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4教师赴宁参加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暨作文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10-13 10:54 作者:宗林林 编审:

  十月,南京城桂花金灿,清雅芬芳。有着99棵合抱粗细梧桐树的十三中校园迎来了一批语文教育路上的探索者和追梦人。
  2016年9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全新呈现。为了汲取名家名师教学经验,让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10月10日上午,淮安外国语学校语文教研室程三宝主任率3名一线语文教师代表前往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参加“初中语文新教材首轮教学研讨暨‘创一杯’第三届全国初中作文教学研讨会”。

教材主编洪宗礼谈新教材变化

  大会特别邀请教材主编洪宗礼以视频录像的方式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变化及亮点。据介绍,新教材保留了旧教材的基本框架和绝大部分经典课文,改动涉及面在30%左右。
首先,在选文内容上优选新篇目,新增莫言的作品《卖白菜》、王充闾的《火把节之歌》等;国学内容有所增加,每学年设六篇文言文,六首古诗,新增《论语》内容。
  新教材更加强调口语交际和灵活运用,在每一单元最后设置“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教学生们写“日常书信”,强调与人交流用语“文明得体”,新增“对对子”的内容,通过例文来讲解对联中的“对称”、“对仗”、“相反”和“相关”等修辞手法和知识点。
  新教材中新增语法内容,详细介绍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语法类别和功用。“语法的学习一种是以知识为主,一种是以运用为主,在新教材中,我们更强调运用,强调在生活和具体语境中的运动,而不是死记硬背。”洪宗礼说。
  加入“非连续文本阅读”知识点。洪宗礼介绍,非连续文本阅读由图表、符号、图画等素材组成信息单元,从这些非连续文本中获取信息是当今人们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当学会如何准确、迅捷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学生们应该学会从图表中对比、分析,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进一步综合、判断、从而得出结论。”洪宗礼介绍,新教材中,通过一系列具体题目来锻炼学生这一能力,既是为了让大家应对考试,也是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阅读的要求。

名师亲授新教材新篇目观摩课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洪劬颉老师开设讲座《课堂教学的智慧维度》。他认为,真正的课改,不是关于“课”的改革,而是“人”的改革。以席慕容的《贝壳》为例,比较三种教学设计,畅谈课堂教学的智慧维度和智慧设计。他介绍了自己教学生涯中行之有效的智慧做法,如“五分钟演讲:演绎精彩的自己”、“经典语文:60秒的语文人生”、“日记:今生今世成长的证据”,与会老师很受启发。
  研讨会上大师云集,名师们开设的观摩课以别具风格的课堂诠释了智慧课堂的内涵。10月10日下午,江苏省特级教师卢世国老师开设新教材观摩课——《卖白菜》。整节课以“抓住结尾段理解课文主旨”和“抓住语言特征(细描)品读文本”为目标,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向教材学习写作智慧。卢老师寄语学生,“阅读重在得法,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长期练习,阅读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读书,泛读,精读,读整本的书;把读书当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能够成为高贵的人”。
  随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七中学袁爱国校长开设作文名师示范课《发挥联想与想象》。由“巢”的造字展开联想,到看鸟巢图片,说鸟巢、猜故事到写鸟巢,评鸟巢。比较老屋与鸟巢两张照片,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寻找两者的异同点,提炼不同立意。整节课设计精巧,学生发言精彩纷呈,诠释了在生活中学作文的教学智慧。
  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的丁宏兵老师开设《十五从军征》。整节课从“读对:辨字正音,把握节奏(独立完成)”、“读懂:对照注释,理解大意(小组活动)”到“读深:诗中有深意,诸生细细品”、“读广:诗情一脉传,比较析匠心”,由浅入深地教会学生诵读欣赏乐府诗的方法。
  倾听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中的思考、心声,交流困惑、经验,《七彩语文》中学语文教师论坛主编金正平主持创一自由论坛,先后邀请大丰、无锡、南通、连云港等地的一线教师代表畅所欲言。在总结时,金正平希望教师们能沉潜自我,砥砺改变,在使用语文教材的同时,更要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消除应试思维,真正让语文教育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追求读写一体的生活化写作

  组织“经典夜读小组”,开设“情境读书课”,开发出“月光诗会”“校园戏剧节”“大树下的古风今唱”等一系列有创意的语文校本课程,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十三中的曹勇军老师介绍了追求读写一体的生活化写作的具体做法。他把时事演讲搬进语文课堂,把中秋月光诗会搬进语文课,把戏剧节搬进语文课。以《给市长的一封信》为例,他认为人们应该用写作来捍卫公民的权利。去美国访学,研究中美写作的区别,借鉴美国写作课关注过程、重视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方法。曹老师希望通过读写一体的生活化写作,不仅让学生获得好的成绩,更想让他们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具备对自我、生命、社会的叩问、追问和对话的能力。
  随后,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李凤开设讲座,评析2016年全省中考作文时认为,2016年江苏省13大市作文命题形式多样,命题主打,热词新词频频亮相,哲理含量渐见其多;命题导向以传递正能量、引领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为主,也不乏对考生学会分享、思考、辩证看世界的引导。主题可分为“成长感悟”“七彩生活”“阳光心态”“情感品行”等,“关注自身成长”“展现真实自我”成为常唱不衰的进行曲。
  备战2017年中考,她建议备考时以标题作文为主,以全命题为重点,但其它题型的训练也要重视;要力避撞衫,选材求新;“诗画”牵手“哲思”,会描写,见深情画意,善思辨,明深刻哲理。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黄厚江开设专家示范课——《在记叙中描写》。从回忆日常生活中丢东西的经历入手,让学生通过描写,把丢掉的东西再现在读者和自己面前。课堂在幽默风趣又充满睿智的对话中一步步走向深处,写出物的特征、写出真挚的情感,善于制造矛盾写出波澜。他寄语学生们:“千万不要抱怨生活中没有材料可写,千万不要生活里的故事是怎样的就怎样写,千万不要凭空捏造写。”
  随后,黄厚江以“初中新教材修订说明及教学建议”为题开设讲座。作为苏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重要编者,他希望教师们要全面清楚地认识教材的体系,认识教材个性化的学科价值,发挥教材的优势和对学生素养的培训作用,要会用教材。他认为,苏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以“读写双引”为两条线索,介绍了课文单元的组合方式以及五读(精读、略读、诵读、专题阅读、整本阅读)组合的特点。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他认为教师们应该正确确立语文的知识观,立足于语言的运用来教语文的知识;一定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征,利用教材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考试就相当于带着学生收庄稼,平时上课就像带着学生种庄稼,不种老收,最后可能颗粒无收”“韭菜不长天天割,小猪不喂天天称”,他认为,语文学习最需要从容,沉淀,过于频繁的考试容易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不利于语文的学习。他的精彩比喻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共鸣,全场掌声雷动,向这位一直坚守本色的专家语文人致敬。
  本次研讨会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主办,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创一文化有限公司承办。10月10日上午到10月11日中午,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们倾听教材主编谈新教材,观摩新教材名师示范课,研讨新教材新教法,交流作文教学方略,与来自全国的一线教师们交流教学感悟,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思路,坚定了教育信仰,焕发了投身教改、完善自我的激情。


特级教师黄厚江开设作文课


我校备课组长代表董云老师和南通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合影


2016苏教版新教材(七上)
 


上一篇:淮外吴寿健应邀为区中小学德育干部培训班开设讲座
下一篇:淮外初三:锐意进取 勇于创新 务本求实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