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力孩子健康成长,11月4日—5日,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围绕“赋能成长,共护花开”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举办三场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专题讲座,为学生、家长和教师送上了全方位的心理成长“养分”。
学子场: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点燃青春斗志
第一场讲座由朱培培老师主讲,她以《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为主题,为滨河淮外学子带来了一场充满力量的青春启迪。
讲座伊始,朱老师通过互动提问,精准捕捉到学子们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害怕答错、缺乏勇气等普遍困惑,巧妙地指出这些心理障碍正将大家“自我囚禁”,阻碍成长脚步。在引导学子正视内心困惑后,朱老师围绕“人为什么要有梦想”展开深入探讨,鼓励同学们积极分享想法,现场学子纷纷举手,提出“梦想给予前进动力”“梦想让生活更丰富”“梦想让学习更有目标”等精彩观点。为让梦想的意义更加具象,讲座中引入了南仁东先生为“中国天眼”奋斗22年的坚守故事、同学因确立天文学家梦想而实现学业逆袭的真实经历,以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不畏艰难的经典典故,让学子们深刻理解“梦想是人生航标”的深刻内涵。
朱老师还引导学子们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榜样力量和想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梦想,并通过播放舞蹈家卓君在嘲讽中坚守“田埂上的梦”的视频,提炼出“坚定信念、勇敢行动、坚持不懈”的追梦品质。
“未来,我想当滨河淮外的校长!”在激动人心的“梦想宣言”环节,学生们勇敢走上讲台,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生物学家、心理疏导员、美术老师、缉毒警察、短道速滑运动员……多元化的梦想展现了滨河学子丰富多彩的人生追求。朱老师鼓励学子们将梦想写下来时刻激励自己,在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实现青春价值,现场学子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将以更积极的姿态追逐梦想。
家长场:立德树人,以璀璨生命力滋养家庭成长
第二场讲座聚焦家长群体,由郭璐老师以《立德树人—如何活出璀璨的生命力》为主题,剖析家庭教育的核心密码。讲座伊始,郭老师通过对比孩子充满活力的状态与家长略显沉闷的表现,直击家庭教育的关键问题——家长的生命力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郭老师强调,家长的生命力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她通过“两杯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家庭中爱的流动的重要性:当爱像活水般流动时,家庭充满温暖;当爱停滞不前时,家庭关系就会变质。
现场互动环节中,郭老师通过模拟夫妻间正向沟通与指责式沟通的不同场景,让家长们直观感受到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充满爱的家庭会培养出自信、温暖、善于沟通的孩子,而充斥指责的家庭则会让孩子陷入恐惧、自卑甚至叛逆。讲座最后,郭老师呼吁家长们觉醒自我,努力活出最好状态,用流动的爱和蓬勃的生命力陪伴孩子成长,赢得了现场家长的强烈共鸣。
郭老师指出,80岁的老人依然可以活力四射,年龄不是缺乏生命力的借口。她鼓励家长像吸引蜜蜂蝴蝶的鲜花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力影响孩子,成为孩子愿意亲近的人。最后,全体家长在郭老师的带领下庄严承诺:“努力活出最好的状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场:幸福续航,以良好关系赋能教育初心
第三场讲座面向滨河淮外全体教师,郭璐老师再次开讲,以《做一个有幸福关系的人》为主题,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心理赋能支招。郭老师开篇点明核心:“一个不幸福的人,难以传递幸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老师,难以培育出阳光的学生。”
郭老师强调,“先有关系,再有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源于教师自身幸福关系的构建。她分享了自己通过学习调整家庭关系、改善身心状态的经历,并给出实用建议:教师要学会关注自身情绪,允许孩子做自己,用微笑、点赞等简单的肢体语言和正向反馈,与学生建立温暖的连接,形成教育的正向循环。讲座最后,郭老师以“用生命唤醒生命”的寄语,鼓励全体教师先成为幸福的自己,再成为照亮学生成长的明灯。
三场讲座层层递进、精准发力,分别从学生成长动力、家庭育人环境、教师专业素养三个维度,为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筑牢根基。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多元化的活动为载体,凝聚家校师三方合力,为学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