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那些事(129期)

时间:2020-09-18 18:02 作者:杨雅丽 编审:

夏天那些事

 
在蝉鸣和悠闲中,在风景与远离里,我们毕业了,暑假结束了,新学期开始了。那些平淡的日子,这些难忘的瞬间,都成为童年的一部分,青春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
 
 
【那声蝉鸣】
 
寻夏
温州翔宇高中13级1班 廖少华
寻找一夏意,一蝉唱,一蜕变。
蝉知了知了的叫来了夏季,我坐在院中听他在树上聒噪。绿意挡住了它小小的身躯,却挡不住它为夏而唱的颂歌。一只蝉要在地下蛰伏七年,才能拥有属于自己夏季的几周。它真的是在用生命去唱歌,但义无反顾。它的蝉唱迎来夏天的燥热,现在夏天的燥热有了,但蝉声等待七年的聒噪又去哪儿了呢?有的只是机器的隆隆声。
 寻找一荷塘,一月色,一足迹。
 寻朱自清的身影来到清华园,去享受夜晚的清辉。你的身影在水草上滑过,漾起层层涟漪,也漾出我的回忆。我沿着荷塘边走着,看着前面黑压压一路绵延,前方还有一座庙,月光朗照,投射庙门的神像上射出幽冷的目光。心中忐忑,来回踱着步,等待着姐姐来接我。我到路灯下,看着昏黄路光下塘中,幽黄的灯光打在荷花上,看着朦胧的水汽,浮起在荷塘里,望着塘中被月光拉长的倒影与路光和谐的铺展,我的心也由此静下来,望着荷叶碧绿,荷花粉嫩,我静静地等着。
寻找一微笑,一蒲扇,一清凉。
一双笑眼。轻摇蒲扇,习习凉风是爱的清凉。夏被荷叶映红了,被知了叫绿了,也被奶奶的蒲扇扇凉了。每到夏天,我都会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奶奶远远的蒲扇吹来凉凉风儿,伴我入眠;虽然现在的风也依旧吹,却吹淡了那份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天气一热,便进入凉爽的空调房间,我过着这似夏非夏的夏天,再也体会不到夏的味道,蒲扇,奶奶的微笑。
望着窗外,那一片被记忆所染红的夏,蓦然回首,夕阳下的夏景匆匆地从指尖流走,又留下了些什么?仅是一些回忆罢了,伴着记忆中的那声蝉鸣,伴着那片荷塘,伴着奶奶的微笑,寻觅那遗失了的夏。
 
【血浓于水】
 
短暂的相聚
淮安曙光13级10班 徐建中
  暑假在长长的期盼中如期而至。冬日虽还遥远,然而作为“留守”儿童庞大队伍中的一员,我这只候鸟却要在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飞到上海与在上海打工的父母相聚。
我并不想去上海,那个繁华的城市虽然是无数人所向往的地方,但我在那儿没有归宿感。即便能和父母住在一块,天天见到他们,却总觉得没有在老家时那般温暖。上海的房子没有老家的大,光线也太明亮,我总是早早地醒来,望着这有些陌生的环境,心中是些许茫然。
入夜,父母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拉着整天宅在家里的我,去离家不远的广场散步。夜晚的广场比白日里要热闹的多。灯光璀璨,人头攒动,或站或坐,散步的,嬉戏的,有的三五成群,有的独行漫步。不同于白天的行色匆匆,此刻人们脸上都写满了闲适与惬意。广场上的热闹冲淡了我心中的不快与孤单,灯光打在母亲的侧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比她高一个头了,低头看着母亲,几根白发突兀的横在她的额上,我的心里有些酸酸的。更多的愧疚涌上心头,或许母亲比我更期盼暑假的到来吧,她思念已久、牵肠挂肚的儿子可以趁着假期与她短暂的团聚一番,而我还总是在与她闹别扭。
夏,这个骄阳与暴雨并存的季节,让我也如此矛盾的生活着。陌生环境给我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在我的内心种下了一颗阴霾的种子,在无知无觉中萌生与发芽。好在亲情的温暖伴着风雨过后的晴朗抚慰着我的心,使我从阴霾中走了出来,感受着这片明媚。
然而懵懂的时光总是匆匆,我刚刚适应不久,假期便已告罄,我要踏上回程的路了。向往常一样父母将我送上了返程的大巴,嘱咐又嘱咐,我故作潇洒地挥挥手,将那牵挂与不舍得目光留在了身后。
耳朵里塞着耳机,可悠扬的音乐都被刚才那些简单的叮咛替代了,它们固执地一遍遍地在我脑海中回放。
路旁景物飞逝。
 
【灿若笑容】
 
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
监利新教育14级20班 沈澳
感动,并不只在那些惊天动地的壮举之中,更存在于那些悄然无声的细节之中。
                                  ——题记
生命的流年里,总有那些温情脉脉的细节,如颤抖的羽翼,清晰的投射在我的瞳孔里,让我们的目光变得生动而鲜活。
  那是一个蝉声烦躁的日子,我从补习班出来,天上的太阳像一个大大的煎蛋,仿佛没有一丝风,闷闷的。迎面驶来一辆公交车,人如潮涌,我二话没说便挤进车内。
  我旁边坐着一个女孩。她的长发柔顺的在脸旁垂下,嘴角微抿,画出一道温柔的弧线,樱桃般的小嘴,微笑起来,让人闻到一股青草般的芳香。不由自主,我的目光随着她的视线移向窗外,天呐,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车厢外面不远处的那个老人穿着一件褪了色的蓝色背心,全身皮肤黝黑,背弓得像个虾米,在马路边寻找着“宝贝”——塑料瓶。女孩打开了窗,眼睛一亮,小心地把手中饮料瓶抛向老人身边,嘴角多了一丝笑意。我心中一动,也忙着将瓶中剩余的水喝完。
在抛空瓶的那一刻,我与那位老人四目交错,相视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夕阳欲坠,那酡红如微醉的芳颜,渐渐铺开,随之点点浸染,向四周蔓延,老人离开了,只留了一道明亮的背影,柔和的光晕凝固为风景……
一阵醉人的风从窗外飘来,夹杂香樟的气味与栀子花的清香。
 
【凉风习习】
 
走,到另一个地方去
淮安外国语13级13班 王艺润
凝视脚下生活,憧憬着未知的世界,我们不曾游历,不曾知晓。让我们行走起来,到另一个地方去,去领略它的幽邃空灵。
窗外鸟鸣乍起,只有聒噪之感,心生烦倦。
愁闷的心情溢于言表,坐在我身旁的母亲轻易察觉,只带着暖人的微笑,道:“走,妈妈带你到另一个地方去。”说罢,她只是露出诡异的微笑。正愁着呢,就随她去吧。
两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溶洞”。只觉外表让人心生幽静。
初入溶洞,丝丝凉气扑面而来,里面一片黑暗,只觉霎是阴森。
渐入溶洞,一串串垂坠而下的冰凌,在一些灯光的照射下,它只像被滴入了彩虹溶液般五彩斑斓,光艳四溢,美丽至极。内心的烦躁似已渐渐被这一派美景所征服,渐渐平息下来。
深入溶洞,只见里面的石路都被两侧的溪水浸润。一滴水滴滴落,正不偏不倚的滴落在一块石块的正中央。“滴水穿石”这一介绍牌映入眼帘。那滴水正是滴在这块石头上啊,石头中间正是陷下去一个由亿万滴水滴凝聚而形成的石坑!
敬佩之情油然心生!我驻足定睛观赏。又是一滴水滴滴落,“哒”地落到石面,这声音是无比空灵而幽邃的,在这声音之下,周围的一切都似乎成了它的陪衬。我惊叹一颗水滴所释放的能量,更是惊叹亿万滴水滴的恒心与毅力!在它们面前,我是多么渺小。生活中的一点点挫折何足将我击垮?何足让我心倦?
就是在这样精神的洗礼下,我走出了溶洞,心似乎无比澄澈释然。
到另一个地方去,洗涤人心。
到另一个地方去,充实精神。
走吧,伙伴,让我们到另一个地方去,去领略无限美好吧!
 
【游山玩水】
 
山为樽兮水为酒
监利中学 万仁芳
  孔子是旅行家的先驱者。他周游列国,历试天下。“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见大水必观焉”,带着一群弟子,登山临水,幕天席地,把天与地当作教室和书房。
文人才是最称职的旅行家。郦道元、徐霞客他们都是脚量天下,手写山川。
李白是最潇洒是旅行家。他又和郦道元、徐霞客们不同。郦、徐他们是以恭谨的脚印,测绘出一份忠实原著的地图。如果说,郦道元和徐霞客是赋山川以形,那么,李白就是赋山川以神。李白仗剑出游,借山为樽,掬水为酒,邀山川日月与他同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大自然在他的笔下,幻化无端,气象万千,充满着灵气。
“谁家少年好儿郎,岸上青骢水上航”,这是兜风,不是旅行。至于乘汽车坐飞机出游,则更与旅行无关。哪怕是带着摄像机照相机,也抵不上徐霞客和李白他们的半支羊毫。
三峡的雨
再度游三峡,没有什么兴致。幸好雨丝纷飞,算是给寂寞的心带来了一点慰藉。看着这知时的好雨,竟轻轻地吟哦:
每一缕雨丝,都饱含着韵律
织出了山的秀,江的清,雾的飘逸
就让它挂在山峰,江面,树枝
要不,这神奇的三峡就没有了诗意
真的,无论怎样观赏三峡,都难得兴发游兴。站在三峡的坛子岭,应该是登高壮观了,可是就是不见“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气势。三峡的水只能用“一泓清水”四个字来形容。那“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山岭,也似乎为人力所摄,显得并不神秘,如果不是苍茫的雨雾,想一睹它的真面目,也不是难事。
子夜,蛙声响起
杏花雨,酒旗风。
青山隐隐,绿水环合。
子夜时分,借宿的农舍外还真的传来了几许青蛙的叫声。
据说,一位日本僧人,从一只青蛙的“扑咚”入水声中,而悟禅,而得道。我想,这只让僧人开光的青蛙,一定是在高歌之后,倦伏在如盘如环的青荷上,被清冷的月光惊起而跃入水中。“扑咚”的入水声,倏尔即逝,却让落寞枯坐的僧人,听得了生意,听得了玄机。
心灵之光,总是合天时地利之灵气而迸发。
我爱听青蛙的叫声。春夏,雨夜。蛙声,如鼓如鼙,如醉如痴;伴和着春风,召唤着春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蛙声就有春耕,就有秋收。
野炊
天气稍微转凉,几位酒友相约野炊。沿着长江大堤,跑得让汽油只剩下一半时,就找地方喝酒。于是小车就在江堤上率意而驰。行了一百多公里,发现江边泊有许多渔船,就停了下来,买了十多斤鱼,尽挑的是江鲢鱼、桂花鱼、鮰鮕鱼,然后又继续前行。行了一段路后,又有人提议,把车开向泥土路面,开到无路处就停下。这样颠簸了二个多小时才打住。
江鱼的味道果然鲜,果子真甜,高梁酒更地道。酒酣兴浓,“老兄,来首诗”,“你们吼一首歌后,我才有诗兴”,有位红脸粗脖子地吼出了“大河向东流”。我也吐着酒气,说道:
男儿喝酒气如虹,一杯未了千杯空。
眼前风光心中事,劝饮何须卓文君!
“你说错了,‘劝饮还须卓文君’”!“可是,到哪里找卓文君呢”?“真是!卓文君,有才,有貌,又是寡妇,还精通音乐呢”。“卓文君,是个代词,这都不懂,罚酒!”
 眼前风光确实诱人:白的棉花,红的高梁,黄的橘子,绿的枣子,土灰色的农舍。
 可是心中的事是什么呢?不可能是驾车独往穷途当哭吧?——是什么时代了;也不可能是“少年心事当拿云”吧?——都什么年龄了。起坐喧哗之后,我看着茫茫的田野,默然。
 
【恋上杭城】
 
杭州,杭州
淮安外国语13级16班 程丝雨
没有星光的夜晚墨色澄澈,弥漫着昏黄灯光的古代宫廷式的戏台,拂着素白丝绸衣裳的表演者手里的绣扇精致无比,戏台下面是被灯光浸透微微荡漾的水波,白衣的影子,绰绰地摇晃……
  这是我对杭州的第一印象。
  简约而古典优美,含蓄而值得凝视。
  黑白灰的色调,线条流畅的隔板,冰冷透明的玻璃,朴素柔和的器皿,形状奇特的座椅,还有像盛满了月光的杯子被打翻似的灯光,每一个角落,都是唯美的艺术。
  这个时候,只需要一言不发,用沉默的眉眼对待这样的美好。你又能说什么呢?我看着舞扇的人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衣角的褶起,手腕接住扇的强健有力,绣扇边缘的微微颤抖,没有妆的眼角里的星星光芒,我舍不得移走我的目光,我知道我的全身都一丝未动,但整个生命都在剧烈地颤动,终于明白了。我终于明白我真正追求的生活,是静默中的幻影,是没有任何修饰的纯粹,是含蓄宁静的优美,是对纷扰繁复世俗的不喜,是专注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简单的活着。
我想起月考考砸饱受冷眼的那个下午,被周围人忽冷忽热的态度所激怒,放学过马路,等待车流驶尽,猛烈的大风把头发挽到脑后,本就凌乱宽松的白衬衫单薄地飘荡在布满灰尘的空气里,差点没拿稳手里的两本书,梧桐巨大的针叶被打到脚下,这时风把脸打的很疼。我小心地拿起坚硬的叶片,用指肚在生涩而稀薄的空气里抚摸粗糙的纹理,终于,在车流的湍急中,想起记忆里那个眼眶里噙着眼泪快要落下似曾相识的小女孩,狼狈地蹲下来痛哭,泪水浸湿栗色发梢的无措,眼泪揉在已经剪短的黑发里,泪珠悬在眼梢的圆润,或许我并不是在乎成绩的失败与否,只是畏惧人们的眼色。
  而杭州,终教会了我不一样的东西。
  我感到脚下的空间瞬息,我回到了那黑白灰却依然简约的杭州,我依然沉默,但我知道无言下蕴含了多少,我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踩下每一块浅灰色的大理石,我用缄默的双眼瞥向落地窗外的万家灯火,我知道在沉静和纯粹下,那些坚硬而锋利的线条,终会互相消融,化为流畅,成为跳跃的生命中的火焰。
 我也终于不再疑心他人的眼色、留意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在巨大的生活强度下谨慎不安地活着;不在面对最简单不过的戒条和真理生出无数的质问和犹豫;心的轨迹坚定而必然地运转,更不会被疲惫和折磨迷失了方向;不再刻意地表现,真实和快乐的一面完整地绽放;曾经那时时刻刻压抑痛苦,永远处在相信或不相信、现实与虚幻、真实或虚伪、简单或复杂边缘的心境终于被打破;多少说不出的心思,多少清澈透明的眸子前洞悉不了的黑暗和无措,多少嗓子里咽不下的苦涩,多少种选择人生方式的无奈,这些,也如那些坚硬而锋利的线条,消融在缄默的眉眼间了。
  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座城市的影子。
  感谢上苍,我爱上了杭州。
 
【人在旅途】
 
香港游记
淮安外国语13级13班 高镝雯
今天是来到香港的第一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小小的城市是活跃而拥挤的,有些地方我从来没有去过,却又感觉似曾相识。
  近在咫尺,掩映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中,这座城市被阳光照射得蒙上一层淡白。从五十多层的高楼放眼望去,青马大桥像跨版一样平稳、结实地架通两岸,到了晚上,桥栏上绽放一朵朵幽蓝色的灯火,异常璀璨,像是环绕在桥上的幽蓝幽蓝的星星株链。香港多山,所以很多建筑物都在山上,坐上几站地铁线,来到海洋公园,沿途欣赏了水天一色的美景,走马观花的一霎那,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来自于大自然的震撼,那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像片片鱼鳞,静谧的海面,隐藏着波涛汹涌,淡淡的雾气萦绕在海面,而海水是淡绿色和淡蓝色的熔融,非常魅惑的色泽。山水相间,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游玩海洋公园,心情像天空一般阳光明媚,走走停停,累了就坐在长椅上休息一会,无意间瞧见道路上有两只小麻雀,让我惊奇的是,这儿的麻雀是从来不怕人的,它们很喜欢与人亲近,它们在椅子上和地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顽皮而热情地陪伴着人们。它们活跃的身影、呢喃的歌唱,把街道变得像舞台一样有旋律、动感。我瞧见有两只可爱的小麻雀,一只从地上捡拾食物,另一只紧紧地跟在旁边,张着小嘴,等着它把美味的食物喂给自己,我深深地注视着这让人动心的一幕,突然觉得这世界是如此般美好。
  最让我欢喜的还是,香港的干净,我甚至无法在繁华的街道上找到一点点纸屑,我几乎看不到人们把宠物牵上街道,若说有,那主人手里也总是拿着一个小小的铲子和塑料袋。
  这里的人们时髦漂亮,散发着活力与朝气,走在街上,可以遇到很多外国人,这里的交通井井有条,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若是你走在路口,迎面而来的汽车一定会主动停下,耐心等你先通过,所以我从未听到过任何司机鸣笛的声音。
  香港的美好,在于它总是鼓励人们向善,激发爱心和良心,送弟弟去上学的路上,遇见了可爱的孩子们站在路边,怯生生招呼路人,弟弟热情地将一枚一元港币投入钱袋,得到了一张爱心贴纸,孩子开心地笑了,我终于知道香港为什么被誉为“慈善之都”了,一个从孩子开始培养爱心的城市,能不让我们敬佩吗?、
  香港的夜景,充满着魅惑,那些就像在眼前的星星,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在漫漫的夜空中轻晃着,渺小而坚定着,晚风轻轻吹过,我恍惚见才发现,香港已经回归快二十年了,曾经命运多舛的香港,不也是渺小而坚定着的吗?二十年的坚信坎坷,二十年的风雨并肩,二十年的深深凝望,谁记得香港奢华的外表下,曾有过的血泪斑斑,今日维多利亚的港湾,那绚烂的夜景,是否散尽了鸦片战争的硝烟,那繁华无比的中环,是否还能听见,铁蹄下,那一声声微弱的呐喊。曾背依着祖国,却不能享有同一片蓝天,咫尺间,竟是天遥路远。终于强盛的祖国,让香港焕发新的生机,舒展靓丽的笑颜。依旧是我们心中的东方明珠,带着耀眼的光环。
期待着,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朝花夕拾】
 
我们拥有花一样的绽放花期,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别一样的明天,别样的暑假,别一样的简语。其实成长都一样: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永嘉翔宇小学 胡聪聪
 
六月充满浓浓的离别与相思。六月与校园、毕业紧密相连着。看着他们互道珍重,看着班级一本本的同学录在流动,忆起那年轰轰烈烈的毕业季,老同学你可安好?老朋友你现在何处?何日还可再聚,像当年一样在操场上酣畅淋漓的奔跑,旁若无人的大声欢笑。
 ——淮安曙光小学部       刘芹


上一篇:半谦半狂走天涯(130期)
下一篇:又是一年柳絮飞(129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