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197期第七版

时间:2025-09-10 18:07 作者:编辑部 编审:向宇

 

责任编辑:刘紫悦


当青瓷遇见童真,当运河流淌月光,当棋盘纵横人生,当山川映照胸怀——文字便拥有了穿越时空的魔力。这一组来自小学生的游记与随笔,不仅是观察与记录,更是一场场与历史、文化、自然的深情对话。 

 

【青铜记忆】

青铜里的运河月光

涟水滨河小学20级3班  沈思润

推开淮安博物馆厚重的木门,潮湿的空气中浮动着青铜与樟木的气息。大厅中央,那尊东汉铜马正扬起前蹄,鬃毛间仿佛还沾着古泗水的浪花。我忽然想起幼时外婆说的:“咱们淮安城,是漂在水上的。”

二楼“运河遗珍”展厅的灯光是流动的银灰色。玻璃柜里卧着一柄唐代的青铜桨,桨叶上布满细密的水波纹,像被月光吻过千年。标签上写着“出土于楚州段运河遗址”,楚州——这个古称让我指尖微颤。课本里说大运河是线性的工程奇迹,但此刻,这柄桨却让我看见水的另一种形态:它是柔软的刻刀,把历史雕琢成涟漪的模样。

转角处的元代磁州窑瓷枕吸引了我。青灰色的瓷面上,画师用赭石色勾勒出运河漕运图:商船首尾相接,纤夫弯腰如弓,桅杆上悬着“淮安号”的幡旗。最妙的是瓷枕边缘那圈缠枝莲纹,花瓣竟巧妙地化作了水波的形状。讲解员说,这是目前发现唯一绘有淮安漕运场景的元代瓷枕。我俯身贴近玻璃,仿佛能听见瓷枕里封存的号子声,那声音顺着运河水,从七百年前一直流到我耳畔。

在“名人厅”,我遇见了吴承恩的铜像。他长衫落拓,手中握着一卷《西游记》手稿,目光却望向窗外——那里恰好能看见今日淮安的高楼轮廓。导游说,这位写出“水漫金山”的小说家,晚年常沿着运河畔散步,看商船往来,听水手讲神怪故事。原来《西游记》里的流沙河,早就在他每日经过的运河里流淌了。文物与文学在此刻共振,让我忽然懂得,所谓经典,不过是把脚下的土地,写成了永恒的神话。

离开展厅时,暮色已漫过运河。博物馆外墙的玻璃幕墙将天光折射成流动的光斑,恍若那柄唐代铜桨搅动了时空。我想起刚才在互动屏上看到的数据:淮安博物馆馆藏的运河文物超过三千件,从新石器时代的网坠到明清的漕运账簿,每一件都浸着水的记忆。

原来博物馆不是凝固的容器,而是一条比大运河更绵长的河。我们都是涉水而过的旅人,在青铜与瓷片的月光里,看见自己血脉里流淌的,从来都不只是水。

7-4.jpg

 

一捧青瓷里的千年对话

涟水滨河小学21级4班  张艺菡

今年暑假,我攥着妈妈帮我打印的参观攻略,踩在苏州老街上。走着走着,我就看到了苏州博物馆——哇,这房子也太好看了吧!白墙软软的,像被江南的云朵蹭过;黑瓦一层叠一层,像波浪一样。连窗户都是菱形的,阳光透进来,在地上洒了好多小光斑,像撒了一把会闪的星星。

我跟着妈妈往展厅走,转过一个弯,忽然有束暖暖的光落在前面的玻璃柜上。我赶紧跑过去,眼睛一下子就被里面的东西勾住了——那是一只青绿色的小茶壶!

它安安静静地躺在深蓝色的布上,一点都不张扬。它全身都裹着细细滑滑的青釉,没有一点点脏东西,像刚下过雨的湖面那么干净。壶身上还有细细的纹路,妈妈说那叫“开片”,我觉得像时光轻轻裂开的小细纹,软乎乎的,一点都不扎人。我把展签上的字读了三遍,虽然有些词不太懂,但知道它是北宋时候的“越窑青瓷执壶”,还是宋代文人用的呢!

突然,我想起课本里学过的诗:“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以前我总觉得,这就是诗人臆想的,可现在看着这只小茶壶,我一下子就懂了——千年前做壶的叔叔,肯定见过江南下雨后的天空,才把那抹轻轻的青颜色,用泥巴和火烤进了瓷壶里!我踮起脚尖,对着玻璃比了比:壶嘴细细的,握在手里肯定能端稳;壶身圆圆的,装着热茶的话,肯定能暖透我的小手。它以前的主人是谁呢?会不会是住在苏州的一位先生?早上煮茶的时候,他提着这只壶,把热水慢慢倒进杯子里,看着窗外的竹子晃来晃去,听着房檐下的风铃“叮铃叮铃”响……

我在柜子前站了好久,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原来博物馆最神奇的不是有好多老东西,而是能搭一座桥,让我的眼睛穿过玻璃,穿过一千年的时间,轻轻碰到过去的人、过去的生活。

走出苏博的时候,太阳正斜斜地照在门口的池塘上,水面闪着光,居然和那只青瓷壶的颜色有点像!我想起讲解员阿姨说的话:“文物不是封起来的过去,是等着跟我们见面的朋友。”

 

【行者无疆】

 

暑假里,我遇见了风的方向

涟水滨河小学21级7班  薛子曼

放暑假前,我的日记本里写满了小小的渴望:渴望躲开补习班的铃声,渴望不用每天被“快点”“别玩了”的声音围着,更渴望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看看课本以外的世界。妈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七月初,她突然说:“带你去外婆家待两周吧,那里有山有河,你可以自己到处逛逛。”

外婆家在山里,车子开了三个小时才到。第一天清晨,我被窗外的鸟叫吵醒,推开房门时,风裹着草木的清香扑过来,远处的山尖还沾着淡淡的雾。外婆笑着说:“后山有条小路能到溪边,你要是想去,记得带个水壶。”我立刻抓了帽子就跑,脚下的石子路咯吱响,路边的野草莓红得发亮,我一边走一边摘,甜丝丝的汁水沾在指尖,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只刚飞出笼子的小鸟。

在溪边,我认识了隔壁的阿婆。她戴着蓝布头巾,蹲在石头上洗衣服,看见我就招手:“小姑娘,要不要来摸小鱼?”她教我把饼干掰成碎末撒在水里,等小鱼游过来时,用手轻轻一捧——虽然每次都让小鱼从指缝溜走,但阿婆总笑着说:“别急,慢慢来,水里的东西都喜欢等。”我们坐在溪边聊天,她说年轻时跟着外公去山那边赶集,要走两个小时的路,路上会遇见卖糖葫芦的,外公总会买一串给她。我忽然觉得,原来“远方”不一定是很远的地方,也可以是别人讲的故事里,藏着甜的那些时刻。

有天下午,我拿着画板去山顶。坐在草地上时,风把我的头发吹得乱飞,远处的云朵慢慢飘,像棉花糖一样软。我没急着画画,而是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有远处传来的牛叫声。那一刻,没有作业要写,没有时间表要赶,我好像变成了山里的一部分,安安静静地和阳光待在一起。这大概就是妈妈说的“独处的时光”吧——不用说话,不用赶路,只要跟着自己的心意走就好。

离开外婆家的前一天,我又去了溪边。阿婆送给我一个用柳条编的小篮子,说:“下次来,咱们去摘山核桃。”我点点头,把小篮子抱在怀里。车子开动时,我看着窗外的山一点点往后退,忽然明白,这个暑假我找到的不只是远方,还有藏在“慢下来”里的自由——是可以蹲在溪边等小鱼的自由,是躺在山顶看云的自由,也是不用急着长大,能好好感受风的方向的自由。

现在我翻开日记本,在原来的渴望下面又写了一行字:其实远方不远,自由也不难,只要愿意停下来,就能遇见藏在生活里的,那些甜甜的、慢慢的好时光。

 

舌尖上的潮汕

永嘉翔宇小学20级5班  戴心妧

暑假悄然而至,我和爸爸妈妈一同踏上了前往潮汕的旅程。那三天的时光,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舌尖上的奇妙探险,每一刻的记忆都如同被香气所包裹。

  1. 抵达潮州。刚踏上这片土地,古色古香的牌坊街便映入眼帘,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引领着我们一步步深入这座古城的心脏。一座座石牌坊静静地矗立在街道两旁,飞檐翘角上的精美纹路,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妈妈指着牌坊上的题字,轻声细语地为我们讲述着那些古老的传说,让我不禁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之情。

    第二天,我们的旅程转向了汕头的小公园。刚走近这里,阵阵诱人的香气便扑鼻而来,牵引着我们的味蕾。先品尝了一份地道的蚝烙。金黄的薯粉浆包裹着肥美的蚝肉,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气。出锅时撒上翠绿的芫荽,更是增添了几分清新的口感。外酥里软的蚝烙咬上一口,便是满口的鲜美与满足。暮色渐浓,我们的肚子也开始咕咕作响。于是,我们找到了一家“小红书”上推荐的网红牛肉火锅店。鲜嫩的吊龙肉、清澈的牛骨汤、醇厚的沙茶酱,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味觉享受。随后,我们又品尝了一杯甘草水果。芒果的甜、菠萝的酸与淡淡的甘草香完美融合,清爽的汁水顺着喉咙滑下,瞬间解去了口中的油腻感。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甜甜的幸福感。

    而最让我心动的,莫过于第三天的南澳岛之旅。车子沿着环岛公路缓缓行驶,一侧是蔚蓝无垠的大海,浪花朵朵拍打着礁石发出悦耳的声响;另一侧则是青翠欲滴的山峦,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生姿。中午,我们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清蒸鱼端上桌时还冒着热气,用筷子轻轻一夹便散成了雪白的鱼肉片,鲜美的汤汁顺着嘴角流淌下来;爆炒虾蛄裹着红亮的酱汁看起来十分诱人,剥开来后更是肉质Q弹,鲜美无比,连指尖都沾满了海鲜的香气;蒜蓉扇贝上铺满了金黄的蒜蓉粒,一口咬下去扇贝的嫩滑与蒜蓉的浓香在口中交织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当然最过瘾的还要数清蒸螃蟹了,橙红的蟹壳泛着诱人的油光,掰开后满壳都是丰腴的蟹黄,蘸上一点姜醋送入口中,那股浓郁鲜甜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恍惚间,像是来到了美食天堂。

    三天的潮汕之旅转瞬即逝,但牌坊街的古韵、小公园的烟火气、南澳岛的海风以及那些藏在舌尖上的美味,都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我心雀跃】

    声里的秘密

    涟水滨河小学22级5班  邱鹿希

    暑假第一天,我就被一种奇怪的声音吵醒了——“知了——知了——”没完没了,像极了妈妈催我写作业时的唠叨。我气呼呼地捂住耳朵,决定找出这些讨厌的家伙,给它们点颜色看看!

    午后两点,太阳像探照灯一样炙烤着大地。我戴上遮阳帽,拿着捕虫网,像个小侦探似的溜进村后的小树林。树林里比外面凉快多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变成晃动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松脂和泥土混合的清香,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像是在给我让路。

    我顺着蝉声悄悄靠近一棵老槐树,果然发现了一只黑褐色的蝉正趴在树干上高声歌唱。我举起网子正要扑过去,突然愣住了——在它下方,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蝉壳,紧紧粘在树皮上,像是被施了定身术。

    好奇心打败了怒气。我轻轻摘下那个空壳,对着阳光仔细端详。它是半透明的,保持着完整的蝉的形状,连眼睛的轮廓都清晰可见。最神奇的是,它的后背裂开了一道整齐的缝,像是被小刀精心划开过。我忽然明白了:这不是死去的蝉,而是蝉蜕下的旧衣裳!

    “知了——”树上的蝉还在歌唱,声音似乎不那么讨厌了。我忽然想到自然课上学过的知识——蝉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好几年,才能爬到地上来蜕皮羽化。那么我手中的这个空壳,就是一个等待了无数日夜的生命终于破土而出的证明啊!

    我把蝉壳放在手心,它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又重得像整个夏天。原来,那吵醒我的不是噪音,而是生命奋力挣脱束缚后的欢歌。每一只放声高歌的蝉,都在讲述一个关于耐心和勇气的故事。

    从那天起,蝉声成了我的催眠曲。听着它们不知疲倦的歌唱,我会想起那个空壳,想起黑暗中漫长的等待,想起阳光下短暂的绽放。这个暑假,我在蝉声里发现了一个秘密:最响亮的声音,往往来自最沉默的坚守。而那些我们以为的吵闹,也许是这个世界最深情的诉说。

    现在,我的书桌上摆着那个蝉壳。每当写作业累了,我就会看看它,然后继续埋头苦写。毕竟,连蝉都知道——要想唱出夏天的歌,先要学会在黑暗里长大。

     

    对弈

    永嘉翔宇小学20级5班  杨鸿宇

    比赛开始前,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跳,但周围家长的窃窃私语和对手审视的目光,却让我的神经更加紧绷。“棋盘上的战争,是心灵的较量。”我深知,每一步棋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成为对手制胜的契机。

    之前,为了这场胜利,我投入无数个日夜,对每一个棋局进行深入复盘分析,研究新套路和新招法。我利用各个评估软件,详细评估了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漏洞,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比如说,我发现自己在防守反击方面存在不足,便专门针对这一弱点进行了强化训练,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的人机大师对弈,不断调整策略,直到能够在复杂局面下保持冷静和清晰的思路。

    我还遵循了“刻意练习”的原则,不仅重复练习已掌握的技巧,还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棋局,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我查找了大量象棋大师的著作,如《象棋布局精要》和《象棋中局战术》,并将理论知识与实战相结合,只为了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通过复盘分析每一步棋的得失,不断优化自己的棋艺。

     “兵者,诡道也。”这次,我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故意在棋盘的一侧制造攻势,实则转移对手的注意力,为另一侧的进攻创造机会。赛前的专注与努力让我对各种开局和残局有了深入的研究,我将这些知识与实战经验相结合,精心布局,步步为营。我还运用了象棋大师曹岩磊的“弃子战术”,在关键时刻牺牲小卒以换取更大的战略优势。通过控制棋盘中心来限制对手的活动空间,让对手的子困在家里。“走一步想三步”“車怕低头”“残局炮回家”这些策略的运用,不仅考验了我的计算能力,更考验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当我最终将对手的“將”“帥”逼入绝境,当裁判宣布我获胜的那一刻,所有的压力瞬间化为乌有。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回声,那是胜利的鼓点,是辛勤付出后的甜美果实。

    这份胜利不仅仅是一枚奖牌,更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它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我体验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与感慨。那是无数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棋盘上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我数月来的专注与努力。

     

    【山海回声】

    有趣的赶海

    苏大二实小22级1班 张晨璐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弟弟一起去了青岛市黄岛区游玩。我们先去了酒店,酒店就在海边,开窗就看海,都能吹到海风呢!虽说有点热,海风吹在身上却很舒服。

    来,就是玩的。办好入住后,我和弟弟拿好游泳圈往外跑,一下子扑进大海怀抱。冰凉的海水洗去夏天的炎热,带来凉爽。

    忽然,一个大浪打来。游泳圈浮在水上,我被抬得高高的。凉水一下钻入鼻孔,我被呛到了,咳了几声终于咳出来了。

    第二天清晨,五点钟,大海退潮了。我们提着桶、螃蟹夹,戴着手套,来到赶海的地方。太好玩了,拿起一块块石头,螃蟹便一只一只从藏身处钻出来。要是它们溜进洞里,用铲子一挖,一定能挖出来。

    在海滩岩石缝隙和小水洼里,有许多海货。有猫眼螺、紫蟹、鲍鱼、海星、海虾,还有跳跳鱼。猫眼螺,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家伙。在沙床或者小水洼里,如果看到一点突起,得用力扒拉一下,它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滚出来。海星更有趣了,下面的触须很灵活,一起动起来跑得飞快,想抓住它一定要出其不意,以快制胜。

    真是开心的一天,今天,我们收获满满。早上空空的桶,离开时已变得沉沉的,现在要离开了。赶海真有趣!真期待与大海的再次相遇。

    作者简介:张晨璐,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曾在苏州市及相城区多个现场写作竞赛中获得金奖、一等奖等荣誉。

     

     

    【名人佳作】

    金子美铃的诗

     

    我、小鸟和铃铛

    我张开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子,

    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

    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

    会唱好多好多的歌儿。

     

    铃铛、小鸟、还有我,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星星和蒲公英

    蓝色的天空的深处,

    星星像海底的小石子,

    白天看不见它们的身影,

    却一直在那里。

     

    看不见的星星是看不见的蒲公英,

    在瓦片的缝隙里,

    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约定。

     

    童话

    神仙大人,

    请给我一颗星星的种子。

    我要把它种在院子里,

    浇上月光,

    开出星星的花。

     

     

     

    金子美铃,日本童谣诗人。她的诗歌以纯净、哀婉又充满生命力的风格著称。诗歌常常以儿童视角观察世界,融合了自然、生命与淡淡的哀愁。她的作品在日本家喻户晓,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感动了全球读者。

     

    【滴水藏海】

    遗憾的是,宋班长至死不知,自己的牺牲未能获取照相馆里全部人员的安全;老金至死不知,那两张通行证竟是妻女的催命符;阿昌至死不知,最终走出南京城的只有毓秀和老二。

    ——永嘉翔宇小学20级5班  施卓希

     

    目光渐渐被拉回海岸,轻柔的海风拂过海面一浪又一浪,脚踩在细软的沙滩上,感受温暖的海水一次一次的爱抚,想想来,人类的祖先也是在海里啊!多么欢快与自在,在无边的海中,自在畅游啊!

    ——涟水滨河小学21级3班  李治屹

     

    掀锅盖的瞬间,蒸汽带着肉香往屋顶冲,有人急着伸筷子,却被烫得直哈气,这让满屋子的笑声都沾了肉香。木勺舀起的汤汁浇在米饭上,油星子在碗里跳着舞,连夕阳都忍不住从窗缝里钻进来,在饭粒上撒了把金粉。

    ——永嘉翔宇小学21级3班  汤乾皓

     

     

     

    【198期征稿话题】

     

    征稿话题

    随笔

    征集来自教职工的教育随笔、文学创作,及对社会热点、历史文化的解读思考。

     

    风景

    油亮的糖炒栗子,家人剥好的石榴,难得的小团圆,日渐圆满的皓月,还有求学初始的精气神……初秋总是好的,不要辜负了它,期待你以文字留住秋意。

     

    成长

    每一天都不再重来。如果你有故事,那些小小的高光或低谷,崩溃或重启,我们都会认真聆听。请以“9月,我最难忘的瞬间”为话题,分享独属于你的故事。

     

    读人

    我们常从高处或低处看人,以各式各样的标准衡量人、要求人,却很少像看野草野花那样,平实地看一看芸芸众生。请你停下来,请你拿起笔,写下对自己或他人的理解,写一写世间的光亮与阴影,写一写人类的卑微与崇高……我们陈旧的生命,必将在真挚的书写中,再一次长出新芽!

     

    视觉

    征集师生书画和摄影作品,和校园相关的尤其期待。请准确标注作者信息,并确保图像高清方正。

     

    投稿须知

      1.合理控制字数,精心拟题。

      2.作者及所在单位标注于标题下一行,其中学生稿件以XX学校XX级(入学年份)XX班方式标注,完全中学或者九年一贯制学校请区分“学部”。如:涟水滨河初中21级2班。

      3.截稿时间:2025年9月23日

           4.投稿邮箱:xyjyb100@163.com

     

    翔宇教育报编辑部

    2025年9月9日

 


上一篇:文学\197期第六版
下一篇:专题\197期第八版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