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育桃李,凝心聚力谱新篇

时间:2025-10-19 13:35 作者:李晔 编审:张俊逸

落叶知秋,微风徐来,所有美好不期而至。2025年10月15日,淮安外国语学校滨河校区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开展周教育教学研训活动。

艺术欣赏

初一英语组常雪敏老师、皇甫紫琼老师和张璇老师献唱的一曲《爱情转移》,让我们感受于秋日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与温馨。

大美滨河,强校有我

刘嘉荣老师作为“立德树人铸师德,不忘初心强师能”教师演讲会的嘉宾,分享了她在滨河淮外的成长历程。他坦言青年教师充满激情与创意,而老教师底蕴深厚、经验丰沛,希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将二者结合,既能激活课堂氛围,又能夯实教学根基,共同打造兼具活力与深度的育人阵地。

班级建设,路径明晰促成长

优秀班集体的创建并非一蹴而就,从目标引领到机制保障,再到文化浸润,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本次德育论坛邀请初一级部李浩副主任和初二级部周洋副主任分享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他们指出,班级建设需以明确的目标为引领,依托小组合作机制,细化管理举措,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性循环。

滨河淮外的教育者们正以清晰的路径和扎实的举措,将班级打造成学生自主管理、合作共进、品格淬炼的成长平台。这条路径清晰地表明:科学的规划是集体发展的“导航图”,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内驱力,才是班级向上、向善生长的“核心引擎”。

楷模引领,一同争创先进集体

德育处孙信宝主任对“周恩来班级”创建标准进行解读,并结合自己多年班主任经验提出具体建议,即注重文化建设、强化责任意识、营造互助氛围,让班级成为学生品格与能力共同成长的沃土。 

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共前行

树榜样引领风尚,立标杆凝聚力量。本次会议隆重表彰了初一、初二年级九月份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优秀班团队”与“优秀备课组”,旨在肯定卓越、弘扬匠心,激励全体教师见贤思齐,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推动学校育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善总结者得其智,善分析者得其谋

学校初中部常务副校长英昌磊在交流时说,教学质量提升重在有为,各位老师应从班级整体、学科整体、教师个体、班级学情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着手,构建一个奋进向上的和谐氛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落实智慧课堂,构建智慧模式,赋能提质;也要深度践行课标,打造特色课程,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以课堂之“变”促质量之“跃”

以人本之“心”育质量之“魂”

滨河淮外校长田学银以《以课堂之“变”促质量之“跃”,以人本之“心”育质量之“魂”》为题与全体老师做交流。他从“真教、真学、真情”三个维度,为全体教师描绘了高质量教育的清晰路径。

“真教”——聚焦课堂效率与教学品质   真正的教学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精心设计的启发与点燃。田校长要求教师们深耕备课,精准设计课堂目标和环节,坚持“学”为中心,让学生参与体验、学生思考发问。他希望老师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情研究与分层教学设计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长。“真学”——关注学生主体与活动赋能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田校长鼓励老师们大胆创新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科素养挑战赛等多样化活动,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知识在实践与应用中真正内化,让课堂因学生的深度参与而迸发活力。“真情”——落脚于润心守护与家校协同   教育是充满温情的事业,田校长提醒全体教师,要将“润心行动”落到实处,通过一次真诚的谈心、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及时的家访,走进学生内心,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成长伙伴。同时以“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家校关系,通过坦诚沟通、专业指导,与家长结成牢固的教育同盟,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是点燃心灵的艺术,更是静待花开的坚守。本次例会不仅凝聚了共识,更激发了每一位滨河教育人的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上,以热爱与智慧润泽生命,以担当与协作书写教育的新篇章。



上一篇:自尊自爱青春美,知法懂法护安全
下一篇:小组合作绽异彩,智慧课堂领风帆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