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初一主题班会:自学预习,我来支招

时间:2016-10-25 20:28 作者:宗林林 编审: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2016年10月24日下午4点30分,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级部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自学预习,我来支招”习惯养成主题班会。
初一年级18个班级结合班级实情,通过“观看视频”、“小品表演”、“答记者问”、“学霸传道”、“指点迷津”等方式,让学生清晰地审视、观照自己的预习方法,明确不同学科的预习方法,更清晰、高效地规划学习生活。
  回放学生的预习活动,班主任各有妙招。初一(15)班班主任周梦迪老师将不同学生的预习活动拍成视频,在回放时让学生讨论、剖析不同预习案例的优劣。初一(18)班班主任朱适宜则安排了小品表演,将班级同学自习预习时的众生相集中呈现,学生们在捧腹大笑时也照了一回镜子。
  听学霸们传授秘笈,是每个同学都翘首以待的事情。学霸们的自学能力非同一般,在班级传授高招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合理规划时间、大胆质疑、将知识网络化的重要性。“我总是喜欢超前学习新知识,走在老师前面,特别有成就感。”“读一篇长文时,我习惯于在书页上批注,划出关键词,简要概括,这样既锻炼思维,也有助于集中精力。”“我预习数学喜欢画思维导图,喜欢设计各种图,让知识的发展脉络更清晰,知识结构网络化更容易理解。”“在预习时要拥有和编者、作者对话、辩论的习惯,在质疑中求知,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作为同学眼中的学霸,初一(5)班石海岐、初一(17)班陈雨、初一(18)班黄天行等同学介绍了自己在预习时的具体做法,接受班级同学提问,他们也体验了回“答记者问”的明星范儿。
  唤醒并点燃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初一(16)班班主任朱兆惠老师播放了“超级演说家”中的“教育的意义”视频。随后,朱老师概括了提高自学能力的几种方法:把握预习时间,整体安排预习内容;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边阅读边记笔记;要找出重点和疑点;将阅读和查资料相结合;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不同学科采取不同方法。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路径方法。据初一级部张知双主任介绍,今后初一级部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主题班会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助力,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成为学习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的人。


主持人风采


平板互动


小品表演乐翻天


专注听会
 


上一篇:淮外科技节:奇思妙想,点亮科技之光
下一篇:淮外:E学习平台深度运用,着力提高智慧课堂效率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