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凌雷
逃离与出发
总以为背过身是逃离荒芜,却在风掀起衣角时发现,每一步转身,都是向着新的晨光出发。
【逃离】
石语
涟水滨河初中24级6班 唐一畅
暑假,蝉鸣粘稠,语文阅读在练习本上扭曲成困住我的栅栏。我必须逃离——出游,任何地方都好。第一站来到开封,到时已是晚上,鼓楼的灯光辉煌,对于这历史上的八朝古都,我满是期待。
在开封,印象最深的当属开封博物馆。
入馆冷气拂面,如入清凉山洞。我按着顺序从一楼到二楼,像个偶然闯入历史缝隙的闲人。来到《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厅前,大门紧闭。我瞥见旁边一道小门,标识着“文字之河——中原石刻艺术”,冷清无人。
鬼使神差地,我拐了进去。
世界瞬间安静下来。巨大的拓片悬挂四壁,墨香混着旧纸的气息在空气中沉降。灯光昏暗,只有每方石刻前的射灯落下环圆光晕,像为沉睡的碑魂点亮思绪。
我在一方唐代墓志前驻足。石面斑驳,字迹却仍锋利,那是为一早夭少女所刻:“珠沉汉水,花谢巫山。”短短八字,跨越千年风尘,将一场父母的悲痛精准地钉入我的心脏。我伸手,隔空临摹那些楷书的转折,仿佛触到那个时代眼泪的温度。转身,又见北魏造像记。刻字歪斜如孩童学步,内容却震撼我心:“为一切众生,愿得成佛。”庄严发愿与稚拙刀工奇妙融合,让我蓦然感动。崇高愿望,本就诞生于平凡掌心。
最后吸引我的,竟是一方无字残碑。它被精心陈列,却无一笔画,只有岁月啃噬的沧桑痕迹。标签写道:“内容已湮灭,留予观者想象。”我凝视那空白,忽然觉得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此刻的我。暂时逃离课业、尚未被定义、充满未知可能的我。
那个下午,我避开了最煊赫的名画,却在最寂静的石刻间,进行了一场无人打扰的对话。我本是来逃离的,却意外地进行了一场最深沉的抵达,抵达一种超越时间的共情,抵达文字背后那些活生生的人。
走出场馆,夕阳西斜,该去洛阳了,开封博物馆里的事物仍历历在目。我忽然明白:真正的逃离,不是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而是心灵在喧嚣中寻得一方空隙,获得重新审视自己的角度。那些沉默的石刻,比任何喧嚣的名画都更猛烈地撞击了我的灵魂。
向上的弧线
淮安外国语24级9班 陈芊言
每个清晨,我总默默站在墙边那根细细的身高刻线旁,踮起脚尖,努力向上伸展身体,可是无论怎么伸直,那道刻线仍然像一道冷冷的界碑,牢牢压在我头顶之上——它用沉默丈量着时光,而我却像被光阴遗忘在了原地。
妈妈默默看着这一切,眼神里藏着无声的焦虑,终于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她手中捏着一张纸递给我——那正是篮球暑假训练班的报名表。我的目光仿佛被烫了一下,心头顿时被一种期待与忐忑交织的潮水淹没:那高高在上的篮筐,真能成为我追赶那道刻线的阶梯吗?
训练伊始,我心中仿佛燃着一团执拗的火,日日只盯着那篮筐的高度。每一次起跳,我都将身体绷得笔直,用尽所有力气伸手向上,指尖却总与篮网之间隔着一层薄薄却又顽固的空气,如同现实与梦想之间那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教练的哨声却响得格外清晰:“注意配合!传球!”可我充耳不闻,只顾埋头于自己执拗的跳跃,像是被圈禁在孤岛,只与自己的影子较劲。
直到那一天,队友在场上轻盈穿梭,一个精妙传球,竟恰好送到我手里。我愕然抬头,队友正望着我,眼神如清泉般明亮:“快投啊!”我下意识地跃起,球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应声入网。那一刻,场上队友的欢呼声如同温暖的潮水涌来,瞬间将我裹挟其中。我才恍然明白:原来篮球场上并非只有孤高的篮筐,更有队友期待信任的注视,连接着彼此,也连接着胜利。篮球场上的每一次成功,原来都始于送出信任的传球,也终于收获信任的拥抱。
从此,我的目光不再仅仅向上,而是渐渐学会了环顾四周。我开始留意教练的手势,观察队友的位置,用心揣摩如何传出恰到好处的球。一次练习赛上,队友被对方死死防守,我眼疾手快,一记漂亮的低空传球,稳稳送入队友手中,她顺势上篮得分。教练在场边用力鼓掌,脸上绽开欣慰的笑容。我心中漾起从未有过的暖意,原来真正的价值并非高悬于篮筐之上——而是当你能够托举起他人时,价值便在你的掌心悄然生长。
暑假的最后一天,我独自站在训练场里,忍不住又习惯性地伸手去触摸那道熟悉又陌生的篮筐。指尖依旧未能如愿抵达,可这一次,我心头却异常平静。是啊,那墙上的刻痕或许增长缓慢,但篮球场上每一次奔跑所踏实的土地,每一次为队友击掌所传递的力量,每一次助攻后相视而笑的默契——这一切,已在我生命深处悄然垫高了成长的基石。
篮球场上跃起的身影,原来不只为触碰篮筐的高度;每一次传球与配合,每一次为他人托举的瞬间,都已在生命深处悄然砌起更厚重的成长基石。当量尺的刻度静止不动时,也许命运正以它隐形的刻度在丈量我们灵魂的韧度与宽度——原来真正的向上,并非身体凌空的刹那,而是内心在托举他人时,那无法丈量的悄然升腾。
窗外
淮安外国语24级2班 杨濠丞
窗外,当清晨的阳光慢慢升起,鸡鸣不已时,已经有人骑着电动车往小区门口驶去,栏杆缓缓抬起,又慢慢落下,保安倚在靠椅上,眼睛随着车子的离开变得迷离。一辆卡车轰轰地开着,不时发出划破空气的喇叭声,里面不知道载着什么,也许有我们爱喝的饮料,也有充满暖意的生日礼物。
周边喧嚣起来,高楼中的母亲们把阳台的窗子打开,将孩子们洗得干干净净的校服挂在窗外。一个女人望着手中的校服出神,似乎想起了某段快乐的日子。大树陶醉在微风中,与正午的太阳遥遥相对。光线愈发刺眼,场景也愈发油亮。
下午六点多钟,恍然间,日光已然偏斜,白光轻逸地遁去,像即欲离开的客人。不知不觉地,日子已然在这小小的窗子边悄然地流走,心情有些低落,就像那句“向晚意不适”般的低迷。趴在窗前,慨叹着无限好的夕阳沉入黑暗,再好的金黄暮色,也趋于没落。一天的流去,在熄灭的眸子里,滑过幽暗的水面。
我的思绪还在起伏之时,路灯闪烁着亮了。揉揉疲惫的眼,回忆过了多长时间。当周围的世界寂静了,眼前的世界模糊了,惊奇地发现,路是蜿蜒曲折地向上,迤逦的灯火也跟着浮起,与月亮共线。山影和云影便也成了这灯火台阶所经之处,可以向上的勇气与毅力。我突然想起北岛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某时某刻,窗外的世界,如此遥远。
【出发】
宫崎骏的盛夏
淮安外国语24级8班 钱佳言
窗外信箱沉默,盆栽走神,猫尾拨弄旧日的风。总爱坐在阳台巨大的落地窗前,趴在茶几上写作业,偶尔望着窗外熙攘喧闹的梧桐大道发呆,思绪便也像牵牛花似的攀上了路边“禁止鸣笛”的标牌。
熹微晨光翻过窗框流向我手里的单词书,染得“youth”这个单词闪闪发亮。“花果山葛藤粉哦——”七点的街上,小贩们推着小车撑起早已晒得发白的遮阳伞开始了新一日的疲惫。水灵的黄瓜顶着阳光色的花,并排躺在一起。空心菜要来了梧桐树的碧绿,很细心地将自己从头到脚粉刷了一遍。酸梅冰粉被一位系着蓝色碎花裙的奶奶慢慢倒进了塑料碗里,海浪一样摇动。旁边啤酒店循环播放着周杰伦的《晴天》,刺耳的音箱使燥热的空气都在荡漾。橘子汽水的瓶盖被那白衫少年拧开,泡沫漫了一手。好一幅宫崎骏画中的盛夏。
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从马路对面冲过来,拥向了卖手打西瓜冰茶的摊位。他们中一个大眼睛穿篮球鞋的男孩举着两张二十递给老板,转身将冰茶分给每一个人,拍拍胸脯往虚空中自信一划,好像在说“今天我清客,你们随便吃”。周围的孩子们簇拥着他一起碰杯,笑声惊扰到知了,吱吱呀呀地跟着应和。
一袭苎麻白连衣裙的大姐姐骑着自行车闯入了我的视野。她提着帆布袋,在生意最冷清的鲜榨果汁摊前停下。摊主已被酷暑蒸得无力推销,抬眼看了下大姐姐,又自顾自地摇着蒲扇。大姐姐买了一扎橙汁,又笑着从帆布袋里掏出一瓶矿泉水递给摊主。裙角飘扬,她骑车离去,只余一阵清冽薄荷香穿行在梧桐叶隙间。
老茶馆的竹椅上,茶客们杯中的碧螺春沉沉浮浮,茶汤映着翠绿,杯盖叮当,街影悠长。
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盛夏,我抱着冰镇西瓜挖起最中间的一勺红。梧桐荫里,老店旧窗,小小的我,哼着时光。
观苔
涟水滨河初中24级12班 徐秋晨
在惬意的暑假里,我又去了那个我情有独钟的地方——乡间小巷。
晨雾未散,我总爱蹲在那小巷中不起眼的潮湿角落,那里有片苔藓王国,青碧的绒毯上缀着银露,细看竟像藏着无数个微缩森林。袁枚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可这些苔藓连花都不开,却把每个清晨都过得如同庆典。
记忆中每到春寒料峭的三月,这些石灰色中就会显露出一丝绿意,苔痕如同星子点点坠入人间,在暗处织成翡翠色的光,在陈旧的蓝窗上映射。生物老师说,苔藓是最古老的陆地植物,四亿年前就学会在岩石上定居,那时恐龙尚未诞生,他们已经用比发丝还细的假根把整个星球缝成绿色的襁褓。
夏,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盛夏的暴雨总会把苔毯冲得七零八落,可不出三日,湿润的砖缝里又会钻出新芽。有次台风后,我在排水管裂口处发现团颤巍巍的绿云——那是被狂风卷到半空的苔藓,在石砖夹缝中生存,它们让我想起阁楼那盏接触不良的旧台灯,钨丝明明灭灭,却总在某个瞬间突然亮起,把满室阴影推回墙角。这比《千里江山图》更生动,古人说“苔痕上阶绿”,原来苔藓真的会自己作诗!
夏末秋初,苔藓开始泛出金黄,仿佛吸收了太多的夕阳,后墙的爬山虎凋零后,露出了底下斑斓的苔画:银灰,黛绿,赭红,层层晕染。
就算是到了寒冬,当我们呵气在窗上结成冰花时,苔藓仍在看不见的地方酿造春夏。把乡间小巷的砖缝变成流动的翡翠河;让锈迹斑斑的铁窗长出毛茸茸的绿耳朵。这些不需要掌声的生命,正在用亿万年的耐心教会泥土如何温柔。
街上的吆喝声惊飞了麻雀,墙角的苔藓依然在静静生长。酷热的暑假在告诉我:或许真正的永恒不在于耀眼绽放,而像这些卑微的绿意,在无人注目的角落,把刹那的光阴绵延成
海。
迷彩青春
淮安外国语25级16班 开莱
蝉鸣渐弱,阳光却依旧炽烈,毒辣的日头穿过校园晚樱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树影,如碎花般幽静雅致。虽已不见枝头绽放的花蕾,但在我们心底,仿佛仍有一树晚樱正在悄然盛放。走进操场,便看见教官们正为开营仪式的表演认真准备,心中不由升起敬佩之情。
阳光刺眼,几乎令人恍惚。在这如蒸笼一般的环境里,同学们虽早已汗如雨下,气势却丝毫不输教官。刚刚站稳脚跟,便开始了“站军姿”——每个人昂首挺胸,热情如火焰般熊熊燃烧。虽只是开营仪式,但每个人都仿佛真的成了一名军人,如挺拔松柏、志气轩昂。
坐在草地上,看教官表演,我们充分领略到教官们的飒爽英姿。班长的口号铿锵有力,让每个人都精神振奋。正步走、蹲下、敬礼……用“整齐划一”来形容绝不是夸张。
每个人的动作都干净利落,宛如复制一般。台下一次次爆发出由衷的惊叹声,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之鼓掌喝彩!
军事训练,是增强体魄的一种方式。我们未必每个人都能成为军人,但军训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磨砺意志,铸就坚定的内心,在每一天的锻炼中收获成长,成为能担当、有信念的中华学子。
夕阳洒向训练场,为我们的青春镀上一层金光。汗水不会白流,每一次坚持,都让我们更像那迎光生长的树——哪怕疲惫,依然向阳;哪怕稚嫩,心向远方。
留一点空隙给自己
淮安外国语24级9班 成欣怡
未来的自己:
你好呀!最近,我的心里东西塞得太多了,想与你谈谈话,希望能在心中留出一点空隙给自己,好好喘口气。
当心中的烦恼太多时,请你留一点空隙给乐观。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愁眉苦脸了,放松下来,随心所欲,别动不动就流眼泪了。眼泪是冲不掉悲伤的,你一定要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声,怀着痛楚与悲伤,带笑前行,成为真正坚强的人。多笑一笑,让微笑这剂良药,将悲伤变为享受。
当心中的爱与温暖太满时,请你留一点空隙给独立与付出。我当然知道你有许多爱你的人,父母、妹妹,同学,老师,他们都给予了你很多爱,你的心里都装不下了,这些爱都溢了出来,流进你的身体,温暖全身。可是,你浸泡在爱的泉水中,也是会腐烂的,会被爱这一情感吞噬的。所以,你要多付出些爱,将爱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让自己不被情感吞噬,合理地尽情享受爱与温暖。
当心中的幻想太多时,请你留一点空隙给现实。别被那几乎不可能的幻想冲昏了头脑,整天活在美好而又不切实际的幻想里。这时的你正需要“冷酷”的现实将你从幻想里拉出来,清醒清醒。或许,这些现实还能够激起你热情的奋斗,让你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变为现实。
在心中留出的这一点空隙,可以用来装许多东西,就是这一点点的空隙,会使你改变许多
未来的我,希望你能够在心中留一点空隙给自己,以包容万物。
现在的自己
2025年8月8日
【起风】
搁浅
涟水滨河初中24级6班 陶浩然
咸涩的海风迎面拂来,细沙从指间滑落,被风裹挟着奔向远方。
天气愈加闷热,心神便不由自主地逃向别处,跟随冥冥中的召唤,我来到了一处凉爽的海畔——威海。而最令我驻足的,是那艘被称为“布鲁维斯号”的搁浅巨轮。
它本该是一艘雪白的货运巨轮,淡淡地航行于这片海域,却被狂风推向岸边。由于修复成本过高,船主最终将它遗弃在此。然而正是这艘“破船”,意外地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
想起那些曾经驰骋汪洋的历史巨轮,如今却搁浅于此,锈迹斑斑,不免让人感伤。这仿佛是我们生活的隐喻:倘若遇见困难就止步不前,便会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慢慢生锈,失去曾经的坚韧。然而,仔细想来,搁浅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航行。布鲁维斯号虽然不能再闯荡大海,却成为了海岸线上独特的风景,以静止的姿态,继续讲述着关于海洋的故事。
人生路上常常伴有荆棘与困境,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搁浅的时刻。或许有时,短暂的停留不是为了永远沉沦,而是为了积蓄再次启航的力量。
被搁浅的只是布鲁维斯号,而不是你我的生活。即使偶尔搁浅,也不失前行的勇气。因为每一次搁浅,都可能成为另一段传奇的开始。
打开那扇窗
淮安外国语24级3班 冀辰希
不喜欢新家,尤其是那扇窗。
不知为何,窗框上终日悬着几块破布,玻璃上不知什么时候留下的胶印,怎么也清理不掉。窗外的天总是呈灰蓝,近处的高楼随着岁月的冲刷早就失去了光泽,淡得几乎没有颜色。极目远眺,也只是几座林立的楼房罢了,仅此而已。
新房临近市场,终日嘈杂,空气中都充斥着小贩讨价还价的争吵,以及大妈喋喋不休的唠叨,不堪其扰,心也灰蒙蒙的。
那扇窗隔绝了我与外面的世界,周遭一下静了下来。我不以为意,整日坐在空调房里,自得其乐。
约摸凌晨六点的光景,临近开学,我不得不提前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被妈妈以美其名曰“透透气”的理由,被“强行”开了窗,无奈。
清晨的天蓝得似块绸缎,没有一丝云。
“吱呀吱呀……”,由远及近,是谁这么早就出来了?我挺好奇,在记忆缓慢地搜索着——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个苍老的身影,费力地蹬着清洁车,定是被街坊邻居都亲切喊着的“老杨”。老杨六十多岁了,几十年如一日地清扫着我们这条街。果然,“哗哗”的扫地声验证了我的猜想。那件橙黄的工作服沾上了满街的尘垢,不复亮丽,却依旧醒目无比。
“嗡嗡嗡”,是洗衣机又在工作了,定是个早起的家庭主妇,我猜测着。也有调皮的小孩早早醒来的,拿着玩具满大街乱串,却被妈妈低声训斥:“小点声啊,旁边人家都在休息呢!”脸上的笑意不由深了几许。
洗衣机渐渐停了,一件件衣服被主人细细拧干,挂在晾衣绳上,水珠滴成一滩一滩,倒映着一方小小的天空。
街那边也传来对话。
“早上出来跑步啊?”
“是啊,早上空气好呢!您出来买菜的啊?”
“唉哟,孙女想吃排骨,早上早点去菜市场买的嘛……”
买菜的是张奶奶,出了名的大嗓门,每次下雨时在楼下吆喝“下雨喽”的准是她!每当这时,不同的窗户口总会探出一颗颗头——是出来收衣服的。有人还会跟她打招呼,她笑着回应,爽朗的笑声带着一抹余音,勾起空气中的风,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窗外的世界,竟是这般美好!
早餐店前又排起了长龙,晨光微抚,人醒了,世界也醒了。“早上好!”“早上好!”字字都成了跳动的音符。
那扇窗,照出了世间美好,照出了人情冷暖。抬眸,天色亮了几许。是啊,太阳出来了。
窗,打开了。
【微雨】
最难忘的是某个傍晚,我们爬上山顶等日落。看着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远处的云朵像被融化糖,我不禁懂得,原来那些让我辗转难眠的烦恼,在这辽阔的风景里,竟是如此的渺小。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明白,所谓“逃离”,不是逃避问题,而是给自己一个放松、去感受世界的机会。当我带回满脑子的鸟鸣和晚霞,带回满心的平静时,那些曾经让我焦虑的事情,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涟水滨河初中24级1班 贾闵茹
我坐在屋内,看着窗边波光粼粼的湖水,像被揉碎的星星,闪着细碎的光;香樟树叶在风中“沙沙”歌唱,像是在为我们今天的军训故事伴奏。回忆起今天发生的事情,我仍旧心潮澎湃。秋天的美,不仅在金黄的叶、澄澈的水,更在军训中与教官、同学们相处的点滴。这独特的美,让我满心欢喜与感动。
——淮安外国语25级8班 冯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