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举行防灾减灾紧急疏散演练

时间:2016-05-13 07:05 作者:张 润 编审: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加强本校安全工作力度,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应急应变和自救自护、安全撤离的能力,确保遇到重大突出事件能有效地、安全地撤离,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5月12日上午9:30,淮安外国语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生存教育”系列活动——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在淮安外国语学校校园上空响起,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组织学生迅速地双手抱头蹲到课桌底下,所有班主任老师第一时间赶到教室;两分钟后,警报声再次响起,全校学生在班主任及值班老师的指挥下按疏散预案路线,演练过程历时4分20秒。整个过程规范、有序、紧凑、安全、高效。警报解除后,各班清点人数。演习结束后,德育宣传处吴寿健主任对此次演习情况作了总结。他说:“今天的这场疏散演练给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上了生动的一课,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各班级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提升全体师生在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应变、自救逃生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和反应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等载体宣传安全知识,全面开展安全教育。”
  为确保此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校德育宣传处事先拟定《“生存教育”系列活动——防空防灾疏散演练实施方案》明确本次演练组织机构和分工及各工作人员的相关职责,并召开专题教师会和学生广播会,就演练方案进行强调和优化。
  分管德育的陆怀珍副校长在接受笔者访谈时说:“本次安全疏散演练活动,是对全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考验,活动的安全、高效完成,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师生逃生避险的技能,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教育。”


学生迅速地双手抱头蹲到课桌底下


防灾减灾紧急疏散演练现场


防灾减灾紧急疏散演练现场


德育宣传处吴寿健主任对此次演习情况作了总结


井然有序的集会会场
 


上一篇:区初中语文“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活动在淮外举行
下一篇:周恩来研究会“周恩来班”创建调研座谈会在淮外举行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