字谜。字谜创作是灯谜创作的基础工程。《辞海》收单字近一万五千个,其中绝大多数都能成谜,但未必个个见佳。见佳与否,首先取决于择底技巧是否优化。一般地说,在底字的选优上,合体字优于独体字;而合体字中,能把这个合体字主观地肢解成三个以上部件的尤佳,因为这类底字,形体建筑层面较多,便于作者从形、音、义不同角度展开丰富联想,开拓多种思路,或调字遣词以圆句,或选取典范之文句,构成优化的谜面。这类底字,如:嗦、佩、彩、萝、崛、缁、檄、畛、能、潸……现选“嗦”字谜为例具体说明。
1.分析谜底
“嗦”字,从义、音角度看,是一个不表示任何意义的音节,只有跟“罗”、“哆”才能组合成双音节单纯词“罗嗦”、“哆嗦”;从形体构成法上看,是一个形声合体字(意符“口”,声符“索”);从汉字形体三要素上看,可肢解为“口”、“十”、“冖”、“糸”四个部件。选择“嗦”字为谜底的原因,是因为这些部件肢解后能够多棱角、多层次地优化组合。
2.改造谜底
1)二段式肢解:口、索。
2)三段式肢解:叶、冖、糸。
3)四段式肢解:口、十、冖、糸。
3.构思谜面
1)口——女,古之代称。其一,索——取,同义替代。单字挂面:“娶”(台湾蔡钰斌作)。其二,索——求,同义替代。拟面:“有女求之”(江苏汪永生作)。
2)“冖”,状似画中桥;“叶”“糸”,垂柳叶如丝。移位组合拟面:“画桥垂柳参差是”(福建林智宏作)。
3)其一,“冖”,摹形为冠(帽);“糸”“口”“十”,嵌合为“细”。借助抱词关联拟面:“夺冠还须细分析”(广东郑百川作)。其二,“冖”,象形为小桥;“叶”,一分为二成“口”“十”,分别位于“冖”之西北;“糸”,半红。直接组合拟面:“小桥西北叶半红”(广西宋宗鉴作)。其三,“冖”,象形为桥;“糸”,残红;“十”“口”,“画”中分解移位。直接组合拟面:“桥下残红变画中”(安徽王磊作)。
以上六条同底字谜,从拟面法门上看,或会意、或移义、或拟形;从谜面语言上看,或状物写景,或叙事说明,都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之特点,是优化之艺术构思。
() 二字底
二字底,是指由两个字构成词或短语的单一谜底。这类底,因为构底语素相对较寡,所以从形音义可变的因素看,若着眼于音义变换,常有单薄之虞;但从语素形体的角度优选,则不乏佳构。
现选“丫丫”(电影名)为谜例,略举数则:
1.辗转反侧法
1)“翻从南向飞”          (方  习)
2)从此颠沛两分离         (章荣跃)
3)个个都是翻身人         (柯国臻)
2.象形法
1)竹叶连翘              (柯国臻)
2)个个举双手赞成         (苏才果)
3)“竹叶翻回向天开”     (章  镳)
3.象形摹声法
两行归雁迹,一阵啼鸦声      (佚  名)
()多字底
多字底,是指由三个以上的字构成词或短语的单一谜底。从底材字数上看,选三至五字的较优,因为不论从转化底字语义、变换底字语音的角度看,还是从改造谜底语法结构产生新意的角度看,其可变因素都较多,改造谜底使之优化组合的机会则相应较多,灵活选取谜法构成优化谜面的上佳率也相应较高,而当代谜人的灯谜创作实践也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选“明姑娘”、“都会的一角”两个谜例说明。
1.明姑娘(电影名)
1)分析谜底
先把谜底从人名专称中游离出来。从语言结构看,它可分为三个语素,其重新组合方式有三种:明/姑娘,明姑/娘,明//娘。
2)改造谜底
①一个层次的两段式解体(分同形异构三种)
A、偏正结构:明/姑娘(定中组合)。
B、动宾结构:明/姑娘(明,明白;动词)。
C、动宾结构:明/姑娘(明,使明亮,形容词使动用法)。
②两个层次的三段式解体
D、明                      

(主谓)
(动宾)
 

 
 

3)构思谜面
A、前清淑女(以会意法撰面)。
B、“火伴皆惊惶”(以会意法取《木兰诗》句为面。谜面描述现象,谜底说明缘由——明白了木兰原来是个姑娘)。
C、“故烧高烛照红妆”(以移义法取宋代苏轼《海棠》诗句挂面。“红妆”在原诗句中指海棠花,谋面时移义以借代姑娘)。
D、幸子认理惠(以会意法取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故事情节撰面——幸子终于明白了姑姑理惠原来是自己的亲娘)。
以上四条谜面,例A扣底平稳但稍嫌呆板;例BC均引用原诗句,浑成、形象、凝炼、含蓄,且富于音乐性,自然属于优化之艺术构思;但纵观面底及其结体技巧,例D构思精妙,意蕴丰富,且不失于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和故事性,当推最佳选择。
2.都会的一角(话剧名)
1)分析谜底
现将构成谜底的语素音义约略扫描如下:

     
      
 
A
 
 
dū
首都
dū
大城市
dū
dōu
B
huì
聚合、会合
huì
见面、会面
huì
集会、会议
huì
主要的城市
huì
领会、理解
huì
具备某种技能
kuài
总计
C
de
助词,用在定语后面
de
助词,组成“的”字结构
dì
实在、真实
dí
箭靶的中心
D
yī
数目
yī
 同一
yī
另一
yī
全、满
yī
专一
E
jiǎo
动物头上的角
jiǎo
古代军中乐器
jiǎo
角落
jiǎo
中国辅币,俗称“毛”
jué
演员
jué
竞赛,斗争
jué
古代五音之一
从上表分析判断,原谜底组块方式:A+B+C+D+E③;谜底含义:大城市的一个角落;谜底结构:偏正词组。
2)改造谜底
序号
语法结构
改造手段
1
A+B+C+D+E
偏正词组
别解
2
A+B+C+D+E
主谓词组
别解、异读、顿读
3
A+B+C+D+E
主谓词组
别解、异读、顿读
4
A+B+C+D+E
偏正词组
别解、异读
5
A+B+C+D+E
主谓词组
别解、异读、顿读
 
(3)构思谜面
 
序号
拟制谜面
拟面法门
扣合说明
1
减形法
“都”取右角“阝”;“会”取上角“人”。
2
毛遂自荐
移义法
毛:一角;自荐:都(dōu)会。
3
十分全面
移义法
十分:一角;全:都;面:会。
4
全能演员
会意法
全能:都(dōu)会;演员:角色。
5
答对半数者
得五分
会意法
“都(dōu)会的”得“一角”。
 
以上五条谜,成谜技巧各具特色,但从艺术构思进行比较,在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及面底扣合的清晰度和流畅度上,后两例显然优于前三例;而例5从“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个角度上看,含蓄曲折,耐人寻味,妙趣横生,细品来又比例4略胜一筹,当推上乘。
 
二、集锦谜底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巧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小品——灯谜,也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灯谜作者往往不满足于为单一谜底配面,于是集锦式灯谜和连带式灯谜相继应运而生。所谓集锦式灯谜,是指对同一谜目用三个以上的词语并列构成谜底而后配以谜面的灯谜。这类灯谜的谜底组织得巧,就会像一串念珠,圆合维妙,脉络贯通。因此,集锦谜底优选法应着眼于谜底结构的完整性和谜底文意的故事性。结构的完整性指合乎语法,自然通顺,可读性强;文意的故事性指情节生动,形象逼真,内涵丰富。结构的完整性和文意的故事性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
现举两个谜例加以说明。
(一)选底:邻居、家、姑娘望着我、三年;
      谜目:电影名四;
配面:登墙窥臣,至今未许;
      作者:浙江章镳。
谜底的优选在于作者撷取四部并列的电影片名,巧妙地把它们改造成一个主谓短语:邻居家姑娘/望着我三年。谜底开合自然,读来流活通畅,浑成一体;其语法结构是完整的:邻居家(定语)姑娘(主语)望着(谓语)我(宾语)三年(补语)。造底文意颇具故事性——一位痴情女长期窥看意中人;而运用东家女窥看宋玉这个古书典故措词配置的谜面,又恰恰是谜底所描述的爱情故事的形象生动的写照。
(二)选底:蛇、精变、红颜劫、昆仑山上一棵草
谜目:电影名四
配面:白娘娘盗灵芝
作者:上海苏才果
作者谜底之优选独具慧眼,把四部电影名信手拈来,融为一体。谜底长达13个字,且依次递增,但结构严谨,开合奇妙,层次清晰;反复吟咏,顿挫有致,疏密相间,一气贯通:蛇精////红颜/////昆仑山上一棵草(斜线符号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的语法层次);其连动式谓语结构令谜底文意层层推进,锦上添花。作者巧取《白蛇传》中“盗仙草”一折措词布面,富有浓郁的民间传说色彩,把改造后谜底的故事性表现得栩栩如生。可见,优质的灯谜,有赖于优化的构思;而优化的构思,又源于谜底的优选。
由此可见,经过艺术构思精心组织的集锦谜底,本身就是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文艺小品。为这类文艺小品配面,不论撷典雅的诗词文句,还是取生动的故事情节,都能给人以高品位的艺术享受。笔者甚至也曾作过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先取脍炙人口的典故为面,而后按图索骥,选择合适的集锦谜底,偶尔也有可喜的收获。
 
三、连带式谜底
连带式谜底,是指以单一谜底或集锦谜底为中心,或前或后或前后再拓展,以构成各种语法关系的短语式谜底。这类灯谜的创作优化艺术,若能着力于谜底结构的语法化和谜面文义的意境化(最好兼具故事性),则可与集锦灯谜媲美,并臻佳境。现略举当代谜例简析。
优化手段
连带式谜底
对应性标目
  
前偏式
(单一谜底前加限制)
二支花露水
化妆品名冠数量
“丛菊两开他日泪”
东方女装表
用物冠规格牌号
旗袍漫话
谁向西施学效颦
音乐系高才生
学校称谓冠学系
“此曲只应天上有”
后补式
(单一谜底后作补充)
使君子两分
中药名带数量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
徐光启[]
科学家名连朝代
东方渐露鱼肚白
复指式
(单一谜底拓展构成复指短语)
英王陈玉成
近代史人冠封号
明主评定和氏璧
中将张翼翔
将领名冠军衔
华夏腾飞会有时
林道静谢芳
影中人连扮演者
“柳陌无人絮自飞”
混合式
(单一谜底前后拓展,集锦谜底另加限制)
北京谷维素一片
西药带量冠产地
“燕山雪花大如席”
一刀一马五大卡
数量词三
云长千里走单骑
新八两白降生地
中药名二冠数量
一流碎叶城
李白《将进酒》《长干行》
唐诗人连作品二
“千杯万盏会应酬”
总而言之,集锦式灯谜和连带式灯谜都以其独特的成谜技巧,把当代灯谜的优化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愿有志于振兴华夏谜坛的同仁齐心协力,开拓进取,锲而不舍,推陈出新,在灯谜普及实践的基础上,着力于创作论、鉴赏论等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为中华谜学再添可贵的一页。
 


上一篇:会挽雕弓如满月——射虎法门(一)
下一篇:辨伪求真咀英华——灯谜鉴赏(一)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