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112期)

时间:2020-09-18 17:52 作者: 编审:

你是人间四月天

【泡桐花开】

 

心中最美的风景
淮安外国语10级10班 陶思哲 

  坐在窗内,不停写着作业,头有些疲惫,心有些焦躁。抬头,看见不远处一树绽放的泡桐,花下的一位老人,含着笑,手里摆弄着一双双鞋。一阵风袭过,几片雪白的泡桐花瓣如蝶翩翩飘落,缓缓地抚在老人雪白的银丝上,那样的风景,真美。
  猛然想起自己的一双鞋也该补补了,转身,拎起鞋,跑下了楼。
  老人仿佛躺在了泡桐花丛中,头上,衣服上,脚下,都飘落了一瓣两瓣的泡桐。走近他,一股浓郁的香气钻入鼻孔,满脸的疲惫,一扫而空。
  递过这双鞋,老人依旧笑着,脸上的皱纹聚在了一起。焦躁的心被一丝清凉的笑意抚过,有一点舒畅。老人拍了拍身边的板凳,让我坐下。我的脚轻轻地踮过一瓣瓣泡桐花,小心翼翼地坐地这泡桐的世界里,心旷神怡。
  年过七旬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手却被修鞋的皮钉划出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沟壑。老人托起鞋,布满沧桑与老茧的手已不再灵活,颤颤巍巍地修补着,可双手的动作却依旧熟练,一点一点地重塑着又一件艺术品。和老人闲聊着,才发现他是那么健谈,那么阳光。“都干了几十年了,突然不干了,害怕那些老主顾找不到地儿去修鞋。自己这把老骨头也闲不住,就来干干活,活动活动筋骨呗,哈哈哈……”老人爽朗的笑声仿佛惊动了风的精灵,卷起几朵顽皮的泡桐,悄然落下。我的身上,也沾了几片飘散着清香的纯白的泡桐。
  “好了,给。”“多少钱?”老人笑着,顽皮地竖起两根手指头,我轻轻地递给老人两个硬币,笑着拎起鞋,回家。
  “记得常来啊!”老人雄浑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我回眸,唱歌般地回应道:“一定会的!”
  我不愿掸去肩上那几瓣泡桐,我愿让那香气一直萦绕在我的身边。老人那阳光、质朴、勤劳的品质,不正和那纯白的泡桐花一样,将香气洒向人间吗?
  坐在窗内,老人依旧坐在泡桐下,雪白的泡桐加上质朴的老人,简直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低头写作业的时候,那道最美的风景,已经印在了我的心间。
 

旅途
淮安外国语11级13班 李漫书 

  假期中的一次偶尔熬夜,我不经意间抬起头来,发现天已呈灰蒙蒙的白色,如同白衬衫上沾染了灰尘。我披上一件外套,走出房间,薄纱般的白雾萦绕在天地之间,若有若无。处在其中,仿佛置身于淡墨轻岚的水墨画中。清晨是最美好的时光,“一日之计在于晨”,我舒展筋骨,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头脑清醒,唇齿间满是微凉的空气,如同山泉般甘冽清新。此时的我如同重生般释然。
  向远方眺望,地平线被薄雾笼罩,天与地似乎融为一体。
  那里的远方,依旧孤独。
  我独自走过很多路,我不明白为何这些平凡甚至荒芜得一无所有的路,总能为我带来安慰。有时候站在十字路口看着陌生的彩色路标会踌躇不前,这种迷茫让我恐慌。但我固执地不喜欢带着地图上路,即使地图上标明了最清晰的路线与方向。
  我想,只有这个年纪的我才会想要做一个旅行者。走在路上,我会有一种行走在生命之路上的感觉,跌跌撞撞依然坚持行走,有伤痛,在十字路口有犹豫与迷茫。有时看不清方向,却不愿让别人带领,只相信自己,心中早已决定用自己的双脚去行走,去探寻,去闯出自己的天地。
  青春就是这样一条充满未知与新奇的路,这样一场美好浪漫的旅行,知道从哪里来,却不知道最终会走向何方,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一直在路上。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我的脚下不仅是我的选择,更是成长——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是跪着爬着也要走到终点。
  将目光从远方收回,我这才注意到,蛋黄般饱满诱人的日出渐渐浮现,脱离地壳的束缚,白纱如烟般散去,一缕缕温暖的微光从云层中探出来。
  新一天的旅途又开始了,我想,我该继续出发,继续我的旅行。如同这驱走黑暗的阳光,我对未来的路充满信心。


【斜阳草树】
 

不经意间的城市光影
淮安曙光小学部 姜正锦 

  第一次接触陆元敏的摄影,是纸上记录片中的《上海人》,那种深厚绵长的岁月之感,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以及对生活中涓滴细节的丰润呈现,让我在一瞬间想起了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似乎是一样的夏日,一样的风吹树梢动,一样的老人与少年。时隔几年,当我看到这本《记忆恍惚间的上海影像》,我又找回了那些为之心动的吉光片羽,那份多雨多阳、淋漓微渺的南方情怀。
  我偏爱这些照片,就像我偏爱住在郊区的感觉——无所事事却意味深长。
  各种旧事物穿越我们的身体,它们让我尖锐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私人生活。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陆元敏用相机将我们的记忆编织出来,那些斑驳的墙壁,废弃的橱柜,深巷中的午睡,雨雾与水渍,抽烟、晒太阳的老者……随着镜头不停转换,最终,也将时代与个人编织其中。当我们凝视陆元敏镜头中那些曾经存在、却已然消逝的场景,会感到一种惊惧,同时又感到庆幸,而当我们的指尖轻轻翻过,打量这些冲洗出来的“虚空”,却将深锁于记忆中的细枝末节解救出来。黄昏的屋顶、街道与河流、窗口与天空、自行车与厂房,全部投影在凉风习习的寂静之中。就像某个慵懒的假日下午,我们无意中打开放置少年时代物品的抽屉,抚摸上面的蛀痕与灰迹,那样地微妙感人,有种隐隐的伤恸,却又温暖而真切。
  那些陈旧、黯淡的岁月痕迹,传达出一种湮没于千门万户之中的日常氛围。他就像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日常”发现者与见证者。也许他所言说的就是:时光已逝,日常永恒。用最具日常感、最为大众化的个人视角,将“无足轻重之存在”转换为永恒的记忆。尘世的气息弥漫在老城区的弄堂深处,闲谈、对弈、午睡、梳妆、水果摊、码头、蚊帐、街头织毛衣的女人、雨中的杂货店,它们与我曾如此接近。尤其在夜阑人静之际,灯下翻阅这些照片,如同翻看自己的家庭影集,如此遥远,又如此亲近。这些我们曾经熟视无睹的场景,随着城市的高速变迁,逐渐只留存于陆元敏的镜头之中。
  毫无疑问,陆元敏是怀旧的,一架懒洋洋的相机从多年前苏州河下午的阳光里,带来了这本影集。也许是一种南方的共同生活经历,那些照片总令我怀想起逝去的日子,夏日江面的凉风、车窗外面的雨景、散落街头的人群、各种老房子、渡口、蒲扇、猫,在我的凝视中,当时的种种情绪,犹如这春阴之日的薄雾,徐徐从心头流过。这些为岁月风尘遮蔽的物件、场景,其难以言传的沧桑之感,一如张爱玲在小说《连环套》中所言:“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藉的黑白的瓜子壳。”
  

听,那堵哭泣的墙
淮安外国语12级12班 邓茗绮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在这样一个早晨,淮安这个文化名城下最浓的悲哀,随风渐散。
  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淮安——不是以名城的身份,不是以繁华的姿态,而是以一种难以言说的悲痛赤裸裸地展示出来。这样的淮安,使人难以接受。
  青白砖块上“淮安州”的字样快被磨平,可却掩盖不住历史的悲痛。树根旁随意堆起的乱砖,即使很多已经断裂,即使已经布满尘土,可却隐瞒不住历史的遗憾。
  跟着队伍走过条条小巷,竟随处可见到古城墙建立原始的根基,让我们感到幸运,却又扼腕叹息。走过那座古老的通济桥,仿佛能够穿越时空,重回过去。桥上斜拉着的铁链,如今已锈迹斑斑,深黄色的铁锈一路向下——脚下的护城河也早已不复清澈,只有桥边的石碑依旧完好,静静地站着,像是在守护着桥,又像是在回望着当年。
  在一户居民家中,意外地遇见了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不同的是,它并没有遭遇太多磨难,一块一块,整整齐齐地堆砌在那里,石缝间的石灰已经剥落。可是,浓浓的痛意却明显传来——它说,它等了好久了。它说,它还有价值。它说,我还在……
  走出那户人家,在外面还依稀能看见古墙的影子,而隔在中间的那堵雪白石灰墙上,那块蓝色的小牌“历史建筑036”却又像是在漠视,又像是在不屑地旁观这个世界。
  绕过七七八八的街巷,这里,就是终点站了。
  青灰色的墙体像是被人用机械横劈了一半,留下类似于生物书上的解剖图案一样,让人不敢直视。斑驳的墙体,让人心中没有愤怒,只有心口钝钝地疼。墙角,嫩绿的蕨类植物绒密可爱,从墙缝里探出了半个脑袋,正怯怯地张望。抬头,刚好对上施工工地上张开大手的起重机。阳光依旧灿烂,心头却有一丝凉意。
  历史像那断了线的风筝,永远消失在岁月的流沙中。时间的两岸,历史的蕴藏与子孙后代的茫然隔河相望,我们再也无力挽回,我们也许可以做点儿什么,让悲剧不再重演。
  听,那堵哭泣的墙。


【寸草春晖】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监利新教育11级14班 吕婉婷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箫再叹。
女儿呀:
  我看到你昨天把闹钟定了三四次,我知道你是怕我错过车,其实你不用担心这些的。今天是爸爸第一次离开你到远方去。以前,你太小,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留下来照顾你呀。
  今天你感冒了,我本想留下来照顾你的,可你老是不停地催我,我也就走了。你要记得吃药啊。
  今天爸爸上车的时候,你就站在公路上,一个劲地挥手,爸爸就一直望着你。看的爸爸好心疼的哟。你这孩子看似坚强,其实脆弱得很,也不知道你哭了没有。你别难过,今年荷花绽放的时候,我就会回来的。
  你说过,明天就要月考了,千万别因为我把它考砸了,好好考,放轻松。有什么事就跟我打电话,别一个人闷在心里。爸爸的号码永远是那个,不会变的。就算对所有人关机,对你却永远不会的。
  你是不是老觉得爸爸很没用,没有给你幸福的生活?丫头,这是爸爸的错,爸爸会加油的。
  爸爸在周六帮你把房间里的灯换了,那灯泡用了很久,我怕我走了以后,如果它坏了,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晚上最喜欢开灯了。
  你老跟我说,你们班主任很好,爸爸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你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她说。
  现在春天了,你去年的衣服,肯定都小了。我会帮你买了寄回来的,别担心。
  女儿呀,爸爸舍不得你,放不下你呀。当荷花绽放的时候,爸爸一定回来。
  女儿呀,对我来说,你就是人间的四月天呀。爸爸今天上车的刹那,多么想大哭一场呀,女儿呀,爸爸不在家的时候,记得要好好照顾自己呀。  
  今天,你第一次离开我去外地打工了。爸爸,对我来说,你才是人间的四月天。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箫再叹。
 

依稀是当年的味道
淮安外国语10级6班 瞿小涵 

  这是珍藏心底、永不蜕变的味道,浅尝一口,香甜溢满心间。
  盛夏,老屋。
  儿时,每到放暑假,我会准时出现在村口。这时,总会有一对老人在那里等我回家。
  我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环境,喜欢这里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到这里,外婆总会牵着我的小手,来到小屋门前的池塘边。肩上跨着一个篮子,去采摘荷花。因为,我喜欢吃外婆做的荷花饼,喜欢那种香甜的味道。
  池塘边有一条小船,外婆会先将我抱到船上,然后自己再缓慢地上船。我坐在船中,静静地看着满塘的荷花,外婆则站在船头,撑着竹篙。一会儿,就满篮荷花了。回到老屋,外婆戴上围裙,站在水池旁细心地洗着荷花。然后,左右手各端一个凳子放在院子中央,我坐在那个小凳上,静静地看着外婆做荷花饼的整个过程。将一片荷花放在左手心处,右手用小勺放一点肉糊进去,然后灵巧的手再将荷花瓣一卷,放在提前和好的面糊里,使周围都封好,最后再将它们一个个地放到油锅里。香味会慢慢溢满整个老屋。我喜欢这种等待的味道。
  荷花饼熟后,外婆会眯着眼,把这些荷花饼都盛到盘子里,并在盘子周围放几片荷花瓣,既好看,又美味。我垂涎三尺,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总是微笑着点着我的鼻尖叫道“小馋猫”。然后用筷子夹一块细细吹过后送到我嘴里,只感觉脆脆的,满口的香甜。这种味道,使我依恋。
  如今,学习紧了,没时间去乡下看外公外婆了。当然也无心去想那曾带给我无尽喜悦与美好的荷花饼。可是一到夏天,外婆总会像我当年准时出现在村口一样,手里提着一个保温饭盒出现在我们小区门口。我总是笑着跑过去,牵着外婆已经粗糙的手,向家走去。回到家,在我期待的眼神中,外婆打开饭盒,一股熟悉的香味溢满餐厅,同时也溢满我的心间。浅尝一口,还是当年的味道。
我喜欢这样的味道,这是像品尝一杯香茗的味道,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牧童短笛】

  信念像一缕阳光,温暖我们的心房,生活必须有信念的翅膀,才能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小草在雪地里埋下它的信念——等到春回大地的那一天,用两片绿芽问候大地;受了伤的小鸟,信念赐与它一双翅膀,给它力量,让它再次在天空飞翔。

——监利新教育11级16班 李雨飞

  
  4月20日,雅安涌现出一幕幕爱的场景,令人震撼。让我们燃起一支明烛,为雅安祈福!这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雅安,你并不孤独!

——监利新教育12级19班 熊雅萱

  
  一次次争分夺秒的营救,显示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一个个救援人员的身影,表达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大义;一句句真切的鼓励,铸成了战胜灾难的信念!

——监利新教育12级19班 陈嘉

  
  人生道路茫茫,我们作为这路上的行者。也许有过坎坷,也许有过寂寞,也许有那么一刻,我们站在路上的悬崖边,以为这便是尽头,便堕落、沉沦。可是谁又知道,这时候的我们,正该张开双翅,去拥抱那蔚蓝的天空。枫,随着萧瑟的风,依旧在天空划过梦幻的弧线,而我们为何不能在湛蓝的天空下,尽享那可人的阳光与梦想?

——淮安外国语10级10班 谈啸

  
  我黯淡的眸光一下子亮了起来,为自己喝彩!即使世界都抛弃了我,我也可以将自己拯救;即使没有阳光照到我所在的地方,我也可以自己点起一盏心灯;即使没有一个人来为我喝彩,我也可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自己叫好!

 ——淮安外国语10级10班 王雨虹


  共处,就要学会团结。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而很多人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会构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城墙,这就成了个集体。集体里的成员各有千秋,缺一不可。在困难面前,最重要的就是团结互助,齐头并进,只要那样,就可以一起冲向成功!

——监利新教育11级14班 陈晨

  
  清晨,被春天召唤而起的农民,戴着笠,赤着脚、挽着袖,跨入那一片片开垦过的田地。细雨中,他们弯下腰,一双手不断上下运动,田间的影子一晃一晃,像蜻蜓点水。不一会,一行行整齐的禾苗,排列在他们的身后。当农夫们直起腰,回顾身后的禾田时,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他们知道,有美好的秋天等着他们。

——监利新教育12级11班 杨雪利

  
  成长永远不会停止,诗歌永远不会老去。那些从稚嫩到坚定的步履踏过之声,至今仍掷地有声、回荡良久。辗转过了千年。

——淮安外国语10级10班 刘心怡


  这是一棵树,叫不上名的树,在这烈日之下,这片僻静之地中,它的绿是唯一的,也是最为夺目的。清脆的绿仿佛风一吹就会滴下来。树冠上大片的绿像潮水般涌动,向四周不断地浸染、蔓延,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淮安外国语10级6班 吴慧
 


 


上一篇:青春的调色板(112期)
下一篇:毕业歌(113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