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认识,倍快乐

时间:2025-09-23 21:22 作者:祁霞霞 编审:张俊逸

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倍”之后,滨河淮外小学部三年级数学组针对“倍的认识”这一单元,指导学生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活动一:“倍”的眼光好

怎样让学生会用倍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呢?三数组的老师们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文具、玩具、食物和周围的事物等,新发现生活中的倍数关系,接着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再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身边的倍。

同学们在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走出了课本,走进了生活,在体验、操作、表达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仅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为静态的数学提供丰富的表象支撑,让数学生动起来。(图1)

活动二:“倍”中故事多

“数学连环画”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三数组数学老师特别发起创作邀请,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将倍数知识融入趣味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

同学们化身“数学小编剧”与“创意小画家”:他们用数学逻辑搭建故事情境,用画笔赋予知识色彩,更结合语文学科的写话能力,为画面配上生动解说。最终,一幅幅构思巧妙、色彩明快、充满“数学味”的连环画新鲜出炉——有的以小动物分食物展现倍数,有的用植物生长周期诠释关系,让抽象的数字变得可感可触。

这些作品如同一个个多彩的万花筒,既折射出学生探索知识的清晰轨迹,更闪烁着思维碰撞的灵动火花。它们不仅将“话数学”变成了更直观的“画数学”,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独特审美与数学素养,更让“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一目标落到了实处。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孩子们积极参加有趣的数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更能体悟学以致用的内涵,感受数学的魅力。当孩子们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用灵巧的双手去实践、用善思的大脑去思考、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他们一定会有收获,会发现更多数学的美妙!



上一篇:积跬步 养习惯 向未来
下一篇:“形”动数学,绘出面积之美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